方珏
【摘 要】初中音乐课程虽然不是主课,但是仍是德育教育中比较重要的课程,所以初中音乐课也必须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一些学校的音乐课过于单调,主要课程内容就是教师教会学生音乐教科书中的乐曲,讲讲基本乐理知识,欣赏几首著名乐曲这远达不到学生学习音乐的目的。初中音乐乐感和音乐鉴赏教学,从乐感和鉴赏方面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感知力和对音乐美感的欣赏能力,这不仅能够提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本文将对初中音乐乐感和音乐鉴赏教学做出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音乐;乐感;音乐鉴赏;教学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初中教育中不仅要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初中音乐课程作为德育教育中比较重要的课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起来。在音乐课程上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提升学生乐感和音乐鉴赏力的方法
1.提升学生乐感的方法
乐感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对歌曲演唱和演奏的把握,人的乐感有先天的成分,不过通过后天的努力同样可以提升乐感。在提升学生乐感方面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乐理知识的讲解。乐理知识是乐理实践的理论基础,所以在建立乐感上教师首先要对乐理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音程、和弦、音阶、节奏,这样学生在听音乐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培养出乐感。
(2)在课上尽量多的为学生播放音乐。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通过反复的听音乐,慢慢的就会从音乐中感受出旋律的节奏、音高、音律。这样勤加练习学生就会产生乐感。
(3)播放音乐要求学生跟唱。乐感不强的人无法跟音乐的节奏准确的哼唱出来,也就是常说的“五音不全”,这种状态下学生没办法对音乐产生共鸣,听不出音乐的旋律。学生通过长期的跟唱能够准确跟上旋律,培养出基本的乐感。
(4)视唱练耳的练习。视唱练耳是通过对乐谱的视唱和听音来练习乐感,视唱练耳最佳的练习阶段是儿童时期,初中生练习视唱练耳时间上稍晚,但是只要勤于练习仍然可以练出良好的乐感。
(5)课堂上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演唱。比如:韩红演唱的《天亮了》这首音乐的感情比较丰富,里面涉及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这样的情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教师通过歌词和歌曲背景的讲解,让学生与音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演唱表达出来。经常做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够更好的把握音乐的情感,更好的通过乐器或者歌声演绎出来。
2.提升音乐鉴赏能力的方法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是通过音符的不同组合来表达情感,让欣赏者通过聆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就是欢快的音乐能让人心情愉悦,悲伤的音乐会让人心情低落的原因。教师在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1)调节学生课堂上的情绪。音乐鉴赏需要人心情平静,能够快速的投入到音乐的情感中,所以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调节很重要,教师在授课开始时一定要调动起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将要播放的音乐中。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用播放轻松音乐的方式,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这样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感受音乐所体现出的情感,与音乐产生共鸣,感受音乐的美。
(2)区别不同风格的音乐。音乐是一种不需要语言表达只需要声音聆听的艺术,所以音乐的神奇在于用相同的音符可以演绎不同的曲风,而不同的曲风又可以演绎同一种感情。比如: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同样是由7个音符表现出来具有相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但是音乐表现出来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古典主义音乐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在表现手法中规中矩;而浪漫主义音乐曲风过于自由,富有感情。
(3)采用多种教学手法。科技的进步也为课堂的授课方式带来了更多的突破,在音乐课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可以用媒体播放器,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学生分辨。还可以播放音乐剧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去感受音乐,使学生能够完全融入到音乐中去,这样更利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结合学生的情感经历。最真实的情感莫过于亲身经历的情感,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时候,可以选用最贴近学生情感的歌曲。比如:播放《铃儿响叮当》来让学生回忆自己是怎么欢度圣诞节的,学生通过听音乐来回忆自己圣诞时的欢乐景象,更能让自己融入到音乐中,从而体会音乐表达出的情绪。这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投入到音乐中,领略音乐的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结语
总之,音乐教师要明确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把音乐乐感和音乐鉴赏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更好的领悟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学会欣赏音乐的艺术美感,为学生培养爱好的同时也发掘出学生的艺术天分。
参考文献:
[1]吴疆.培养音乐乐感,增强鉴赏能力——初中音乐鉴赏教学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2(16):20.
[2]周安君.培养音乐乐感 增强鉴赏能力——初中音乐鉴赏教学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