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卿
语言与文字、口语与书面语的时空差异问题应该考虑
孔祥卿
认真学习了孟老师的论文,孟老师对各个历史时期文献中语气词使用情况所做的调查统计工作细致、可靠,对此我表示赞同;孟老师在深入、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颠覆性的意见,这种坚持己见的勇气和学者精神我深表敬意,但是对他的上古汉语“之乎者也”等语气词并不发音而是相当于标点符号的结论不能认同。因为同样的语言事实我们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
1.“甲骨、金文当中很少使用语气词,而春秋文献中语气词大量出现,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汉语语气词有一个集中出现的爆发期?”对这一观点,有一个问题应该考虑进去,那就是文字记录口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文字最初出现并不是记录口语的,而是记事的,因此,记事的文字往往只是记下最重要的词汇,跟口语并不能对应,纳西族早期的东巴经以及水族的水书都不是完整的口语记录,经师阅读时需要自行补出相应的词汇。西周以前汉字使用的范围有限,殷商时期可能只有少数专职人员掌握文字,西周时期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识字的资格。甲骨卜辞、青铜礼器上的文字都是特定用途的记事文字,因此,不一定跟口语的词一一对应,反映口语的语气词不出现或很少出现也就可以理解。春秋以后汉字不断扩大使用范围,开始进入日常生活,有了私人著述,文字与口语逐渐对应,口语中的语气词以及其他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在书面上得到记录晚于表达实义概念的实词是可以理解的。
2.“先秦的文言虚词在后世大都没有流传下来,唐宋以后的语气词与先秦没有继承关系。”这个问题涉及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问题。汉字是从中原地区逐渐向四周传播的,文字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共同书面语形成并固化的过程,因此才有了逐渐与生活口语脱节的所谓“文言”。唐宋以后的白话文是书写实际口语的,从今天各地方言的语气词差异很大的现实来看,口语语气词的发展变化是非常快的,先秦文言固化了的上古语气词在书写口语的白话文献中大都没有继承也就是可以解释的。
孟老师的论文对我们有一点重要启示:就是先秦文言可能不是以某一方言口语为基础的,我们的共同语开始形成可能就是书面形式的,但是书面语也是要读出来的,于是形成了与口语音不同的读书音,即所谓“雅言”。雅音肯定是以某地的读音为基础的,但是这个基础方言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雅音和方俗音也是相对的。
(孔祥卿,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