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旭 李玉红 张丽婷
摘 要:本文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出发,分析了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与意义,在此环境下论述了教学信息化和互动教学模式并界定了信息化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与特征,由此提出了信息化互动教学模式在经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
关键词:创新创业;信息技术;互动教学
一、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与意义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
2014年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 的新态势。2014年11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再次提倡要“促进互联网共享共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是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而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经济发展放缓,这一观点的提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创新创业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走向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实现创新强国的中国梦。
2.创新创业的内涵与意义
创新创业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大众创业,能够增加更多的市场主体,增加市场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引擎;而通过万众创新,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也就能够提高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只有大众勇敢创业才能激发、带动和促动万众创新,也只有在万众创新的基础上的才能有大众愿意创业,这也就说只有包含“创新”的创业才算真正的“创业”。
创新创业的目的是推动经济良性良好发展。鼓励全民参与创业和创新可以为当今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还可以全面支撑引领结构性、战略性、创新性的调整,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显著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信息化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与特征
创新创业必须教育先行,没有创新的人才,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没有创新的教育,不可能有创新的人才。大学生是创新创业新生力量和主力军,高校教学应充分明晰如何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革新教学方法。
1.信息化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
一般来说,互动教学是一种教与学交互影响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导概念。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保证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发挥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实现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学习中介的互动,以及与学习环境的互动。而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因此,互动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才能在经管类课程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为信息化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所谓信息化互动教学模式就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通过建立学习网站,构建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和学习环境之间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交互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检索与搜集课程相关内容,成为教学的积极参与者、促进者、思考者和探索者;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与灌输者,通过与学生进行网络信息互动交流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启发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2.信息化互动教学模式的特征
信息化互动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特征在于:
(1)拥有丰富的交流互动平台。信息化互动教学模式借助Internet实现多种交互式学习,如邮件、社交软件、论坛、BBS等,这些系统具有用户管理、讨论管理、文章讨论、实时讨论、用户留言、电子信件等功能,因而很容易实现交互学习模式。
(2)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信息化互动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以网络为载体可以为教学提供无限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取知识和信息,这为学生主动性学习创造了条件,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有助于发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
(3)保证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注意解释那些现成的、人们已熟悉的知识和逻辑,忽略对学生兴趣的启发,课题教学机械僵化。而信息化互动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借助Internet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更为即时便捷的交流互动,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
三、经管类课程信息化互动教学的应用
经管类课程主要是研究在市场化的经济活动中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如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主要研究产品市场资源的配置;会计、金融专业课程主要研究资金、资本等货币资源的配置;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主要研究人、财、物等组织资源的配置;物流专业课程主要研究物资配送资源的配置,可见,经管类课程与企业整体经营管理关系紧密,授课内容复杂、涉猎范围广、实用性强。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已无法适应经管类课程的讲授,采用信息化互动教学模式较合时宜。
1.教师的教学任务
虽然信息化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同样不可或缺。信息化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求教师须完成四项基本教学任务:一是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保证集体授课时间的同时给学生足够的展示和探究时间;二是教师要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三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把教学的理论内容加工为问题、专题或课题,引导学生探究和掌握知识;同时将教学材料编制成HTML文件,存放在网络服务器上,方便学生通过浏览网页来学习课程理论,并为学生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参考资料;四是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需通过电子邮件或BBS等信息化方式给予解答,并以班级为单位利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为学生组建学习讨论交流群,以便于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此外,这种教学模式赋予了学生较大的自主与自由,较多课外知识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授课教师无法适时监督与检查,教师还需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进行测试和评价。
2.学生的学习任务
信息化互动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参与者、促进者、思考者和探索者。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任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前准备阶段,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主要任务就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对本课程包含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认识和了解,丰富本课程的相关资料阅读,拓展学科视野,把握学术前沿观点,激活自身的学习意识,通过信息化的自我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第二阶段是课中学习阶段,要求在集体讲授中提高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能够在课堂上提出课前准备阶段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教师、其他同学分享讨论,得出解决方案。第三阶段是课后巩固阶段,针对经管类课程的强应用性和强实践性特征,学生须借助信息化网络平台着重锻炼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如利用社交软件成立专题讨论小组,利用实验软件组件虚拟公司等,以此加深对经管类课程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全面锻炼自身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此外,学生无论在哪一阶段遇到学习难题都可及时通过电子邮件、社交软件等信息化手段与授课教师、同学展开沟通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实现信息化互动。
参考文献:
[1]楼程富.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路[J].高等农业教育,2014(11).
[2]庞立新.教育教学信息化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8).
[3]李凯旭,李玉红,杨柳.大学生企业自主创业能力培养中的TBL教学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18).
[4]李玉红.地方高校经管类课程TBL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以佳木斯大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4).
作者简介:李凯旭(1983- ),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