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若干思考

2015-11-12 06:40黄森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实践性教学实践性

黄森

[摘要]西方经济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科学,在外语院校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目前大部分外语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关于授课背景、教学方法、评测方式、课程排序等方面问题,提出了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从“理论联系实践”和“行动联系实践”两个大方向入手,建立良好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实践主动性,提高学生实践行动力。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实践性教学;外语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129-02

一、引言

当前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全球化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人才之间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增强,如何使各大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站稳脚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是关键。就外语院校培养单一语言人才而言,虽然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但是相对于飞速发展国际大环境来讲,语言类学生适应范围相对太窄。西方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对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理解全球经济发展规律,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无疑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四川外国语大学而言,虽然一部分教师尝试着进行西方经济学相关教学,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整体效果不太理想。笔者认为,经济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科学,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性”,这样才能较好的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能力。综上所述,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思考,提出了关于外语院校西方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若干思考,以加大外语院校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二、当前外语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授课背景存在问题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理论是基于西方市场经济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我国大部分高校老师在进行相关理论教学时,通常直接拿来分析我国某些经济现象或问题。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差异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会使西方经济学政策工具在中国的运用效应大打折扣。

(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案例教学相对落后和教学方式相对单一。首先,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时,大部分老师的经济学相关案例大部分是基于教材上的数据和实例,一部分老师虽然也尝试将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引入教学过程中进行讲解,但大部分案例始终局限于国内;其次,教学方式相对单一,西方经济学作为经管类高校的必修学科之一,老师与学生都十分重视,但是为了能够获得好成绩,一部分老师始终倾向于习题的反复讲解,而学生也很喜欢这类“取巧”获得高分的教学模式。

(三)评测方式存在问题

虽然大部分高校在期末考核学生西方经济学学习成果时,引入了平时成绩,这一点值得我们肯定。但是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平时成绩相对期末笔试成绩来讲,比例仍然不高;其次,平时成绩的获得,大部分老师是以上课点名来打分,这种方式完全不能够体现平时成绩的真正价值。

(四)课程安排存在问题

大多数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在低年级开设的,这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对于大学新生来讲,他们刚刚从高中升到大学,对西方经济社会的了解十分缺乏,在运用经济学原理把握、描述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时存在一定难度;其次,对于外语院校的学生来讲,他们自身数学基础较差,而且大部分外语院校新生基本上都没有学习高等数学相关课程,这时让他们来理解经济学中的数理推导,存在较大难度。

三、推行西方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的相关建议

针对以上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想要合理利用外语院校资源,有效培养经济实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能够很好地做到这几点。“实践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或者说一种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法。本文认为要在外语院校的西方经济学中开展“实践性”教学,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理论联系实践

第一,课程教学要以厚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目前国内通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里包含大量的让外语院校学生感觉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和数理模型,因此在进行教学时,老师要着力把抽象难懂的理论变为具体简单的知识,以弥补学生数学思维的不足。首先,以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把经济数学模型“通俗化”。针对外语院校学生有数学模型学习障碍问题,教师可采取“先思想,后模型,再思想”的方法来进行反复论证、强化教学,以慢慢培养学生们用数学模型描述经济规律的习惯。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授课老师自身要不断吸取最新的经济学理论知识。

第二,教学过程要以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础。西方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数据分析就是两者最好的联系工具。在课堂上,老师需要准备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数据资料,然后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以此来加深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例如,在讲授GDP概念的时候,给出近10年重庆各个区县来的数据,让学生自己分析各区县经济10年间的发展情况,比较各区县经济发展速度快慢,同时给出各区县三次产业数据,让学生们核算三次产业增加值之和是否等于当地GDP,然后比较10年间三次产业发展比重变化,让学生们自己发现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

第三,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性”思维能力。首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除了正常上课外,也可以尝试通过QQ、微信等工具,最大限度地与学生交流。其次,采用“故事-黑板-PPT”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对于PPT上的“一句话概念”问题,我们可以先用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们明白其具体的含义,然后在黑板上将该概念所包含的理论原理用模型推导方式,再给学生进行展示,以减少学生们学习的心理负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最后,相关经济学授课老师可在每次课程结束时,给出与下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案例思考题,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拿出几节课的时间,专门给学生准备、收集现实生活中所涉及的经济例子来进行分析讲解。从而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思考习惯,以引导学生主动观察问题、发现问题。endprint

(二)行动联系实践

第一,优化案例教学,重视实践环节。西方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理论与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恰当、合适案例的选择,是把抽象难懂理论变为具体简单知识的较好方法。因此案例教学应当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认真选择典型经济案例,将学生带人特定环境中进行经济现象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笔者认为在外语院校进行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应从自身出发,考虑不同专业、不同语言背景学生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诸方面因素,然后结合国内外当前经济生活中一些典型事例和热点问题,编制不同的案例讲义,以此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现实感觉,加深对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二,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尽管西方经济学课程没有专门的实验室来开展实践教学,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来达到实践目标。第一,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企业、市场等地方了解当前经济发展现状,运用已学经济学原理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虚拟经营比赛。能够让学生换一种方式了解市场的基本运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以后进入社会,创造财富积累经验;第三,撰写日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打开的学生眼界;第四,开展经济学辩论。辩论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发现自身理论方面的不足,强化相关概念的记忆。

第三,改革西方经济学考核方式,为“实践性”教学创造条件。为进一步激发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我们还应积极改变过去的单一的基于标准试卷的考核方式,为“实践性”教学创造良好条件。西方经济学的考核宜由相对单一的考核向多元化考核转变。除了在期末采取闭卷考试,以考查学生理论基础能力外,还应该提高平时成绩的占分比例(将学生实践活动时的表现好坏纳入其中),以考核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成新华.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08(5):53-56.

[2]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3]许成钢.经济学、经济学家与经济学教育[J].比较,2002(1).

[4]徐爱东.关于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2(4):99-100.

[5]张堂云.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6):79-81.

(责任编辑:封丽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方经济学实践性教学实践性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反思
试析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性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