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如何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2015-11-11 17:13田新仓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空间观念新课程初中数学

田新仓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新时期全新的教育形式也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观念是激发学生学习能力与潜在思维的基本前提,更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重要基础,可以说没有空间想象思维就谈不上创造,没有创造就不会有能力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了“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文章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对新课程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发展;空间观念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操作、实验、想象、归纳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可见,空间观念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实践证明,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紧密相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使学生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长。而数学空间思维对于数学创造和数学问题的解决,起着逻辑思维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时期对学生进行空间观念的培养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不仅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为学生今后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基本前提

多年来,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在我国的初中教育教学中根深蒂固,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性更强,而学生的学习则十分地被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教育者,要求学生“听话”,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许多孩子对于教师不仅仅是崇拜,更多的是敬畏,师生关系始终无法亲和起来,这样的师生关系可以说非常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就更加无法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心扉无法打开,那么思维则会被禁锢,尤其是在家长的侧面说教下,学生对于教师更是只有疏远,而没有亲近的欲望。再加之一些教师缺乏个人魅力,教学按部就班,机械死板,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很差。因此,在新时期,我们必须积极转变观念,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扎根学生中间,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要将自身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与参与者,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奠定情感基础。

二、保护学生自信,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动力

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空间直觉的发现伴随着很强的自信心。当一个问题不通过逻辑证明的形式而是通过自己的直觉获得,那么成功带给他的震撼是巨大的,内心将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钻研动力,从而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高斯在小学时就能解决“1+2+……+99+100=?”的问题,这是基于他对数的敏感性的超常把握,这对他一生的成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现在的中学生极少具有空间直觉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力。

三、重视教具运用,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载体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活动。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对实物和模型进行认真、有序的观察是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关键。如在认识长方体时,先须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粉笔盒、方砖等实物图形,然后呈现长方体教具模型,最后再观察长方体图形,以期形成“实物表象→模型表象→图形表象”逐级提升,以丰富的表象作为建立空间观念的坚实载体。在对长方体进行观察时,要按照面、棱、顶点的顺序让学生逐一观察,特别在让学生认识比较抽象的“棱”时,还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对12条棱分组进行观察,逐步抽象出长方体棱的特征。再如在进行“观察物体”单元“观察讲台”教学时,在观察讲台的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图中人物位置从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观察体验,最后得出“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一结论,并能正确辨认从上面、正面、侧面看到的形状。通过仔细的观察,使学生顺利掌握规律,加深学生的体验和理解。用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亲身经历,亲身体会,得到相关表象,建立空间观念,经历从对实物模型的直观观察到对图形的直观观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促进直觉思维能力。

四、注重解题教学,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平台

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通过深入的观察、联想,由形思数,由数想形,利用图形的直观诱发直觉,对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思维大有帮助。教师应该把直觉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提出,制定相应的活动策略。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题目类型,有利于考察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例如选择题,由于只要求从四个选支中挑选出来,省略解题过程,允许合理的猜想,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发展。实施开放性问题教学,也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方法。开放性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不够明确,可以从多个角度由果寻因,由因索果,提出猜想,由于答案的发散性,有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如教学“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内容时,这一章除了在探索图形性质、画图、拼摆图形、图案设计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外,还要了解一些关于图形的概念,如:直线、射线、线段、角、角度、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和相关的一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换算以及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关系等等。其实这些内容小学里就已经学过,这里只是要求学生在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系统地理解和掌握。

想象的其中一种就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同时也是学生吸收知识消化教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学习的过程就是要接受前人积累的经验,但是接受经验同时也是较为困难的事情,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够全盘吸收,因此只有借助于再造想象,才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激活学生大脑中的表象,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而再造想象就是依照语言的描述或者是根据模型、图样以及符号等的具体描述在大脑中形成新形象的整体心理过程。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务必要重视通过词语描述以及直观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在數学语言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数学语言所表达的基本意义,因为再造想象是通过一定的词和实物标志引起的,假使理解出现错误,那么想象也必然会出现问题,如“两数和的平方”与“两数的平方和”这两句话,一些学生容易混淆,将“两数的平方和”想象成(a+b)2,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错误,这就是典型的理解错误所致。此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一定的语言通俗性,才能更方便地唤醒学生沉积在大脑中的表象材料。

总之,空间观念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的学生尽管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但是空间想象力仍然远远不够,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知识不能够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然而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群策群力,拿出最适应素质教育的全新教学方式方法,继而在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华丽萍.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初探[J].才智.2008年12期

[2]周友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J].教师.2013年16期

[3]陈萍.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J].新课程.2014年06期

猜你喜欢
空间观念新课程初中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