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的叙事策略浅论

2015-11-11 07:59袁帅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叙事策略分析

袁帅

【摘 要】《追风筝的人》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却在阿富汗国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它所引发的艺术成就是极其高的,这得益于在写作过程中对叙事策略的构思。本文主要分析《追风筝的人》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叙事策略;分析

《追風筝的人》是以友情、亲情、背板、救赎为故事主线,在这个主线下穿插了一系列的人物故事,它向人们娓娓道来不可思议的故事情节,让人们感叹和佩服作者对故事叙事的驾驭能力。

一、《追风筝的人》叙事策略概述

卡德勒胡塞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它以第一人称为视角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少年的故事。《追风筝的人》以时间为切入点,以风筝为载体将人性的复杂以及国家经历的磨难尽情的表述出来。在小说当中,作者对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运用娴熟得当,时间的穿插又将读者的思绪控制到位。每当读者对《追风筝的人》中的悲惨故事唏嘘时,又将会出现新的高潮,没有给予读者同情的瞬间。这种胆大的叙事策略如史诗般浩瀚,却又没有过多的华丽语言。所以,《追风筝的人》不仅表达了人性的救赎,更是对国家发展的一种阐述,也是文化传递的一种载体。

二、《追风筝的人》叙事策略

《追风筝的人》中有两大主人公,分别是幼年的阿米尔、哈桑以及四大次要主人公,阿米尔的父亲、拉辛汗、阿塞夫以及索拉博。这五大男人构成了整篇小说的故事脉络,将小说所要表达的追求一览无余的展现出来。当然,更重要的是胡塞尼对故事叙事策略的把握,才能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走进书中的人物。

1.《追风筝的人》叙事策略之人称的运用

小说当中必然会有人称的使用,我们知道在叙事当中,第一人称运用的范围最广,几乎在每一个本小说当中都会有第一人称运用。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也不例外,它在书中大量的运用了第一人称。不仅如此,《追风筝的人》采取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交叉使用,这让小说的叙事风格更加的饱满。因为不同人称的运用,可以让小说的处理更加灵活。

而第二人称则是以“你”或者是“你们”为叙事的,在《追风筝的人》的叙事当中,也运用了第二人称。例如阿米尔用计谋将哈桑赶出自己的家门,而阿米尔的父亲又不愿意这样做,但是最后哈桑依然离开了阿米尔的家,阿米尔在描写他父亲的情态时说:“他就像喝了酒的豹子一样狂怒”。这让读者感受到了身为父亲的无能以及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因为阿米尔的父亲无法坦诚交纳自己也是哈桑的父亲。阿米尔在救助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时,通过战乱的巴基斯坦,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展现了当地的战乱情况。这种自由的、具有空间性的第三人称叙述更加具有说服力,让读者对那个战乱世界充满了理性的认识和无限的同情。

2.《追风筝的人》叙事策略之叙述的运用

《追风筝的人》叙事策略中,作者胡塞尼将叙述方法发挥的非常到位,它在书中并没有采取单一的叙述模式,而是将顺叙、倒叙、插叙柔和在一起,使小说非常的逼真。小说的开篇阶段采取的是一种倒叙的手法,作者先是回忆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接着就运用了顺叙的叙述手法将自己和哈桑的友情叙述出来。在《追风筝的人》中哈桑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感动了无数的人,而这句话也是作者利用顺叙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不过,在阿米尔后来救助索拉博时也说出了这句话,并且伴随着他自己对童年的回忆,而回忆又是一种插叙和倒叙相结合的叙事策略。

《追风筝的人》不仅仅是一部抒发个人生活的小说,它还是民族、国家生死存亡、文化流传的载体。因此,胡塞尼在小说中还利用了补叙和平叙的叙事策略。主人公阿米尔和他的妻子一直没有孩子,当他向岳父、岳母诉说的时候,就采取了补叙的叙事策略。而平叙的运用将小说升华到了另一个阶段,这就是个人生存与国家兴亡的相关性。作者一方面描述自身躲避国家战争来到美国生存,重新学习当地的科学文化,在小说当中叙述了当地跳蚤市场繁荣的景象;但是紧接着又描写了祖国在战乱当中的状态、战争中的祖国炮火横飞毫无安全性可言。通过补叙和平叙的叙事策略运用,将不同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对比,给予了读者更大的冲击性,也表明了阿米尔在救赎之路上的艰难性和危险性。

三、总结语

总而言之,《追风筝的人》将风筝作为一个有利的承载体,童年时期的风筝代表了友谊、父爱、青少年时期的风筝代表了生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中年时期的风筝代表了救赎。在小说的中后期阶段,拉辛汗对阿米尔说:“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从而正式开启了阿米尔的救赎之路。从中可以看出,《追风筝的人》所追求的不仅仅是“风筝”而是人性中的真善美,如何将这些不落俗套的体现出来,就要考验作者对故事的驾驭能力。因此,胡塞尼利用人称、叙述等不同的手法将“自己”的一生作为主线,强而有力的叙述了一生的救赎之路,让读者在感受阿富汗独特文化魅力的同时,不得不感叹作者的叙事策略是如此的高明。

参考文献:

[1]陈美陵.浅析《追风筝的人》中风筝的象征意义[J].文学教育(上).2011(01)

[2]魏金梅.《追风筝的人》的生态批评解读[J].名作欣赏.2011(15)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叙事策略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现象电影《港囧》和《夏洛特烦恼》比较研究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