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重在念好“三字经”

2015-11-09 07:00江苏省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张姝雯
新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融会贯通三字经正方体

□江苏省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 张姝雯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重在念好“三字经”

□江苏省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张姝雯

在平时的教学中,复习课的地位远远不及新授课,教师教学时给予复习课的关注并不多,但是复习课在学习生涯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上好一节数学复习课,可以把握好“理”、“通”和“合”这三个字,也即引导学生实现“对已学知识的梳理巩固”、“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和“夯实基础与提升能力相结合”。

数学复习课梳理巩固融会贯通

在目前的小学课堂改革中,我们往往对于新授课给予更多的关注,复习课就成为了遗忘的角落,原因在于复习课没有新授课那么生动、有趣,很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兴趣。但是复习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弥补缺漏、消除疑惑、得到提高。如何上好复习课成为我们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要上好数学复习课,我认为应该把握好“理”、“通”和“合”这三个字,也即引导学生实现“对已学知识的梳理巩固”、“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和“夯实基础与提升能力相结合”。

一、理——对已学知识的梳理

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对已学的知识产生了遗忘,那么复习课上首先应做到对以前知识系统的梳理,来唤醒学生对知识要点的记忆。怎么才能做好对知识的梳理呢?很多教师会在复习课一开始,自己滔滔不绝地阐述知识要点,待阐述完毕之后就进行不断地练习。这样做好像教师已经把知识进行了梳理,其实不然,学生在此过程中一味地听老师讲解,然后进行题海训练,但做练习过程中却找不到已学知识的对应点。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总复习中,如果教师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一一讲述复习,然后让学生进行枯燥的重复练习,学生对此有一定的“审美疲劳”,不想再做这些练习题,那么复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曾经听过一节“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课,课的一开始教师给出三种不同长度的线段和四种面积(长、宽)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让学生来选择合适的线段和长方形来组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刚开始有很多学生都摸不着头脑,不知怎样去解决。在回顾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要点之后,有不少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路: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来选择线段、线段的根数、长方形和所选长方形所需要的面数,借此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复习,求异、发散、主动搜索,寻查知识点,自我构建知识的框架,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总结知识要点,一步一步根据学生的思路来梳理知识,加以一定的训练,那复习的效果肯定事半功倍。

二、通——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

在复习中,不仅要抓住知识点进行梳理,更应该对知识面进行复习,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特别是新教材、新课标。小学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与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复习中设计例题时,应该兼顾与其相关联的知识点,达到“一例引一串”的目的。相似知识点的对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合——夯实基础与提升能力相结合

复习课不仅是知识的堆积,在练习过程中还应做到对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复习是为了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所以在教学复习课时,要做到最基础知识的充分练习,充分体现“有讲有练,讲练结合”的原则;练习应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通过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的练习,能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在练习时,可以抓住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基础练习后找到知识的对应点,以后做题能找到依据的条件来提升思维,提升想象力,做到“归纳在前,巩固在后;练习在前,总结在后”。如“长方体和正方体”总复习后,教师在复习完最基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及表面积的求法之后,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个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60厘米的金鱼缸,现在往金鱼缸里放入100升的水,水面离缸口还有多少厘米?”这时换了一个思考角度,从正向思考转成了逆向思考,让学生已知体积、长、宽,来求高。这时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考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了思维能力。

复习课在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好的复习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能锻炼学生的创新品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实现:抓住双基连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会贯通更熟练。

猜你喜欢
融会贯通三字经正方体
凝心聚力 融会贯通 北京联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化繁为简 融会贯通——例谈概率知识综合问题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朗朗韵味话经典
从“融会贯通”到“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