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志
摘 要:经济史对于初中生而言,可以说很难理解,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全方位地了解经济表现的原因;也可以说很容易掌握,因为在不少课堂中,老师只是告诉学生考试要求和需掌握的数据即可,毕竟这是应试要求下最“高效”的。但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不重视经济史,不喜欢学经济史的现象。这是对学生史学思维的扼杀,更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生成的摧残。基于计量史学,通过经济数据比较,运用表格、图片、数数、计算、画图等手段,并将之巧妙地融入课堂探究,运用空间和时间二维编码式的比较,同样能让学生简单、轻松、全面地掌握经济发展的表现、原因和动态。
关键词:课堂探究;计量史学;二维比较
本学期,接到一个送课任务,课题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仔细研读了一下课文和教学要求,颇感压力。经济史对于初中生而言,可以说很难理解,因为它不像历史人物那般鲜活,且学生的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全方位地了解经济表现的原因;也可以说很容易掌握,因为在不少课堂中,老师只是告诉学生考试要求和需掌握的数据即可,毕竟那是应试要求下最“高效”的。但这是对学生史学思维的扼杀,更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生成的摧残,也不可能成为一节好课。学生学不到知识,更品不出历史的味道。总的来说,这节课看起来容易,上起来难,要让学生感兴趣并理解掌握更是不易。
本课的内容标准是:(1)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2)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基于这个标准,经过近半个月的设计选材,我初步设计了一个课件和教案。我把本课的核心目标设定为: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史的学习,尤其是初中经济史的学习,面对枯燥的经济数据,在学生看来无趣的经济表现,采用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究往往效果更佳。为此,我把本课的核心目标从原来“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更改为“通过运用图表、数据、地图等计量史学的方法,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横向和纵向动态,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繁荣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大胆地对核心目标进行颠覆,试图实现从知识目标向能力目标的核心目标的转变。具体设计如下:
一、基于计量史学的课堂探究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原本的教材内容和顺序是分三个子目。
1.经济重心南移。直接告诉学生重心南移的时间范围:魏晋南北朝——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空间范围:黄河流域——长江流
域。小字部分进行简单解释。
2.农业和手工业。介绍了秧马、宋代人口、占城稻等农业发展的情况;介绍了石炭开采量、陶瓷制造等手工业发展的状况。
3.商业和海外贸易。从城镇的兴起、纸币的出现介绍商业的繁荣;从海外贸易的范围和管理机构的设置介绍了海外贸易的盛况。
按照第一稿课件的设计,我对教材的设计顺序进行了调整,先用25分钟从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四大方面对宋代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介绍;然后才是通过大专题的方式探究“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对教材顺序进行前后对调。试图让学生先感知了解史实,再形成经济重心南移的结论。结果是容量过大、耗时过长,设计上有重复,远远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通过熟知课文结构,大量的阅读相关的材料,并请教科组的老师,我发现在介绍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时,也有大量的资料对每一行业南北方的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如果将南北对比穿插于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的介绍中,更容易让学生形成南方超越北方,经济重心南移的结论,老师稍一引导,学生的认识就水到渠成,且避免了重复。为此,我的设计是将南北经济对比贯穿于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的学习中,并且每一个方面对反复使用计量史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对比,从细节处探究,形成系列化探究,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四个方面共同论证经济重心南移。
以“宋代农业表现”为例。进行系列化小探究,具体探究问题
如下:
1.列图表:中国历代的粮食平均亩产量对比柱形图(汉、唐、宋)
探究问题:观察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从汉朝开始,粮食的平均亩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教师追问:观察唐代和宋代的柱形图,你还能发现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宋代的粮食的平均亩产量较唐代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教师追问: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结果?
学生回答:1.占城稻的引进……2.秧马的使用……3.人口超一亿……
2.列图表:宋代南北方的人口总量对比表
探究问题:计算1:北宋和南宋时,人口总数分别为多少?
计算2:北宋和南宋时,南北方人口比值多少?
学生回答:计算1:宋代人口超过一亿。
计算2:北宋人口南北比值3∶2。
南宋人口南北比值2∶1。
教师追问:北宋、南宋南北人口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两个朝代南北人口比值变大。
教师追问:比值变大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南方人口增长比北方人口增长快。
教师追问:是什么造成了南方人口增长比北方人口增长快?
学生回答:南方比北方稳定,农业比北方发达。
3.列图标书本第65页“宋代经济分布图”
探究问题:南北方的分界线是什么?
学生回答:秦岭—淮河一线。
探究问题:找到宋代经济分布图上农产品的基地分布,把它圈起来。
学生看图:共有棉花和水稻产地12处。
教师追问:这12处基地中南北分布情况如何?
学生回答:北方1处水稻产地;南方6处水稻产地,5处棉花产地。
教师追问:南北方农业产地分布对比如何?
学生回答:南方远远超过北方。
教师追问:你能从这一分布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南方农业发达,远远超过北方。
探究小结:以小见大,系列探究,层层追问,抽丝剥茧。既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宋代农业发展的盛况,又让学生通过反复对比,得出南方超越北方的结论。发现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前提。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成功激起学生去思考、去质疑,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才能水到渠成,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正确的结论,实现了探究的目的。
二、一图多用,反复计量,形成认知规律
反复使用课本第65页“宋代经济分布图”,一图多用。上文已经利用此分布图对宋代农业的发展和南北方农业的对比进行论述。在本文设计中,“宋代经济分布图”被反复使用。具体例子还有:
1.宋代手工业的发展。(首先列出南北方的分界线,前面已
介绍)
探究问题:找到宋代经济分布图上手工业基地分布,把它圈
起来。
学生看图:共有采矿业4处,制瓷业8处,纺织业6处,造船业5处。
教师追问:这23处基地中南北分布情况如何?
学生回答:北方4处采矿业,4处制瓷业;南方6处纺织业,5处造船业,4处制瓷业。
教师追问:南北方手工业产地分布对比如何?
学生回答:北方8处,南方15处,南方远远超过北方。
教师追问:你能从这一分布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宋代手工业发达,南方手工业更发达,远远超过
北方。
2.宋代商业的发展。(首先列出南北方的分界线,前面已介绍)
探究问题:找到宋代经济分布图上商业城市的分布。
学生看图:共有12个商业城市。
教师追问:这12个商业城市中南北分布情况如何?
学生回答:北方3个商业城市,南方9个商业城市。
教师追问:南北方商业城市分布对比如何?
学生回答:南方远远超过北方。
教师追问:你能从这一分布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宋代商业发达,南方商业城市远多于北方,商业更发达。
3.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首先列出南北方的分界线,前面已介绍)
探究问题:找到宋代经济分布图上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的分布
学生看图:临安、明州、泉州、广州。
教师追问:这4个海外贸易管理机构中南北分布情况如何?
学生回答:全部分布在南方。南方远远超过北方。
探究小结:经过四次利用“宋代经济分布图”,通过多次使用计算、看图、数数、对比等计量史学方法,到第四次宋代海外贸易探究时,学生已经不需要教师提示,他们已学会运用计量史学的比较方法,自然而然地进行南北对比,得出南方超越北方的结论。教师“通过运用图表、数据、地图等计量史学的方法,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横向和纵向动态,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繁荣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的核心目标潜移默化的形成,完成了既定的目的。
三、二维编码式纵横动态计量探究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过程量,除了横向对比,南北方的地域变化,还应考虑纵向发展。在探究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我截取了三国、唐代、宋代三个时间点,对比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对比情况,进行纵向对比,力图让学生形成空间—时间的动态对比探究能力。具体设计如下:
●经济重心南移的纵向比较
1.三国经济分布图:结合材料:楚地之越,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斤之家。——《史记》
探究问题:请一位文言文学习好的同学翻译这段材料。(学生翻译基本正确)
探究问题:从这则材料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三国时期,南方初步开发。
2.唐代经济分布图:南方进一步发展。(还是利用计量史学方法,让学生数数,计算南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基地的主要分布得出结论。)
3.宋代经济分布图:南方超越北方。(上文已经论述宋代南北方经济的对比)结合材料:“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
东南。”
——《宋史》
通过对三个时代南北方经济发展的探究对比,学生不难得出结论:三国时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商业不发达,但已初步发展;唐朝时,南方经济发展迅速,进步追赶北方;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经济超过北方。再由此让学生总结出:重心南移的时间:魏晋南北朝开始——南宋完成;重心南移的空间: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学生反复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空间—时间的动态二维编码式的探究能力已然形成,史学思维更为完整,认知能力进一步加强,而不是教师强行灌输、填鸭,实现核心目标。
后记:从大汗淋漓到轻松自然,我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一节课的成功,更多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再厉害,上课再精彩,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热闹,如果没有伴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这就是失败。课堂探究教学正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发展能力,通过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主动更新理念,备好课文,备好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意
识,学习体验,形成史学探究的能力,这是历史老师最大的追求和
成功。
参考文献:
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