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集华
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根据他对全国中学生的多年调查结果,称有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压力大、厌学、考试焦虑、人际关系不和谐、自闭、早恋、承受挫折能力差等,造成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欠妥等。如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各学校面临的一个新挑战,下面简单谈谈我校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
一、营造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我校力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马路上设有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校园之声广播设有“心语信箱”栏目;德育室里有学生自己创办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抄小报;校报上登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学校论文集中有老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论文,从教室布置到宿舍美化,从墙体文化到结构布局的构思设计,力求让学生走进校园的任何一个场所都能感受到健康向上、高雅文明、
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让他们在校园中始终保持好心情。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校园精神环境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温和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讲课时可不时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共同设疑、解答、求知;开座谈会时座位摆成圆形,营造平等民主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多用“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让我佩服”等激励性语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谈话时让学生坐到自己身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某班教室经常说“咱们班”,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
三、注重教师健康心理的培养
面对激烈的竞争及来自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很多教师的身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教师不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
不懂得缓减工作生活的压力,把这种情绪压力带到学校甚至发泄到学生身上,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微笑行动”的号召。学校要求所有教师带着微笑进学校;各位领导每天要给全体教师一个微笑、每位教师每节课都要给学生一个微笑,让微笑成为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连心桥。同时要求每位教师课余时间走出办公室、走进操场、走进多功能室、走进心理咨询室,和学生一起尽情挥洒、尽情放松,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
作中。
四、课堂教学和专题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含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美术、音乐等课程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发现美;语文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生活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体育课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锻炼意志力。学校每学期都要安排2~3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要求班会要切合学生实际,形式要丰富多样,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自己当心理医生。
五、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我校的心理咨询室配有音乐放松椅、快乐天使、电脑宣泄仪、沙盘、涂鸦板、击打器等先进仪器。为了让这些仪器真正发挥作用,学校分级对心理咨询室进行定期开放,并且由专业教师轮流坐诊帮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室内设有心理咨询热线,室外还设有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老师每天都会及时收听电话、收
阅信件并给予及时解答。心理咨询室功能的发挥,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矫正,不良情绪的及时宣泄提供了时间和场合,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六、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和指导
现在大部分学生家长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欠缺,他们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和身体健康,对于孩子心理上的问题不重视也不会解决。因此,学校每学期都要通过家长座谈会、专题报告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掌握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只有不断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培训,家校形成合力才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在关注心理健康,但由于受传统升学因素的制约,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再加上专业教师匮乏、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一个缓慢的摸索阶段。令人可喜的是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必将作为一门课程走进学校、走近家长、走向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也一定会迎来硕果累累的金秋!
参考文献:
张海钟.论中小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两种工作模式[J].教学与管理,1999(04).
注: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艺术化教育策略的探索与研究”(编号WW_137)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