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旭
【案例背景】
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学讲方式的六个主要原则:掌握学情原则、自主学习原则、合作学习原则、学生“教”学原则、当堂巩固原则、指导学法原则。
根据学讲方式的理论及六个原则,本人在铜山区开了一节片级公开课《皇帝的新装》,尝试对现代文教学的题目进行编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的方式,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案例描述】
《皇帝的新装》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这节课我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是基础的梳理和理清故事情节,第二课时有两部分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的把握。这节课我重点谈讲述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在朗读中品评人物形象,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主旨。
一、自主学习(分析人物形象)
师:现在我们一起品评人物形象,请大家自读课文,结合导学案上的第一个题目,在书上圈点勾画皇帝大臣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生1:第一节,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能看出皇帝的爱慕虚荣。通过“既不……也不……也不……”能看出皇帝很不爱民。师:是啊,皇帝的职责是什么?(国事)生2:从中也能看出皇帝的昏庸。生3:从21节“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通过两个反问句和皇帝的心理描写,可以看出皇帝的恐慌/自欺欺人/虚伪。生4:27节,“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通过皇帝的动作描写,写出了皇帝的丑态、自欺欺人的心理。师:老大臣呢?生5:6~12节,老师,我们组想分角色读。师:可以,请展示。生6:读完后,通过老大臣眼睛的三次描写,能看出老大臣心理从悲叹害怕犹豫到坚定。师:你能读出这种语气的变化吗?生读(鼓掌)。生7:老师还有,通过第10节、第12节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老大臣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自欺欺人,也能看出他的虚伪,阿谀奉承。师:展示人物性格。
二、质疑展示(把握主旨)
骗子的骗术是文章想象最完美的体现,巧妙之处在于有心人一看便知道这是骗术,因为它虚伪得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点影子,而这明显的骗局居然这些大人们没有人敢点透,这是为什么?最后为什么让一个小孩来揭穿?这天真的声音给我们什么启示?
展示问题(1)揭穿了这一事情的真相?这天真的声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师:出示背景介绍:文学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安徒生的这个童话仅仅是写给儿童看的吗?
生8:我认为这则童话讽刺了皇帝、大臣等贵族的虚伪、自欺欺人、愚蠢。
生9:老师我觉得它也告诉我们要真诚,敢于说真话。
【案例分析】
一、自主合作:自学、助学、互学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案例中,本想以一个问题发散开来,让学生随意找人物并分析人物性格,我们年级备课组讨论后,根据学讲的六个环节: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为了落实到位,也为了把问题设置具体,可操作,我换成了“现在我们一起品评人物形象,请大家自读课文,结合导学案上的第一个题目,在书上圈点勾画皇帝大臣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先让学生对照问题和导学案自己学习,把不会的圈出来小组讨论,最后由发言人来展示,全班品评。在品评的过程中,为了使课堂高效,我省去了很多重复啰嗦的话,保持少说,学生多说,把课堂留给学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但是我认为在课堂上不能缺少朗读,语文味和学讲是不冲突的,要融合在一起。
二、质疑展示:深化主题
我设置了两个问题(1)揭穿了这一事情的真相?这天真的声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的编制,是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的深化,三个问题是有一定的梯度的,第一个问题要求学生简明扼要地作答,检测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第二个小问题,要求在把握要点的基础上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阐释。第二个问题则是综合前面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得出最终结果,这篇文章究竟想表达作者什么样的观点。这两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组合能力。《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中强调:“阅读就是读者和作者一起来思考,因此,从读物中获取的信息,必须纳入读者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才能成为读者自己的认识。”三个问题的设计,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做”做到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