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常安
【案例】在进行《圆》的概念课时,教师设计了如下的两个情境。
情境1:教师提供了两种道具:棉线和橡皮筋,请同学们利用棉线和橡皮筋分别画圆,并交流做法和体会。
教师:根据大家的操作,有何发现?
学生:棉线可以画圆,橡皮筋不行。
教师:能否解释一下两种工具为什么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呢?
学生(经过讨论):棉线有固定的长短,而皮筋在操作中,长短一直在变。
教师:这种结果影响了什么因素,使之无法形成圆。
学生:半径。
教师:说得很对,让我一起利用棉线合作在黑板上画出圆形,能描述一下刚才画图的步骤吗?
学生纷纷举手。
……
情境2:滚弹珠的游戏(图1)。若全班学生都沿着红线站成一横排,请问游戏对所有学生公平吗?
学生:不公平,有人距离洞口近,有有人距离洞口远。
教师:那全部学生应该怎样站,就可以公平了?
学生:只要根据洞口的位置,站成圆形就好。
引出:圆上的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
问题1:甲、乙两人分别站在⊙O(图2)上的A、B两点处,他俩正准备参加游戏,后来丙、丁也来参加,并分别站在了图中的P、Q两点处。如果你是甲同学,你会有怎样的看法?
问题2:再后来,小明同学也来参加游戏,他站的位置是图中的M点(图3),但他发现地上的线几乎看不清了。请问小明同学怎样知道自己恰好站在圆上?
【案例剖析】情境1中学生对圆的初步印象在小学已经形成,而要由直观图形抽象得出圆的描述性定义,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培养学生几何意识的重要一步。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来描述圆的概念,我想学生是很难准确描述的。而案例中教师通过精心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操作,分别利用棉线和橡皮筋画圆,从两种不同的结果中产生认知冲突,进一步分析原因,两种工具的区别在于棉线有固定的长度,而橡皮筋在操作中长度不停地在变。由此产生分析圆的必要条件:圆心和半径。在师生的进一步共同操作中,学生感知形成圆的过程,通过归纳关键步骤,逐步在头脑中形成这样几个关键词:一端要固定,绷直,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描述性定义:线段OP绕着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在平面内旋转一周,另一端点P运动所形成的图形叫圆。圆的概念不是教师的讲解所得,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过程中感悟所得,而且在圆的定义的建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交流、反思的过程,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情境2中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滚弹珠活动,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本质内容蕴含其中,在游戏条件逐步变化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围绕“滚弹珠”这一贴近学生生活化的主线,学生不仅节约了熟悉背景的时间,而且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知识,通过判断参与游戏的公平性,自然而然得到了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在观察和判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中,得到d与r之间的数量关系,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学会“数眼看生活”,形成了一定的运用意识。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力求将情境和知识完美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身临其境”的目的,不仅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更是将写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出来,与其说学生的一些创新想法是由教师启发出来,不如说是被教师设置的情境逼出的。这正说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放手,学生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