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摘 要:对于初中生来讲,物理学科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学期末的好成绩而拘泥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鼓励学生将目光转移到课本之外,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独立思考,努力发现物质的客观规律。因此,教师应格外重视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就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提出方法,助力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探究兴趣;探究条件;分析能力
所谓“物理”,就是物体存在过程中的规律,是一门注重自然科学研究的学科。中学是学习生涯中的“黄金时代”。中学生褪去了小学生的稚气,没有高中的学习压力,是培养各种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而且物理学科从初中开始开课,应先入为主,率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习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激起探究兴趣
1.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引发探究的首要步骤就是提出问题,如果不存在问题,那么探究过程也就没有必要了。要想让学生自发,不被要求地去探究,首先就要提出问题,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全体学生。避免学生受沉闷乏味的课堂气氛影响,即使自己有兴趣也不愿探究了解。而且不要因成绩好坏而区别对待,尤其是物理开课初期。只要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习成绩一定十分优秀。许多以往成绩不突出的学生也有可能在物理科目上大放异彩。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在提出问题后,可能会出现学生不支持教学工作的情况。一些成绩稍差或者没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疲于动脑思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推动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此一来,不愿动脑的学生也会受周围学生的带动而加入探究。对于成绩稍差的同学,教师可以叫上讲台做些小实验;学生在得知自己受到老师的关注后一定会加倍努力、主动探究。
二、紧贴生活,突出探究的必要性
初中生有时可能会觉得物理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产生学之无用的错误观念。教师要努力地把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把学生生活中不能理解的自然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明白。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我问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塞上装满开水的保温瓶塞之后,瓶塞自己弹出来的经历?学生大多都有过这样的情况,所以十分好奇。用压强知识解释之后,都觉得十分神奇,听得也格外认真并想回家尝试。这无形中更深入地了解了物理知识,增强了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创造探究条件
1.课堂上创设情境探究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使物理知识更加可信、更具说服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中生即将步入青春期,对于身边的事物甚至公理定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质疑。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在学生双眼的见证下得到实验结论,那便会使这种质疑不攻自破。
比如,在讲授“电流大小与电阻、电压关系”时,我事先准备好了电压表、电流表、各种阻值的电阻和足够的电线和开关等实验器材,在课堂上进行实验示范,帮助同学收集数据,以验证欧姆定理的准确性。学生由于第一次见到实验器材,都十分好奇,跃跃欲试。我叫了几名同学走上讲台进行操作,其余同学也都观看得十分认真。当然,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情节不严重的小错误,我作为案例及时叫停并加以纠正,为以后班级一起进入实验室时打好了预防针,保证全体同学实验时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2.增加实验课程在教学中的比重
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校方和老师都应力所能及提供帮助。学校应加强实验设施建设,专门设置物理实验室,安排各班同学轮流做实验辅助学习,而且实验频率不能过低,尽量保证教材中每个有条件模仿的实验,都给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的机会。教师也要陪同并帮助实验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保证实验安全。通过实验课进行物理教学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而且加深了知识的印象,用较短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注意探究后分析能力的培养
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后,也需要有相应的问题分析能力与之匹配。例如,前文中提到的欧姆定律的验证,对于收集到的数据,学生需要展开思维,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分析和论证各组数据之间的大小或比例关系。对于难以确定结论的情况,要耐心地多次进行实验,或采取小组方式进行,多人同时实验,既能减小实验中因疏忽大意而产生数据偏差的可能性,又可以集思广益,
最终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工作没有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教育部门还需在以上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广。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水平较高、富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学生,以适应时代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卫.初中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初探[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10):1-2.
[2]徐新亮.试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06):204.
[3]刘烨.浅析初中生物理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3(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