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摘 要:近年来日语专业毕业生大量增加,而日语就业市场却不断萎缩,从而导致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在这一形势下,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受到了极大挑战,日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日语专业“日英复语”方向的90名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和访谈,就“日语+英语”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的设定、培养对象的选拔、课程设置的优化、教学安排的调整、对教师及教材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就业形势 日英复语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课 题:本文为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语料库实证分析的中日复合动词对比研究”(编号:11YJC 740014),2014年度陕西省教育厅项目“日汉V-V复合动词构词法的对比研究”(编号:14JK1600),2015年度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历时语料库的日语复合动词习得研究”(编号:2015K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逐年扩大,日语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加之受金融风暴和中日关系紧张的影响,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剧,就业质量也大不如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日语专业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从2011年开始“日语+英语”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称为“日英复语”方向)的研究和实践。本研究通过对“日英复语”方向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反思该模式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促进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高校持续扩招,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近年来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使得日语专业学生数量激增。教育部的相关信息显示,日语在外语类专业中仅次于英语排名第2位,在全国高校专业目录排名第12位(吴新兰,何秋莎2012)。从发展速度、师生规模及学科影响力等方面综合来看,日语专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语种”“小专业”,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语种”“大专业”。 随着升学门槛的下降,日语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整体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日语专业发展速度过快,各高校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高度趋同,导致日语专业缺乏特色,人才同质化严重,学生能力结构单一、专业水平不高。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大量增加,使就业形势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水涨船高,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及钓鱼岛争端等问题引起的中日关系恶化,使日语专业就业市场出现萎缩态势,近年来日语专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路下滑,成为招生和就业双难的本科预警专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下降必然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形成“生源质量差→学生素质差→毕业生质量差→就业率低→专业声誉下降→生源质量差”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正如戴炜栋、王雪梅(2014)所述,一方面是日语专业规模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同质化,影响了日语专业的教育水平和整体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提升日语专业教育质量,跳出同质化日语竞争的困境,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日语专业因时而变,顺应社会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从2011年开始,课程设置以培养单纯的日语语言技能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日语+专业知识”为目标,即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设置了“日语+经贸”“日语+翻译”“日语+英语”等三个专业方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日语+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对策。以90名学生关于“日英复语”方向的建议书为材料,采用质性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具体做法是反复深读材料,根据内容分类,并从多个角度观察数据,采用比较法从该数据中抽取出概念,然后对概念进行更高层次的概括,最终抽取出范畴名。如果同一学生对同一概念进行了多次表述,均按1人计算。同时以15名学生、5名教师为对象进行了访谈,结合访谈的内容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考察,以期为今后逐步完善“日英复语”方向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二、“日语+英语”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改实践
学校日语专业从2011年开始实践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日英复语”方向为三个专业方向中的一个。其出发点为,在基本保留原有日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增加英语课程的数量,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即通过日语和英语的复合,让学生在学习日语的同时,提高已修习多年的英语水平,为未来就业增强竞争实力。学校“日英复语”方向为四年制学制,采取日语为主、英语为辅的双语主辅式教学模式。
相比于其他语种的双语人才,日英双语人才的培养更符合学校外语教育的实际情况,更具有可行性(卜剑锋2008)。因为日语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英语考生,在进大学前都有六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而日语虽为零起点的外语,但是属于汉字圈语言,日语中有近两千个常用汉字,使得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远比非汉字圈的学生轻松。因此,对学生而言日语并非完全陌生的语言。而且日语中有大量来自英语的外来语,对于有英语基础的学生来讲,日语较方便习得。因此我们认为在四年中,同时学习日语、英语两门语言是可行的。“日英复语”方向从设立开始就受到了社会、学校和学生的认可,在新生分专业方向报名时,连续三年成为三个专业方向中报名人数最多的方向。目前学校“日英复语”方向四年级3个班90人,三年级3个班90人,二年级4个班120人,一年级3个班90人,在册学生共390人。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经过数据分析,从学生的建议中抽取出了培养目标的设定、培养对象的选拔、课程设置的优化、教学安排的调整、对教师和教材的要求等5个范畴。以下分别就这5个范畴进行详细论述。
1.培养目标的设定
“日英复语”方向设置的思路为:在日语达到本科专业水平前提下,强化英语学习,突出技能培养,要求学生的英语达到专四水平,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可满足一般交际和工作需要。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主,将听说读写译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期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功底,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然而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到,学生普遍将通过英语四六级和英语专四的考试,取得相关资格证书作为英语学习目标。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目标不一致,导致学生对“日英复语”方向的培养目标感到迷茫和困惑。2012级学生的英语专四通过率为20%(在大二阶段的英语专四考试中90人中18人通过,大三阶段还有一次专四考试机会)。和英语专业的学生相比,“日英复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专四通过率相去甚远。那么,到底这样的培养目标设定是否切合实际,如果不合适,该如何修改,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
2.培养对象的选拔
学院自2011年开设“日英复语”方向以来,一直困惑于该如何确定“日英复语”方向的培养对象问题。2011级采用个人报名结合英语水平考试的方式,在新生入学之后进行选拔,挑选英语基础好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从2013级开始则取消了英语水平考试,而是按照学生本人意愿分配专业方向。调查发现,通过考试选拔的2011级和2012级的学生英语学习热情较高,成绩也相对理想,而仅凭个人意愿进入“日英复语”方向的2013级则两极分化严重,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结果英语和日语都没能学好的学生不在少数。针对这一情况,参考学生和任课老师的反馈意见,我们认为通过英语考试进行选拔更为科学合理。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学习一个学期的英语,通过平时综合表现和学习成绩,并结合学生个人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挑选学习热情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入“日英复语”方向。
3.课程设置的优化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体系性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日英复语”专业开办后,如何处理好日语和英语的时间安排和课时比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冯清高2011)。目前,“日英复语”方向采取双语主辅式开展教学,即日语为主、英语为辅,日语按四年本科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安排教学,英语的教学地位仅次于日语。英语课程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英语技能阶段和专业知识阶段。前期以强化听、说、读、译的语言基本功训练为主,后期则主要开设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专题讨论以及文化与交际等方面的高阶课程。英语课程由英文学院的老师参照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进行设置。课程有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泛读、视听、基础写作、高级写作、口译、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学生的英语课程需达到1080学时,60个学分,毕业时方能取得双专业证书。
“日英复语”方向总学时为3384学时,学分为191学分,远远高于学校其他语言类专业所要求的学时数(2700学时)和学分数(164~168学分)。在访谈中了解到,“日英复语”方向的学生普遍认为他们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课时多、时间紧、压力大。学生表示,由于课时太多,自主学习少,没有足够时间对所学内容消化、理解。这种情况导致日语学习效果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学生对目前的英语课程设置的意见不仅仅在于课时量过多,更主要在于课程的内容实用性弱,特别是对泛读课的意见较大,认为该课程对提高英语能力的作用甚微,建议将泛读课改为由英语外教担任的口语课。由此可见,“日英复语”方向课程设置的优化迫在眉睫。结合学生的意见,参考朱效惠、赵忠德(2010)所述,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减少通识模块最低课时要求;二是压缩专业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使学生能够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时间;三是设置弹性学时,如某些课程可设置成为集中讲课或系列讲座的形式。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开展课外自主学习,以达到压缩课时,优化课程设置的目的。
4.教学安排的调整
调查显示,学生对目前教学安排的满意度较低。为了避免英语对日语发音阶段学习的负面影响,“日英复语”方向的英语课程定在大一下学期开设。而学生反映开设时间应提前到第一学期,以防搁置太久导致英语磨蚀。另一方面,大一阶段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较少,学生时间较为宽松,因此可在大一阶段增加英语课时。“日英复语”方向的日语能力一级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英语专四考试基本都集中在大二阶段,而且大二阶段选修课开设较多,导致学生周内基本都是满课状态,有的班级周末也有课,使得学生疲于应付,顾此失彼。如果能将英语四六级考试安排在大一阶段,大二阶段学生就可以集中准备日语能力一级考试和英语专四考试。因此,根据“日英复语”方向的学生情况,调整教学安排是当务之急。
5.对教师和教材的要求
目前“日英复语”方向的英语课程由学校英文院系的教师担任。由于其跨学科性,跨院系的教学管理和教师评估较为困难。一些学生表示,英语任课老师更换频繁,影响学习热情和效果。另外,学生由于同时学习两门语言,课时多时间紧,因此只关注语言层面的学习,现已感觉到思想出现僵化,所以希望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希望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善于营造课堂气氛,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援助和引导,使学生在课上真正有所收获。目前“日英复语”方向使用英语专业的教材进行授课。由于培养目标、教学课时等都不尽相同,因此教材的教学内容及难易度都远远超出日语专业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受教学课时所限,教师只能挑选自己认为有用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样的结果又会让教学变得缺乏系统性,显得杂乱无章。因此,选择适合“日英复语”方向学生的教材是当务之急。
四、小结
本研究以“日英复语”方向的学生为对象,就“日语+英语”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日语+英语”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倡导跨学科性,要求打破原有学科、院系之间的壁垒,突出多语种、实践性等特色。这固然比单一日语人才培养有优势,但是对各学科、院系之间的合作要求高,各种教学资源的协调非常重要,如课程设置课时安排不当,则很容易造成教学时间不足,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的后果(王雪梅,徐璐2011)。在四年学制中同时学习两门语言,课时重、要求高、难度大。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处理好日语学习与英语学习的关系,合理科学地安排课程。学校日语专业开始“日英复语”方向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两门外语的掌握,增加了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了就业渠道。同时对其他院校优化双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分析学生的改善建议以及访谈内容,总结了学校日语专业在“日英复语”方向的教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具体的解决对策以及优化方案,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吴新兰,何秋莎.困境与对策:关于理工科院校日语专业建设的思考[J].湖北广播大师大学学报,2012(12).
[2]戴炜栋,王雪梅.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J].外语界,2014(3).
[3]卜剑锋.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双语教学之探讨——以英日双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例[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8(2).
[4]冯清高.语言习得与语言磨蚀:关于复语专业的理论思考[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9).
[5]朱效惠,赵忠德.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大连外国语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0(4).
[6]王雪梅,徐璐.国际化复语人才的内涵与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1).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