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微

2015-11-05 00:30吴春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17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高中语文

吴春梅

【内容摘要】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不仅是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提升文学素养的途径。引入个性化教学,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其潜力,引导其对文本的观察、体悟、分析、探究,还能提升其对问题的思考能力,有效地解决问题,优化阅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个性化阅读 教学探究

传统的阅读教学,以训练和讲说为主,这种先入为主的肢解式教学,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下降,面对文本时,很难发挥想象力,激活思维,展开个性解读。

一、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第一阅读

个性化的阅读旨在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验,调动情感思维,以自我为中心,生发出独特的情感体会,而不是在我们理解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贴近我们的思维,“被迫”与我们产生共鸣。

在阅读教学时,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分析的空间,培养其对文章的理解探究能力,将阅读看作是一种享受、一种体会,而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在备课时,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站在成熟、理性的角度,可能在主旨分析上比较到位,但并不是唯一正确的,所以在教学时切勿先入为主,以灌输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要鼓励学生自己体会,细细阅读,慢慢深入文本,尊重他们的第一阅读。在学生初步阅读文本时,可以在基础知识方面作一些指导,帮助其顺畅地理解。

比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我就先带领学生将字词句段梳理一下,在对文本意思理解上没有问题后,就让学生进行第一阶段的探究,让其在第一阅读的体会上评价一下文中主要人物,谈谈自己是如何看烛之武、郑伯,从文本情节上说说其性格特点。学生的回答只要是围绕文本的主题,没有偏离,都是可以接受的,我们要给予肯定。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学着放手让其自主阅读,给其思考的权利,学生就会给你惊喜,他们会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去解读文本,让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二、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感悟

个性化阅读的第一阶段是鼓励学生接触陌生的文本,建立对文本探究的兴趣,生发一些独特的感悟。第二阶段就要深入文本,进行一些实质性的探究,这个过程少不了引导,我们要借助自身的情感体悟给学生一些启发,让其有一个正确的思考方向。

阅读教学中的引导要注意尺度,不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被动接受,也不是借讲说让学生机械吸收,是围绕文本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帮助其借助文字与作者沟通,体味文章的谋篇布局和作者的表达意图,以此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达到阅读学习的目标。

三、循序渐进,鼓励学生个性解读

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我们要让其明白自己的位置,引导其为能力发展做一些准备。想要实现个性化阅读的目标,仅有我们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要有阅读意识、知识储备和灵动的思维,这些都是阅读准备。

阅读能力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提高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课外阅读、丰富知识的习惯,广泛地阅读,为个性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关于书籍的种类,可以让学生按照兴趣爱好进行自由选择,同学间交换阅读,在相互的激励下,共同进步。有了这样的阅读准备,在课堂上就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使其积极活跃,实现个性解读。

在学习《故乡》一课时,鉴于这是一篇经典美文,学生的个性解读很有价值,我就寻找突破口,着重引导,在文章中,中年闰土再次见到“我”的时候,一声震动“我”、让“我”揪心的“老爷”一部分时,我就让学生联想回答:“假如你在多年之后,遇到儿时的玩伴,那是彼此相认但某方面悬殊很大,你们会有怎么样的感受?是否会感情如初?”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就会想象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个性解读。有的觉得现实会让感情变淡,有的觉得彼此会很尴尬,因为人生已经不在一个高度,还有的认为相见不如怀念,回忆是美好的,现实会让人沮丧。在文章末尾,有关于“路”的句子,意义丰富,我就引导学生联系自身,探究其中内涵。学生就想到了“路在脚下”、“自己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等感悟,充分地认识自我,释放个性,在实现个性解读的同时挖掘文本价值,内化为学习感悟。

四、举一反三,拓展学生的语言表达

阅读的实质是围绕文字的输入输出,不断地理解转换,解读分析,充分体现语言的神奇之处。对于阅读的学习,我们不能停留于专项的训练,这是不够全面的,要进行拓展延伸,在形式上丰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其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深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阅读的拓展延伸,是提供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其进行语言表达,不仅是对文章的阅读分析,还可以改编文章,表演情景剧、分角色朗读、教材的衔接写作、文本观点辩论等,让学生在各种语言活动中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尽情展现自己,提升综合素质。比如,在学习《滕王阁序》(并诗)时,就文章对滕王阁周边形势和景色的描绘以及作者对“无路请缨”的感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借助衔接写作的方式写出自己的感受,融入对文本的思考。在讲《愚公移山》一课时,就引导学生围绕“愚公移山利弊”展开辩论,探讨这一“移山”事件的意义。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不仅能延伸阅读,优化理解,还能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展现自我,释放个性。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实行个性化阅读教学,能让其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主、自然、自信地阅读,在收获阅读感悟的同时,形成阅读方法,不断深化思维,为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邗江中学)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巧架桥梁,引“读”入胜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