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梅里小说《嘉尔曼》中的卡门形象

2015-11-03 12:35聂风云
青春岁月 2015年19期
关键词:叛逆者

【摘要】法国作家梅里美代表作《嘉尔曼》中塑造的吉普赛女郎——卡门,历来是一个为人称道的文学形象。她无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以自己独有的、带着一些邪恶性质的行为方式,,反抗着这个充满了束缚与压迫的社会,追寻着个性的独立与自由,在她的身上,集中展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虚伪文明的反抗与憎恨。

【关键词】梅里美;《嘉尔曼》;卡门形象;恶之花;叛逆者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在其代表作《嘉尔曼》中,塑造了一位吉普赛女郎——卡门的经典形象。她从不接受任何道德规范的束缚,是一位“恶之花”似的女性。每一个读过这部作品的读者都会被卡门那种“不自由,毋宁死”的抗争精神所震撼。在此,笔者就卡门形象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一、卡门是一个追求自由的精灵

1、对人身自由的追求

卡门作为一个吉普赛人,本能地厌恶社会带给她的各种束缚。贯穿于她生命始终的,是她对身心自由的不懈追求。“和卡门人身自由势不两立的是象征着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上的一个暴力部件——监狱……作者让卡门三次同监狱产生矛盾,从中充分显示出她追求自由的顽强个性。”卡门与监狱的矛盾,集中地体现在她的三次越狱之中。第一次越狱,是卡门因为言语不和划伤了一名烟厂女工,在唐·约瑟告诉卡门要将她带走时,卡门并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反抗意识,反而温顺得像绵羊一样。但是这却并不代表着卡门害怕了,甘愿被关进监狱。就像她后来的情人唐·约瑟说的那样:“对于他们这一民族来说,自由就是一切,他们会为了少坐一天牢而不惜放火烧掉整个城市。”对于象征着失去自由、被束缚、被压迫,充斥着无尽黑暗的牢笼——监狱,这个把自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吉普赛女郎,又怎么可能会自愿被它约束。她温顺的表象不过是一种伪装,为的是让别人放松警惕,好给自己赢得逃跑的机会。果然,在被押往监狱的路上,她用自己的迷人外表使唐·约瑟放松了警惕而逃离,回到了自由的天地。

第二次越狱的主角并非卡门自己,而是因为放走卡门才陷入了牢狱之灾的唐·约瑟。卡门将一把锉刀和一枚金币藏在面包里,借用表妹的名义,骗过了狱警的眼睛,把通向自由的工具送到了唐·约瑟的手中。第三次越狱的是卡门的丈夫,为了把他从狱中救出来,卡门用去了两年多的时间。

卡门把自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因此,被关进监狱失去自由是难以忍受的,哪怕被关在里面的并不是自己。所以无论是帮助过自己的唐·约瑟,还是根本没有什么感情的丈夫,她都会设法营救。帮助这些人逃脱监狱的束缚,也是卡门对自由的一种追求。

2、对爱情自由的追求

作为一个女人,卡门在追寻爱情的过程中,向世人展现出一种宁缺毋滥的执着。在她还是独眼龙加西亚的妻子时,她就爱上了帮助过她的唐·约瑟。她并不觉得作为妻子,爱上了自己丈夫以外的男人有什么不对,她只知道,自己喜欢这个英俊的外族人,就心甘情愿地给了他想要的回报,尽管唐·约瑟的虚伪与怯懦,让卡门看到了两人之间是不可能长久的。她早就对唐·约瑟说过“狼和狗不会长久和睦相处”,她也曾因此数次拒绝唐·约瑟,但最终她还是承认:“不管我想些什么,我还是爱上您了;因为您一离开我,我心里就乱得一团糟。”对于卡门来说,既然爱上了,那么,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她去追求爱。

婚姻,在卡门看来,并不代表着爱情,反而是对爱的束缚。因此,在唐·约瑟从卡门的情人转变成了她的罗姆(丈夫)之后,卡门就觉得对唐·约瑟的爱慢慢消失了,“自从你成为我的正式罗姆以后,我不那么爱你了,不如你当我情人的时候。”因为唐·约瑟对卡门的爱,不过是被卡门诱惑后产生的一种占有欲,这种占有欲企图以婚姻为借口剥夺卡门爱的自由,这违背了卡门的爱情观念,唐·约瑟也因此失去了卡门的爱。在这之后,卡门很快就爱上了别人。

在卡门看来,爱和自由这两个概念并不矛盾。她认为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爱一人时,不附带任何条件,不爱一个人时,也不愿受任何约束,而且心中有爱时就尽情的去爱,爱已死去就决不勉强自己。她就是用这种不受任何道德与法律束缚的敢爱敢恨,敢做敢为来维护自己的个性自由的。

二、卡门是一朵反抗资产阶级虚伪文明的“恶之花”

《嘉尔曼》中的卡门:走私、抢劫,可以说是无恶不作,就像一个魔鬼。但她的美貌与风情,又让她像一朵娇艳的罂粟花,吸引了许多男人为她堕落,甚至丧命。“恶之花”这个词语,可以说精准的概括了卡门本性中的“恶”,和外在的“美”两个方面的品质。卡门正是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束缚人性的资产阶级的虚伪文明。

卡门身上有着最原始,最纯粹的生命活力,她自然地展现着生命中本能地对自由的追求,而对于束缚人性的资产阶级律法,卡门绝不肯接受被其约束,反而以打破它为乐。唐·约瑟作为一个被资产阶级虚伪文明塑造出的典型代表,他的循规蹈矩总是卡门嘲笑的对象。唐·约瑟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进入到卡门的团伙中,他一心想要回到原本规范的生活中,甚至想把卡门也带入到她的“文明世界”中,而卡门却不接受所谓的“文明”。杀人、走私、抢劫、诈骗,卡门样样得心应手,她所做的种种违背文明社会法律和道德的行为,一部分是为了换取生存的资源,另一部分则是以这样的方式反抗报复这个“卖烂橘子商人的国家”的。

卡门看起来是为了金钱无恶不作,甚至可以出卖肉体,但实际上卡门并没有因此过上富裕的生活。梅里美曾几次写到卡门丝袜上的破洞,可以看出卡门的生活状况并不好。卡门虽为获取金钱不择手段,但她却从不聚敛钱财,甚至也不贪恋于金钱带来的奢侈或安逸的生活。在卡门收到唐·约瑟还给她的金币时,她把钱全部换成了昂贵的食物;而在唐·约瑟还在犹豫,不知该把那些昂贵的食物放在哪里好时,卡门却毫不怜惜地将它们随意丢在地上,这些行为都表现出她并不贪恋钱财,那么卡门又为何不停地用各种方式去获取钱财?

事实上,在卡门生活的时代,金钱是上流社会的统治者们用来维护他们统治的工具。他们用金钱去盘剥“人”的价值,去束缚人,奴役人。而卡门身为吉普赛女性,始终处于被富有的上流社会人士欺压蔑视的底层位置,因此她对金钱始终持着敌视的态度,更是站在了这群被金钱腐化了的文明人的对立面,声称想要砸烂这个财主老爷的乐园。于是她把那些傻头傻脑的有钱外国佬,自命不凡的高级军官玩弄于股掌之间。她不时地变换着身份,辗转游走于这些上流人士之间,用欺骗、偷盗或是抢劫的方式,让这些有钱人失去他们最看重的钱财,以此表达她对金钱统治下腐败文明的不满。她把金钱当做玩物,而不愿变成金钱统治的奴隶。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性光芒早已被金钱带给人的享受、特权所淹没掉,而卡门却从不曾被同化,自始至终她都保持着清醒,坚守着她的个性独立与自由。在这里,唯有卡门敢于去对抗这个泯灭人性、金钱至上的社会,这个“狡诈”、“凶恶”的女强盗,却是成了黑暗污浊之中唯一的光芒。

三、结束语

卡门一生都在追寻自由,她为自由生,也为自由死。她不接受资产阶级道德法律的约束,也不愿被男权社会驯服。她厌恶这个被金钱腐蚀了的虚伪的社会,肆意地嘲笑被驯化了的循规蹈矩的“金丝雀”。她用自己独有的反抗方式,打破那些代表着奴役与约束的规则,坚定地追求自由与独立,寻找着人性的价值与尊严。在这位充满野性魅力的吉普赛女郎的身上,梅里美充分挖掘出外在于现代文明的强悍的原始生命力,同虚伪的资产阶级文明相比,卡门的反叛精神更具光彩,直到今天,仍然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卡门必将是永远的卡门。

【参考文献】

[1] 陈伯通. 卡门简论[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2(3): 74-76.

[2] [法]梅里美. 卡门[M]. 王虹,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3] [法]梅里美. 嘉尔曼[M]. 杨松河,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0.

【作者简介】

聂风云(1972—),男,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文学、文学理论。

猜你喜欢
叛逆者
调查
王志文:真实的“叛逆者”
如何评价2021爆剧《叛逆者》
“叛逆者”的哲学
做艺术上的“叛逆者”和“稳健者”
——访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
十月画
美国青春电影中的叛逆者形象分析
交流三宝,搞定初入青春期的“叛逆者”——浅谈班主任与青春期学生的交流方法
故事里的智力考验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生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