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燎原
摘 要:数学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数学课上的综合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际以及查阅文献的结果,将从以下几部分论述:首先,分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素养结构;其次,论述提高数学综合素质的意义;最后,着重分析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上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综合素质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素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等;第二,心理品质素质。让学生从内心喜爱数学,有一种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第三,文化知识素质。学会相应的知识并加以运用,例如能够进行四则运算,可以运用方程解出简单的应用题等。教师要从各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关于学习数学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素养结构
小学生在各方面发展都还不成熟,因此这个阶段是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同时,如果没有好好引导,也有可能导致小学生养成一些坏的习惯。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时期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迫在眉睫。根据我个人实际以及查阅文献的结果,我将着重培养他们以下几方面:上课认真听讲,仔细阅读课本,勤动脑勤动手,独立完成数学作业,拥有一种数学的逻辑思维。
二、提高数学综合素质的意义
如果小学生提高了数学综合素质,那么,不仅在数学成绩上有明显上升,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所获益。例如,在学习周长的时候,应用于生活实践,学生可以直接拿尺子围着轮子绕一圈看看周长是多少,若尺子不够长,还可以直接测量轮子的直径,计算得出轮子的周长。在买卖找零时,运用数学心算,快速结账等。这是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
根据上述对数学综合素质意义的分析,认识到其重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呢?我将从以下三个过程进行总结论述:
1.自主性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数学知识使学生充满好奇心,那么,他学习起来就会有强烈的主动性、积极性、愉悦性。因此,在數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在数学的天地中愉快探索。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堂课要教授的内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别出心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例如,用故事引导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等让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状态,从而乐于学习,形成自主性学习。
2.探究性学习
创设情境法不仅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还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例如,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看是否能从课本上得到答案,接着让学生勤动脑勤动手,独立思考,老师予以协助,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例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满足感与快乐感。
3.合作性学习
合作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它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还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互相讨论,启发数学思维,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促使学生数学成绩明显提高。
这只是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一方面,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我们还要在数学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采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数学课上的综合素质,使其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够做到运用自如,举一反三,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学生成绩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贾丽梅.关于小学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J].学周刊,2014(18):174.
[2]孟祥瑞.小学高年段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