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空间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2015-11-02 00:59刘慧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意识形态网络环境

刘慧

摘 要: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兴起,便捷了信息传递,开放了舆论表达,使网络日益成为信息的策源地和集散地。互联网是教育面临的最大变量: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对象、条件、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的广泛应用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规律、新方法,提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本领。

关键词:网络环境;网络舆情;意识形态;工作规律

我国高校网络舆情问题不容忽视

1.互联网成为重要的意见表达平台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快,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悉社会热点事件并进行评论。因此,我国公众网络意见参与率异乎寻常地高,网络日趋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从国际关系学院目前在校大学生情况看,网上获取资料和新闻几乎成为唯一的渠道。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全国网页数量达到1,899亿个,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1]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利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高达85.8%。[2] 2014年,54.5%的网民表示对互联网信任;43.8%的网民表示更愿意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和意见,而这个比例在年轻人中则更高,具有越年轻越偏好使用互联网的现象。在20岁~29岁的网民中,61.4%偏好使用互联网,在10岁~19岁的人群中,该比例达到65.9%。青少年群体的网络舆论表达意愿更强烈,更乐意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分享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3]到2014年,网络已成为公众日常主要信息的获取渠道:个人互联网应用中,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的网民使用率分别为80.5%和80.0%,手机搜索和手机网络新闻的使用率分别为77.1%和74.6%。 [4] 可见,公众已经把互联网作为分享信息和资源的重要来源;把网络和移动网络作为重要的言论场所和意见平台。

2.互联网成为社会矛盾的快速反应喉舌

互联网具有传播及时、空间无界、形式无限等特点。仅凭一句话、一张照片构成的新闻和意思表达,不可能在传统媒体上占据一席之地,而互联网则给予非专业传播者以无限发挥的空间。新兴媒体中的即时通讯软件和手机APP,包括QQ、微博、微信等,更是对信息收集和网民的虚拟聚集提供了加速度,利用不同的“群”或“朋友圈”等迅速扩散消息,甚至煽动情绪、推波助澜。与之相对应,传统媒体篇幅有限、信息发布周期相对较长,内容又受到局限,民意表达滞后在所难免。以报纸为例,新闻需要采写、编辑、终审还要经过印刷,才能完成将新闻从无形到有形的加工过程。此外,报纸版面有限,又是单向发布,不能实时互动,如果再加上各种原因使新闻报道不及时甚至不真实,其不足正好成为新媒体侵占阵地的前提。可以看到,作为公开的舆论平台,网络已经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集散地以及各种意识交锋的主阵地。公众越来越多地利用互联网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表明政治态度,成为社会矛盾的快速反应喉舌。

如果社会环 境不佳,公众言论在现实中和传统媒体上得不到畅通表达,网民就会通过网络曝光社会矛盾、表达利益诉求,并且可能怀着负面情绪发表负面言论,激起网络舆情风暴。此外,互联网可以打破国界,与国外网络舆情相互渗透和互动,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国家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3.互联网对在校学生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数据表明:青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主体。截至2014年12月,最新数据显示,网民中年龄在10岁~19岁之间的比例为22.8%、20岁~29岁之间占31.5%、30岁~39岁之间占23.8%;按照职业结构分类,学生群体占网民总比例最高,为23.8%,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占22.3%,企业/公司一般职员占14.2%。[5]在校学生群体在网络空间中有四个特点:一是正在接受教育,有较强好奇心;二是信息来源绝大部分来自网络,是典型的“低头族”;三是年龄较小、学历尚未完成,或者个人理想和梦想还未实现,尚未得到社会或群体的承认,个人意见表达得不到重视;四是比较单纯、容易冲动,有强烈的话语意识,对于社会不公现象容易在不辨真伪的情况下迅速表达意见。

互联网为青年群体开辟了自由开放的空间和论坛,让他们有了就业前就成为“记者”、作者、发言人、评论员的机会,从而有可能吸引社会眼球,引起舆论更大范围的关注。而当这种舆论和观点是盲从的,或者是错误的,就可能误导其他青年学生和网民,带来思想上的混乱。现实中,偶然出现学生在网络上号召罢餐、罢课等言论,引起不明真相的学生围观或跟帖,“一边倒”地站在学校管理者的对立面上,通过互联网舆情将事态凸显、放大,成为大规模群体事件的导火索。

管好用好网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要求

从近几年我国网络媒体发展的速度与现状看,网络舆情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和观点传播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发展新常态。因此,互联网和网络舆情治理考验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水平,也是检验一个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一个社会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后,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项特点突出、独具规律的领域,也是一项全新的宣传思想工作领域。因此,高校各级领导者需要转变思维,不能如同从前,将网络舆情工作看成是“一阵风”或一个突发事件,只有在突发紧急情况时一拥而上、共同负责,事件平息就万事大吉、鸣锣收兵;而应当将此项工作看成是常态化工作,将网络舆情治理融入学校日常工作,建设随时回应社会舆论的相应岗位或工作机制,掌握工作能力和技术手段,努力提高网络舆情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网络舆情治理水平的提高,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畅通沟通渠道,宽视角了解思想动态

网络舆情是民意、想法的直接体现,学生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的看法、态度,尤其是涉及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往往会结合亲身经历附和他人的观点,抱怨存在的问题或者自认为受到不公平待遇。互联网成为年轻学生不良情绪宣泄的重要工具,而情绪平复则要求宣泄的对象、问题的主体现身或发声。当前,高校面临许多新的探索和改革,无论是制定方案、规章,还是按照规则采取实施办法和手段,都需要相关部门随时了解师生的实际呼声,掌握真实情况。在改革的深入进程中为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需要高校领导者转变传统的“联系群众”的方式,重视网络舆情的变化、趋势,掌握事情发展动向,正确对待网络舆情反映出的矛盾和问题,善于通过网络体察民情、理解民意,而不是把网络舆情简单地看成是工作的负担甚至是反面的力量。

国际关系学院建立网络舆情中心以来,加强工作研究,建设舆情监测技术手段,密切跟踪关注涉及学校的网络舆情,尽早发现问题,在苗头阶段介入事项的处理,及时化解矛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常驻”网络空间才能真正实现“早发现、早工作、早解决”。

2.传递正能量,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网络传播的问题长期没有回应、得不到解决,网络散布的谣言和虚假信息得不到迅速处置,必将引发群体情绪不安。同时,互联网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人类成果的传播、分享具有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的开放环境也为提问人和被提问人的实时对话、良性互动搭建了平台,为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开通了更加及时便捷的渠道。面对宣传工作,如果教育者善于利用网络,积极使用网络语言开展润物无声的政治思想工作,宣传工作的效果将倍增;如果高校教育者具备较高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能够迅速处理网络舆情危机,正确引导舆情正向发展,将会加强学生对校方乃至社会的信任、对制度的认同。

党中央提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求特别重视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建设,要以积极治理、主动治理的姿态,提高网络舆情治理能力,促进网络的健康、理性发展,为和谐、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态建设奠定基础。高校要重视汲取和提炼各地网络舆情处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探索和把握网络舆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提高应急处置和长效管理的能力。

3.理解舆情、解决诉求是舆情治理的重要前提

正当、如实的网络舆情是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和需求的重要体现形式。因此,网络舆情治理必定要求面向民意、了解民意。作为网络舆情治理的主体,高校有责任树立服务理念,学会在网络环境下理解网络上学生意向,积极参与互动,站在青年学生的角度考虑其利益和诉求,了解大学生想听什么、想知道什么,真诚与他们沟通,从而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以人文关怀的精神和仁爱之心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我们工作中遇到大量的来自学生的疑问,不是工作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学生对于该事项的了解不全面或误解造成的。因此,及时就规章制度、招生就业、成绩评定、评奖评优等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是高校管理者的必然工作,并且要求信息特别及时并能够有效发散。传统的发声手段,如会议、报刊、接待日已经很难满足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更让新一代年轻人难以忍耐。相反,一个简单的网络通知和笑脸,一个生动的网络解释话语,可能表现为零距离、零时差的关爱,成为高校教育者的有力助手。

对网络环境下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探索

1.及时应对网络舆情需要坚定党性、站稳政治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当前网络舆情工作十分复杂,在民意中夹杂着负面声音甚至违背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的意识。在舆论斗争的大是大非面前,每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高校的领导干部,更需要坚持党性,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坚定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用正确的思想鼓舞学生,正面的声音激励学生,积极的精神影响学生,把服务学生同教育引导学生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力量。

2.敢于应对网络舆情需要敢于担当、善于发声

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是关键。网络舆情随时发生、随时酝酿,时刻检验着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和担当精神。面对网络舆情,绝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数。我们党的干部面对大是大非应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网络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舆论的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除了领导带头之外,必须有一大批网络工作队伍,忠诚、端正、敬业的意见领袖。他们是大学生的“身边人”。高校中的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优秀骨干学生都能也都应当成为高校意识形态的宣传员,网络舆论的引导员,用他们的思想、理论和发现,用他们生动的语言讲好“身边事”,讲解中国的奇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得到大学生的思想认同、感情认同,将网络空间转化为激发正能量的坚强阵地。

3.正确应对网络舆情需要以德为先、修养深厚

网络空间下的意识形态工作不但要求敢于发声,还要善于“说话”。过去一些政府部门曾经发生过多起由于不会“说话”而造成扩大事态、激化矛盾的情况。所谓“说话”指我们做思想工作的方法。支吾搪塞、违反党的原则、违反民意的话语,是来不及在网络上改稿子的。所以网络空间下的意识形态工作要求我们会“说话”,会面对网民做工作。青年大学生是网民的主要群体,高校意识形态的正能量和正面声音的传递,需要我们在任何议论、围观,甚至围攻环境下做学生的工作。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对于恶意攻击的言论应当立即回击,不能给予继续观赏、扩散的机会;但大多数情况是,大学生提出的是单纯本真的想法和发问,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等,需要有人及时回应。我们需要以爱心去关怀学生、帮助学生,以深厚的思想、道德、人文和专业修养温暖学生。因此,高校的师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不断增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能力,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主动权的重要基础。

此外,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必须有机制和体制的保障。从网络舆情发展的周期看,关键时刻在于苗头阶段。如果做到早发现、早介入,舆情不但不会成为问题,反而会成为我们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和资源。过去学校未建立网络舆情中心时,该项工作基本处于“都有责任都不管”的情况,职责不清、分工不具体。学校目前的机制可以做到:苗头阶段有人发现;形成阶段有人出面;爆发阶段有人出手。只要做到勤于发现、敢于担当,网络舆情完全可以坏事变好事,成为我们开展青年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25.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28.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38-40.

[4]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43-44.

[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32-35.

(作者系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艺英]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意识形态网络环境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