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之一,中华文明曾经长时间领先于世界,据学者统计,在1,500年之前,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然而17世纪以降,中国的发展却迟滞于欧美诸国,个中原因很复杂,但创新精神式微、创新活力匮乏是重要的因素。历史发展反复证明: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最核心要素,创新驱动战略是一个国家实现崛起、长雄他国梦想的必然选择。客观地看,中国人富于创新的基因并未永远消失,只不过是在“全力追赶”的路上,被风雨打湿了创新的羽翼。日前,教育部已明确表示,将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纳入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毫无疑问,培育创新精神的人、激活和点燃人的创新潜能和热情,大学是关键。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抑或研究教学型大学,都应该勇挑创造学术新知、培育创新人才的重担;而欲达此目的,除要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办事外,还要特别注意:崇尚创新精神,营造创新环境,允许和宽容失败,远离功利主义。
@蓝晓霞(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纳入国家教学质量标准,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服务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可以预见这项改革必将撬动和牵引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走向更深层次的变革,这也必然要求教育理念首先实现一些实质性转变。笔者呼唤,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实用”的教育理念,把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更加突前的位置,有效缩短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改变偏重知识传授理念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者并重,突出能力培养、社会实践等育人环节,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变以书本考试成绩为主的学生评价理念,建立综合的、科学的学生评价标准,真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改变学校是教育责任、就业创业是社会责任的观念,把就业创业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检验的重要标准,紧扣创业就业导向进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摒弃我国重文轻商文化传统的不利影响,走出象牙塔的封闭与孤傲,树立开放务实的理念,主动增强校企、校地、校所与国际合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与社会、企业的创新创业合力。
@ 李武(天津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
从创新精神纳入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看到了政府对创新工作的重视和对创新精神的渴求,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创新的缺失。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此次从本科课程体系上进行改进,是瞄准了社会发展根基,其意义非同寻常。但需要注意的是,从人的发展规律来看,人的品格形成是从儿时开始的,1987年钱学森先生在《教育研究》发表了题为《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的文章,文章指出“在过去,人们总以为小学生只能作知识的累积,教会简单的加减乘除,至于逻辑推理,那是在初中后期的事。”而他根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科学实验成果,建议小学就可以引入抽象思维的教育,这样可以让学生的理论推理能力提前6年~ 7年。可见创新精神的形成仅有大学教育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各个教育阶段都应该高度关注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说此次大学专业改革还只是创新精神培养教育的开始,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需要社会氛围的形成,任重道远。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永久的热门话题,更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整个社会前进的永恒动力。举国繁荣之时,需要创新为持续发展加油充电;民生萧条之际,更需要创新为之输血、造血、唤醒青春。但创新并非易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创新不能只凭满腔热情,也不能仅靠良好的愿望,而需要确立创新的理念、培养创新的思维、掌握创新的规律、学习创新的技巧。这些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实践来完成。创新教育可以加快这个进程但不能替代它。理论上讲,创新教育应该走在创新实践的前面。但在当今条件下,创新教育的滞后也是不争的现实。这种局面要尽快改变。对此,既不可视而不见、掉以轻心,也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创新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创新理念的树立和强化、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创新实践的探索与尝试。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检验教育效果,而不能简单化、情绪化。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校内校外配合,需要贯穿整个教育过程,需要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