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工类院校校园讲座教育功能的研究

2015-11-02 01:22卢元昕刘建涛闫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理工科人文素养

卢元昕+刘建涛+闫华

摘 要:以校园讲座为载体,发挥教育功能,分层次、有计划、系统地进行人文知识讲座,已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效途径之一。从理工类院校学生来看,利用丰富多彩的讲座更能开阔学生的知识和视野,激发学术兴趣和增强学术功底。应通过深化对校园讲座意义的认识、建立健全校园讲座的运行机制、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多元化讲座平台等各种措施来促进校园讲座的繁荣,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关键词:校园讲座;理工科;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0001802

素质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是否成才的重要标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就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实践证明,以校园讲座为平台,分层次、有计划、系统地进行人文知识讲座,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全人教育为宗旨的通识教育已成为理工类高等院校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校园讲座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1校园讲座有丰富的教育功能

一是传播人文知识。校园讲座包含丰富的知识量,在传播人文知识、开阔当代大学生学术视野上具有显著的作用。二是培育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不止限定于知识层面,还能够通过人文知识的内化,对于学生发展个性、塑造人格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且在陶冶性情,塑造品格方面所发挥的效力是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对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等人文精神的培育。三是激发创新思维。校园讲座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选题与角度不拘一格,语言特色独显风姿,可以启发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对学生是一种个性化的培养,具有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

2校园讲座对大学生具有“三位一体”的教育效应

首先,具有规模效应。校园讲座能够打破课堂的客观条件限制,最小的教育资源投入,最大限度地增加听者,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具有规模效应。其次,具有“乘法”效应。主讲者的主张和见解引发听讲座学生的思考和联想,能够倍增其信心,超越其境界,具有“乘法”效应。第三,具有示范效应。校园讲座邀请到的校内外名人名家,其通过艰难磨练形成的修养、境界、人格、学识和经验,具有极强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对于大学生听众的成长成才,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示范效应。

3校园讲座对大学生具有独特的教育效果

一是自主式效果。校园讲座采取听课自愿的原则,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讲座内容,自由掌握聆听讲座时间。在解除考勤压力,没有考试负担的状态下,学生完全从兴趣和需要进行主动选择,在相对放松的心境下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引领学生的潜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增强学习效果。二是互动式效果。在讲座过程增设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与嘉宾面对面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在讲座中探讨问题,使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和丰富的体验中完成了学习过程,因而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三是碰撞式效果。听讲座,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意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从认同嘉宾的观点中获得知识;在质疑嘉宾的观点中引发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产生碰撞式效果。

二、建设特色理工类校园讲座模式的实证分析

理工类院校主要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学习以应用技术为主,大学生校园文化项目比较单一。而人文讲座的举办,恰好弥补了理工类高校在人文社科普及这方面的不足,让学生们在学习技术知识的同时,体验不一样的大学文化。下面结合作者所在的黑龙江工程学院“明德讲堂”的具体实例,就建设特色校园讲座模式进行分析。

黑龙江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发展的全日制地方本科院校。该校2010年开设明德讲堂,举办人文讲座。“明德”二字,取自黑龙江工程学院校训:“明德求真,知行合一。”探本求源,“明德”二字源于《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也是我国古代素质教育的基本核心。明德讲堂经历了四年的成长蜕变,逐渐形成了适合理工类高校特点的校园讲座模式。其主要特点为:一是校长工程,校园文化。黑龙江工程学院的校领导十分重视明德讲堂的开设,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素质提高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建设。从讲座的内容定位到嘉宾的聘请,从场地的开办到资金的投入,从明德讲堂团队的建设到学生听众的组织,都大力支持和帮助。五年来共举办了40

期,参与听讲座的人数达到近两万人次。明德讲堂成为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精神家园,成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改善了学校人文环境,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二是组建团队,培育力量。讲堂在建设中就选择了组建学生团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现在明德讲堂已经依托新媒体专业学生组建了一支有组织、有技术、懂策划的学生团队。明德讲堂学生团队已经具有独立的美编、文编、摄影摄像、网络宣传、会场组织、嘉宾邀请等能力。三是校际合作,资源共享。通过与哈市其他高校讲堂加强合作与沟通的方式及时了解其他高校讲堂动态,积极主动邀请嘉宾。积极响应推进哈市高校讲堂联盟,积极与省图书馆合作,发挥集体邀请的力量拓展嘉宾资源。四是发挥特色,建立品牌。精心选择嘉宾和讲题,邀请了各行各业在国内有很高知名度的高水平专家,带领着同学们走近历史,穿越文化,跨越国别,打通古今,建构时代常识,接受学术的洗礼。

 三、校园讲座对理工科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路径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让真的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出发,打到心灵深处。可见,真的教育旨在打动心灵,启迪心灵。校园讲座理应成为理工科院校营造校园文化底蕴和氛围,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载体。校园讲座还可以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成为救济课堂教学缺失的有效途径。

路径一:强化对校园讲座意义的认识。

要深化校园讲座对理工类院校教育功能的认识。一是时代所需。时代的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如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已经成为紧迫的课题。理工类院校应顺势而为,提升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并放到一个全新的、更加重要的战略高度加以推进。应进一步给予校园讲座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校园讲座的开展,为学生打造珍贵的精神殿堂。二是自身所需。校园讲座是理工类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讲座能够促进名人与在校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学校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学术文化底蕴和氛围。三是学生所需。引领学生聆听国内外名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讨论,使学术讲座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讲座了解和认识各领域的前沿趋势,提高了专业水平,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特别是在交互式的提问中,能够增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萌发和完善创新思想。

路径二:建立健全校园讲座的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校园讲座的运行机制,是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保障。一是课程化。将校园讲座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了解学术前沿的载体,纳入课程体系,列入教学计划,界定讲座范围。还可探索将系列讲座申报教学成果立项,推动发展。二是制度化。要健全校园讲座的各项审批制度,特别是讲座选题和主讲人要超前预审,严格把关,保证讲座的导向正确,氛围活跃。要发动教务处、科研处、团委、学生处等相关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为讲座的举行提供鼎力支持。要固定讲座的时间与地点,体现连续性,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是认证化。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探索对校园讲座进行专项认证,并同学分认证等相结合,形成多种形式的导向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路径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多元化讲座平台。

21世纪是一个网络新媒体的时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的群体更加离不开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构建多元化的讲座平台,将使素质教育的推广更加迅速和便捷。一是问卷调查。提前利用电子调查问卷,了解学生需求动向,及时总结学生们的意见与建议,做到及时反馈,及时反思,及时调整,为讲堂更好地发展提供依据。二是微博互动。利用微博加V,微博大屏幕现场互动,使学生更好地接收讲堂信息,增强讲座效果。三是网络宣传。建立微信公共平台,构建人人网公共主页,派发电子门票的新媒体手段加强讲堂的宣传。四是网络讲堂。构建讲座的网络平台,

将讲座制成网络视频,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收听收看精彩的讲座,使优质的讲座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扩大讲座的影响范围,突破地域空间的界限,实现讲座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邢存海.校园讲座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J].滁州学院学报,20

07,(9).

[2]王根顺,延立军,张娜.校园讲座对大学校园文化建构和学生行为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3]沈威,姜国玉.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4]郑彩莲.校园讲座的现状及建设途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3).

[5]彭未名,陈峥.依托大学城讲座资源优势开展素质教育的探讨——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6]王光明,胡越.推动学术讲座的精品化、制度化,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创办“人文学术论坛”的一点体会[J].当代教育论坛,2005,(7).

[7]金子强.校园讲座与素质教育[J].云南高教研究,1998,(4).

[8]曹俭,张敏霞.充分发挥人文知识讲座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医学教育探索,

2005,(2).

[9]谢常青,李晓燕.以学术讲座为视角探讨大学通识教育[J].北方经贸,2005,(1).

[10]张小勇.大学校园高品质学生学术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医教育,20 06,(5).

(责任编辑:朱 岚)  2015年10月第34卷第10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猜你喜欢
理工科人文素养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理工科类高职女生管理工作探究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浅谈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