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预设:语文动态生成课堂的有效实施路径

2015-11-02 00:25倪俊
关键词:动态生成实施路径

倪俊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动态生成性是课堂具有生命活力的重要标志,而作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创设动态生成式的有效课堂呢?笔者认为:只有充分的“精彩预设”,才能灵活地调控“动态生成”。精彩预设,是语文动态生成课堂的有效实施路径。

关键词:精彩预设;动态生成;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47-1

一、精彩来自充分的预设

一位老师教学第十一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第二小节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在送别的场景中,令你最感动的是哪一幕?用笔划划,写出感动的理由。

生:我觉得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了《即使你远在他乡》这一幕最感人。尤其是“特地”这个词,说明埃斯内尔非常舍不得肖邦离开,他们之间感情很深。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请你再接着想一想:埃斯内尔会在这首曲子里写些什么?

生:我想他会写: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的心也会永远在一起,我们永远也不会把你忘怀。(师及时点评:是啊,深厚的师生之情、同窗之谊在曲子中静静地流淌。)

生:他也许会写:即使你远在他乡,也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你一定要为祖国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曲子。(师点评:老师是要让肖邦永远牢记祖国人民的嘱托,牢记为祖国人民多作贡献的责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猜测学生会有怎样的回答,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又给予恰当的点评、引导。在这里,学生关注到了“特地”一词,初步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但对老师的殷切嘱托与希望还可是一知半解。因此,老师在这里运用了补白的方式,让学生想象《即使你远在他乡》的内容,来加深学生的体会,使学生真正沉入文本,与文本对话。正是教师充分的预设,才让课堂出现了以上这一幕精彩的生成。

二、精彩来自个性化的预设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不同,课上学生就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的预设关注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

如在教学《墨梅》这首诗时,我让学生说说“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这句诗的意思,一位学生说:“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在我与其他同学表示赞同之际,另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诗中的墨梅不是指画中具体的梅花,而是因为梅花生长在洗砚池边,池中的墨水渗透到了梅花的花瓣中,致使梅花花瓣变黑了”。学生的回答超乎我的预料,我立即肯定了他的思考。此时又有同学发言说:“池边的梅花,倒映在被墨水染过的池水中,也是‘朵朵花开淡墨痕。”当时,我发现同学们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这些闪炼着个性火花的想法,既使我始料不及,又让我倍感高兴,这就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精彩的。

三、精彩来自弹性的预设

俗话说,“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新课程背景下的预设应是有弹性、有空间的预设,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生成空间。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提出了这个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预计到学生会抓住开头的“大雾漫天”,并为此先作了预设:仅仅从这儿能体会出神机妙算吗?万一这场大雾是碰巧赶上的呢?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善识天相的卓越才能,并通过诸葛亮草船借箭的事例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自以为设计得精妙、恰当,没想到一上来,学生就避而不谈“大雾漫天”。

学生滔滔不绝,而我却直着急。课后,静心反思才发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又不仅仅表现在“大雾漫天”上,为什么只想到由此突破呢?从“一字儿摆开、调转船头”不是同样可以点拨、突破吗?所以,教师课上的预设不能太狭窄,要能够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为学生的思考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这样的预设才能真正创造课堂的精彩。

四、精彩来自开放的预设

既然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那么教师就应该通过开放性的预设去使课堂更精彩。这种开放性的预设不仅表现为问题的开放性,还表现在整个课堂的开放性。

一位老师在教学一年级12课《雨点儿》时,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都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这是怎么样的雨点?”让我们来看看学生的两次回答:

第一次:

齐读:你们的嘴巴真甜,我一定就知道你们很喜欢雨点。那你来夸夸它吧,你觉得它是一个怎么样的雨点?(引导学生说说雨点可爱的外形,激发情感)

生:我觉得它是亮晶晶。

生:小雨点是可爱的。

生:雨点胖乎乎的。

第二次:

师:你们真会读书,都读懂了小雨点的心思了。你真是和小雨点越来越贴心了。学了课文你觉得他们是怎么样的雨点?

生:他们是善良的雨点。

生:他们是有爱心的雨点。

生:他们是助人为乐的雨点。

从学生两次回答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思维在成长,通过课文学习,学生生成了自己对雨点的独特的理解。第一次的回答是浅层的。而第二次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最后学生形成了自己对雨点的认识。这种认识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通过老师课堂上各种教学环节的预设和实施,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的对雨点的感受,这是在开放性的预设下的动态生成。

猜你喜欢
动态生成实施路径
高效课堂下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微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动态生成,彰显数学课堂活力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