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2015-11-02 18:23宋继民王翔��
关键词:视觉行为理念

宋继民++王翔��

摘 要: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仅是学校系统内外各种文化(如代际之间的文化、各类显性与隐性文化等)的综合,而且是学校内部各种文化(如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的整合。它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具有冲突与整合、积极与消极、传承与创新等特性。基于我校的校本实际,我校提出了基于文峰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构想,经过三年的实践,收益匪浅。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识别系统(理念、行为、环境、视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08-2

一、文峰文化缘起及定义

清光绪年间,时为赣榆县知事的徐树锷对文教事业颇为重视。他上任不久就查阅了有关史志资料,发现赣榆在1882年竟无一人中举。为激励后人上进,改变赣榆县文化落后现状,亲自主持兴建了此塔,取名“文峰”(又名“铭志塔”)。赣马中学始建于1923年,学校所在地——赣马镇驻地曾是宋、元、明、清、民国六朝县衙,乃本县文人荟萃、灵气氤氲之地。赣马高中积淀形成的文峰文化是指,广大师生通过文峰文化的课程学习、体验、探究,共同创造出崭新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文峰文化关注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的有机融合;倡导人地和谐的现代价值观;培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学校文化的载体

任何一个事物,乃至一种思想、理念,只要存在,就会有一个载体,一种形式。学校文化的研究、开发、建设与运用,也必定要有一个载体和形式。我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借鉴了先进的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是借鉴企业文化识别系统(CIS)创造的学校文化建设个性化解决方案,由吕宪全教授首创,它包括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MI)、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BI)、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VI)、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EI)等四个分支系统。我校基于文峰文化的学校文化建设主要涵盖“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环境识别系统”四部分。核心内容如下:

理念识别(MI):基本理念、治学理念、治校理念、口号誓词等;

行为识别(BI):规章制度、校本课程、专题活动、传统活动等;

视觉识别(VI):校徽校旗、标准字(色)、导视系统、文宣系统等;

环境识别(EI):环境规划、楼宇命名、室内设计、文化设计等。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措施

1.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MI的建设

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M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的核心工程,它对内可以激励全体师生,对外可以展示学校的价值追求。因此,本课题组依据当今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的教育政策,以赣马镇围绕文峰塔形成的文峰文化为基础,与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相结合,对我校的MI系统进行综合规划和落实。因此,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学校核心理念规划,比如核心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其次,是学校办学理念规划,比如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学生学习理念和培养目标等;再次,是学校管理理念规划,它包括管理理念和学校文化建设核心理念两个方面;接下来是口号誓词类规划,比如学校口号、学校宣言、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等。

2.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BI的建设

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B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的保障工程。它以学校理念文化为基点,对内完善学校规章制度,规范学校行为;对外加强学校宣传,开展校外交流活动。

首先,修订与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位。

学校在过去的十年发展中,很多规章制度逐步形成惯例并深入人心,校园形成了较好的教师敬业、校园和谐的教育教学文化氛围,但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学校人事变迁、人员变动,很多规章制度要么已经逐渐被淡化,不再能真正发挥其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要么已经不再适合新的形势和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完善。于是,在本课题组的引领下,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协同作战,形成一个整体。

(1)政教处、校务办协同完善部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补充和修改学校管理细则、奖惩制度和考勤制度。教务处制定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具体实施。要把围绕文峰塔形成的文峰文化渗透到校本课程实施的各环节;制定课堂教学改革的计划和方案,紧盯教育发展前沿,跟上教学改革步伐,提高课堂效率。(2)总务处制定和完善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和宿舍管理制度,协同学校网管中心、政教处和教务处搞好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的环境布置上着重突出文峰文化的特点,彰显文峰文化的教育意义。(3)学校团委和教务处依据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成立兴趣小组,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文峰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健康品质。(4)教科室制定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并实施,通过培训、教研活动等形式,引导全校教师积极撰写论文、进行相关课题研究,把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实践体会提炼、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其次,重抓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我校“尚德、博学、笃志”的校训,“以德育人,文化立校,科学定位,错位发展”的办学思想,牢牢把握“讲究道德情操,追求文化品位,崇尚科学精神,涵养民主风气”的校园文化建设核心理念,以我校“文峰文化”课程基地创建为契机,我校开发出一系列富有校本实际的校本课程。

校本选修Ⅰ。该板块课程依托我校“文峰文化”课程基地建设,完全由学校自主开发、结合并体现赣马高级中学文峰文化特色的课程模块构成,具体包括:“三生”教育模块、赣马高中校史研究模块、文峰名人模块、文峰诗词模块、文峰风物模块、文峰碑记模块、龙山文化模块、赣榆战役模块等。

校本选修Ⅱ为学生自选课程,由各教研组、备课组或教师个人开发模块。每生必须完成两个模块的学习,学校鼓励学生多选多学。校本选修Ⅱ由学校课程委员会确定的八大类学生综合素质课程模块构成,具体包括:学科专题辅导类、学科拓展延伸类、科学素养类、人文素养类、艺术类、身心健康类、社会实践类与社区服务类等。

最后,学校专题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等落实到位。

我校和苏南四校联合举办的“同课异构”活动,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我校推行的“三步一清订单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针对我校校情,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课堂思路。我校和苏南四市一起,建立了“五校联盟”教学交流平台,并面对全县高中设立了语文、生物、信息三个课程基地,在教育环境建设上,开设了靓丽的窗口。通过开放交流,得以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由学生会牵头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愿成立了文峰文学社、航模制作、机器人制作、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由学校为每个兴趣小组安排2-3位辅导教师进行指导,由学生会具体管理各兴趣小组的活动,每周定期活动,鼓励兴趣小组的学生踊跃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竞赛,获奖者学校给与适当的奖励以资鼓励。

3.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VI的建设

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V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最为直观的组成部分。它兼顾学校内部不同的功能需要,以校徽、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涉及教学、办公、指示、公关等多种应用元素,通过个性化、系统化的视觉方案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规范呈现,从而塑造学校良好的视觉形象。

我校的VI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主要由校务办、网络管理中心两个部门负责,主要包括校徽的设计,各办公室、教室、活动室标牌的设计,以及学校的网站建设等。

首先,重新设置校徽、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所用材料袋、各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电话铃声、学校办公室、学生活动室标牌,凸显学校校园文化特点。

其次,学校网站主页的logo和banner使用我校的校园文化地标性建筑文峰塔和校徽以及校训等,使所有登陆赣马高级中学网站的网友第一眼就能看到并明了我校的校园文化特点,而且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信息和成果在网站都能浏览到,是我校通过互联网向社会介绍、推广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4.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EI的建设

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EI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的基础工程。环境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隐性资源,其主题突出的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生活区文化、活动区文化及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对在校师生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

我校的EI系统建设以“六化”为指导原则,做到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由校务办和网络管理中心负责规划,总务处负责实施到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学校平面设计图和学校简介导示;标示、导示、警示系统;教学区的环境规划与设计;办公区的环境规划与设计;活动区、生活区、校园景观区的环境规划与设计等。

没有文化的学校,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流之不远,生之不长;亦如无基础之大厦,根基不牢,势必倾覆。一个学校的发展,没有理念,没有目标,没有规划,没有标准,没有前瞻,没有高瞻远瞩的校长及教师团队,没有学校文化、学校魂魄、学校精神的支撑与引领,这个学校也不会有科学的、键康的、持续创新的发展态势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要不断探寻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并努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不断输送新鲜的知识和文化“血液”,进而把学校打造成具有极高文化品位的书香校园。

[参考文献]

[1]王全乐,郑军平.校长与学校文化建设[M].保定:河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8).

[2]周卫,刘建宾.打造文化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4).

[3]季苹.“学校文化”的反思与再建[J].人民教育,2006(02).

[4]王彦锋.学校文化建设实用范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09).

猜你喜欢
视觉行为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马修·伯恩的舞蹈剧场美学:走向哥特之美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浅析油画色彩表现的理性化方式
试论舞蹈与杂技的“跨界”现象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