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南+张兴亮
摘 要: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本质上是大众化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楷模。马克思主义所显示出的大众化力量,使其从时间上超越19世纪并历久而弥新;从空间上跨越欧洲而影响全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深度互动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在深度互动中推动其不断发展的历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楷模; 深度互动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3.009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3-0033-03
马克思主义所显示出的大众化力量,使其从时间上超越19世纪并历久而弥新;从空间上跨越欧洲而影响全世界。将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两个不同的理论形态,制造所谓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对立,否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杰出贡献,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事实和逻辑进程,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误读。
一、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大众化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所以可能,之所以必要和之所以可行,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从创立之日起,就显示出让无产阶级劳苦大众接受这一理论并参与创新这一理论的大众化的本质属性。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化之间具有天然而内在的联姻,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劳苦大众服务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化须臾不可分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是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开启的。他们的理论指向的对象始终是绝大多数人,即大众。学生时代的马克思就在中学毕业考试写的德语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1]。为人类工作这一崇高理想预示了马克思后来思想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这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两个“绝大多数人”的思想,指明了大众化发展的根本方向。
列宁曾在《<在彼得格勒党组织大会上关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四月代表会议)结果的报告>的提纲》中异常鲜明地写到:“(δ)最马克思主义=最通俗和朴实(转化)”[3];“(δ)最马克思主义=(转化)最通俗”[4](该处下一行紧接着是“贫苦农民”——笔者注)。这是由于当时俄国大众中贫苦农民和农民出身的工人占多数,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列宁因此侧重于理论的通俗和朴实。这些话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我们认为,从根本上说,列宁强调的是:“最马克思主义=(转化)最大众化”。
从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论述中,提出“最大众化”这个概念,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大众化特色方面已经尽善尽美,随时完全适合现成的需要。“最大众化”中的“最”是一个动态的、辩证的概念,反映永不停息、追求进步的过程;“‘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5]我们可以把“大众”理解成“最广大人民群众”,“大众”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简略说法。“最大众化”有两种含义,从横向看,是指始终尽最大努力关注最大数量的人民群众;从纵向看,是指始终最大限度地不断凸现出大众复杂多变的利益结构。具体说来,大众又是由一个个关注自身“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的不同个体组成的。这里所指的“三最”利益因人而异,因群体而异,因地而异,因时代而异。总之,“三最”利益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不断变化的,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站在唯物辩证法的高度,秉承理论必须与实践结合、与大众结合的重要理念,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理论为何必须最大众化的基本思想:“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6]这段话的落脚点是人的主体性问题,反映了最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即“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无论是理论的“彻底”,还是事物的“根本”,最终都归结到人“本身”。这里所指的“人”不是作为“原子”的个人,而是以类本质存在的“人”,即最大众化视野中的“人”。
马克思主义是群众史观、大众史观,是“人类解放学”,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高放教授所认为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还可以更简明地浓缩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7]最大众化视野中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与关键,尊重人、满足人、成就人、发展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与归宿,立足于人、创新于人、回归于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价值取向,塑造人、转化人、完善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真意蕴。“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8]
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风格体现了大众化特色
当前存在一个重大的认识误区,即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说成是将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这就预先设定了两个难以成立的前提条件。一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抽象与深奥,人民群众读不懂,不能理解,需要将其具体化和通俗化,而这种经过具体化和通俗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仍然等同于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二是大众文化水平低下,不能接受抽象和深奥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接受具体而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其实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是不能够成立的。[9]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本身就体现了大众化的要求。他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倡导者和楷模,由于他们的努力才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抽象性与具体性、深奥性与通俗性结合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的抽象性与具体性、深奥性与通俗性结合的特点,是与马克思主义是对于自然界、人类思维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反映分不开的,与马克思主义是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无任何片面性弊病的科学学说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就成为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就成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并用于指导实践的强大的思想武器,虽历经百年而不衰,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不仅思想深刻、阐述透彻,而且语言通俗形象、具体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善”的启迪、“真”的震撼。人们在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时,不仅为他们的理论,同时也为他们的文采而赞叹不已。那气势恢宏、风格壮美、富于联想的语言,那博大自由、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那坚强的意志和愤怒的激情,都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在他们的著作中,思想的深刻性与语言的艺术性是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
《资本论》是马克思倾其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科学著作,是一部融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为一体的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由于马克思为无产阶级所著述的大众化立场,从理论内容到语言形式的大众化努力,使该书一问世,就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曾经促进了生产力,接着又造成经济危机大量地毁灭生产力时,他们这样写道:“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10]这里魔幻般的形象比喻使人们对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历史二重性有着奇妙无比的深刻认识。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后果》一文中,马克思在论述完资产阶级历史时期的两面性后,最后总结道:“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怪那样,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11]这里马克思采用对比无比鲜明的方式,来激发读者发自内心深处最真切的震撼,激起人们对未来美好制度的无限向往。
马克思、恩格斯采用多种形象化的理论叙述方式,不仅把各种人物和事件勾勒得惟妙惟肖,而且加深了读者对叙述的理解,“使朦胧的变成鲜明,深奥的变成浅显,抽象的化为具体,平淡的显得生动”[12]。这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大众化本色的巨大魅力。
三、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与大众的深度互动中把握大众化进程
通常有学者强调这样的事实: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由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知识分子创立的,在中国最早是由极少数先进分子接受和传播。这种强调虽反映了片面的事实,但也很容易让人把领袖和先进知识分子看成是发现真理的先知,从根本上把他们与大众对立起来。这种强调通常忽视了另外一个事实:究竟为什么是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少数知识分子而不是别的什么人首先创立或掌握马克思主义。我们知道,这些人有一些显著的共同特点:因为他们把大众纳入了思想的视野,因此他们不是孤独的思想者;因为他们不去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和先知,而是直面大众问题,选择浸润着大众智慧、反映大众利益的思想作为武器,把伟大的认识工具交给大众。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与大众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际关系。深度互动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主体际之间需具有相通的价值理念;第二,主体际之间有相互依赖的必要;第三,主体际之间有相互依赖的可能。关于深度互动的这三个条件,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理论最大众化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马克思正是站在深度互动的高度,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3]“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14]我们也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与前述的“哲学”相一致)好比“头脑”、“精神武器”,而大众及其政党(与前述的“无产阶级”相一致)好比“心脏”和“物质武器”。“精神武器”与“物质武器”、“头脑”与“心脏”是深度互动的关系,不仅价值理念相通,而且有相互依赖的必要和可能,形成了一个生命有机系统。共同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推动着理论转化为实践,实践推动着理论的过程。
马克思认为:“如果一个有学问的人不愿意自己堕落,就决不应该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应该整年整月地把自己关在书斋或实验室里,像一条藏在乳酪里的蛆虫一样,逃避生活,逃避同时代人的社会斗争和政治斗争。”[15]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紧跟大众运动的形势,与时俱进地进行最大众化的理论创造和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各种会议,起草宣言,了解各国工人运动情况,与各国社会主义者通讯联系,千方百计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多数人发生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共产党宣言》就是在改造国际无产者的组织——正义者同盟的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共产党宣言》中有关原理的实际运用时强调:“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6]。
总之,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都扎根于创始人与大众的深度互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时,批判继承了全人类思想家的积极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是站在世界上众多巨人肩膀上的巨人。从根本上说,真正的巨人是大众。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结晶,既内含前代大众的智慧,又与当代大众的生活和经验发生广泛而深刻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直接或间接在大众中和大众一起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深度互动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与大众的基本关系。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青春活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在深度互动中不断发展的历史。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
[2][1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5.
[3][4] 列宁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22,422.
[5]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1.
[6][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320.
[7] 高放.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J].宁波党校学报,2006(1):14-16.
[9] 方世南.澄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大认识误区[J].理论视野,2010(6):9-13.
[10][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691.
[12] 张克文.论马克思的语言风格[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2):108-112.
[13][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7,18.
[15] [法]保尔·拉法格等.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
[责任编辑: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