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久雨+胡庆有
摘 要:党的一大实质性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这种探索在中国具有开创性意义。它使得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自产生以来就在指导思想、教育目标与内容、主体与客体等诸多层面根本区别于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传统道德教育,也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教育,从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的历史,开启了中国新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河。这种开创性探索,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与丰富准备了理论条件和实践基础,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乃至全世界意识形态工作史上都占有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对于推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 一大; 开创性探索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3.004
中图分类号: D64;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3-0012-05
党的一大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但实质性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而且这种探索在中国具有开创性意义。目前学界对此关注不够,尤其表现在对其历史定位与评价、现实意义阐发等方面。今初探如下,其中疏漏,尚祈方家教正。
一、党的一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架构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创建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1921年7月,党的一大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以下简称《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今天看来,作为一个鲜明的无产阶级革命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一大《纲领》的确“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1],它连同《决议》在对党进行定位与规范的同时,实质性地“决定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目的和任务,它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纲领。”[2]
1.树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鲜明的指导思想。《纲领》英文稿明确载有“宣传共产主义”[4]的话语。1922年6月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对党的性质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和阐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为无产阶级奋斗,和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党。”[5]同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宣言》阐明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解释了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提出了“组织一个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以及“要用革命的办法造出许多共产主义的建设法”的主张。[6]显然,上述文件是在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直接影响下的产物,而一大所制定的宣传工作必然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确立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质言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这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性质、奋斗目标和根本宗旨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身之本。
2.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大明确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主张。《纲领》规定:“(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7]。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从而与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形形色色的改良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划清了界限。毫无疑问,一大对党根本目的的规定就是对其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的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党的根本目的,就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剥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可以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党的奋斗目标二者紧密联系并高度一致,这是自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成立以来的客观事实,这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
3.申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
党性是指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属性。党性原则体现在政党及其成员的思想与行动当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的重要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宗旨保持一致,不得偏离甚至背离。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来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这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从‘一大的‘纲领中就有体现。党的‘一大‘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工农劳动者和士兵,‘宣传共产主义,‘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这实际上已经表达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原则。”[8]显然,这同时也是一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原则的规范与表达。《决议》明确规定了党对宣传工作的绝对领导,制定了严格的工作纪律:“一切书籍、日报、标语和传单的出版工作,均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任何出版物,无论是中央的或地方的,均不得刊登违背党的原则、决策和决议的文章。”[9]一大不仅对宣传工作进行了严格要求,还对其他政治工作予以严正规范。很明显,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原则的鲜明体现,其意义重大:党性原则的规范与强化,是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功能的必然要求,对于提升党的组织力、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极为关键。
4.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主题
在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1921年7月至1927年7月),“在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发挥重要作用而又处于发端、发轫的状态下,必然会有一个具有明显传播色彩、仍以传播为主导特征的过程。”[10]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核心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工人群众的思想转化并鼓动他们投身革命实践。《决议》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以“提高工人的觉悟,使他们认识到成立工会的必要”,并“教育工人,使他们在实践中去实现共产党的思想”,且加强对工人群众的领导,开展工人运动;但“不要使工会成为其他党派的傀儡”,“勿使工会执行其他的政治路线。”[11]《中国共产党中央局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对当前任务作出详细部署:“关于劳动运动,议决以全力组织全国铁道工会,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唐山南京天津郑州杭州长辛店诸同志,都要尽力于此计划。”同时,对青年及妇女运动作出安排,要求依照“‘青年团及‘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及章程”“从速进行”。[12]显然,上述规定围绕着党的终极使命而展开,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是当时中国革命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5.规划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组织基础。《纲领》对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明确规定:“凡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的人,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并对接受新党员的手续作出了清晰规定;还要求“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另指出:“凡有党员五人以上的地方,应成立委员会”;“超过十人的应设财务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各一人;超过三十人的,应从委员会的委员中选出一个执行委员会”;“地方委员会的财务、活动、政策,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13]《通告》对党、团组织的发展也作出了严格部署。上述规定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党的纯粹性、提升党的战斗力的必要条件。本质而言,党建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为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重要前提。
6.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
如上所述,《决议》要求“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并开办工人补习学校、夜校、劳工组织讲习所,向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使他们在实践中去实现共产党的思想”。毫无疑问,这实质上明确了,在当时当地,中国共产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工人群众是教育对象即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这种明晰的角色定位源于党对自身政治地位的科学认知,也是基于完成历史使命而作出的现实考虑。因为工人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不可能产生共产主义思想,不可能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除非依靠马克思主义武装的政党才能实现。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军以及为无产阶级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担当起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与使命,用马克思主义持续不断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使得群众认同党的立场、主张并实现预期目标。可见,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发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主体,根本上是由党的性质和目标决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党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唯一的物质承担者。一如毛泽东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所说:“思想政治工作,各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14]此外,随着党的逐渐成熟及其对具体国情的深入把握和精准研判,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也由最初的工人阶级扩展为涵盖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等在内的最为广泛的群体。由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愈发多元多样。
不言而喻,我们这里对党的一大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探索的指导思想、根本目的、党性原则等等的概括,是建立在对既往史实的考察基础之上并尽量以客观的历史的眼光进行分析而得出的,但这种研究方法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我们后来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即是说,这些概括是对这一特定实践活动进行历史前后观照的产物,但我们丝毫没有人为拔高对它的历史评价。相反,我们认为,“前期历史的‘使命、‘目的、‘萌芽、‘观念等词所表达的东西,终究不过是从后期历史中得出的抽象,不过是从前期历史对后期历史发生的积极影响中得出的抽象。”[15]但正是这种“前期历史对后期历史发生的积极影响”,构成了我们今天对包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在内的人类历史进行系统追溯与科学评价的重要维度和真正动力。此外,对历史教训的珍视与汲取,也构成了历史研究的动力要素,构成了历史评价的现实诉求。这是我们应该承认的基本事实。
二、党的一大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的历史价值
历史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向来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武器。在党的初创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已在阶级斗争正面战场和革命改造的实际行动中崭露头角,因而有着独立、鲜明的象征意义,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16]毫无疑问,这种“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是由党的一大奠定的。
1.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上,一大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客观而言,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孕生并发展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革命实践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与必然结果,是历史和人民的最终选择。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史甚至于全世界意识形态工作史来说,这却都是一个大事件。这个大事件的意义就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在东方世界之中国得到了延续,它并没有因为其创始人的离世而中断,相反,它在中国的生命活力却异常强劲、充盈而持久,它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化历程积淀了和蕴藏着丰厚的实践经验以及精妙的理论阐发,成功书写了中华儿女“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政治理想,真实彰显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从而在全世界意识形态工作史上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一大所开展的革命教育和宣传工作,本身就属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战争年代的独特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作用的发挥,革命斗争的良好开局,工人运动的趋于高涨,农民运动的逐渐兴起,一刻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拓进取。正如毛泽东强调的那样:“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17]一大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但她实质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始的理论架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与发展要求,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与丰富准备了基本的理论条件。一大召开后的一年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践履和宣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中国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实事求是地讲,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坚持的指导思想、终极目标、党性原则,所依托的组织机构和采用的工作方法,正是一大主旨精神的继承、完善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启程于党的正式诞生,一大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链条上的开端部位,映照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与未来。毋庸讳言,任何无视、忽视甚至漠视包括一大在内的初创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的行为本身,就意味着割断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发展史,就必然抹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合法性,从而削弱乃至动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历史根基。因此,对初创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研究,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重要构成,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进行全面审视与客观评价的必然要求,具有正本清源的重要意义。
2.在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方面,一大呈现出诸多值得汲取的历史经验
党的一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一大决定成立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特别指出:“应研究产业工会组织的工作方法等问题”,“研究工人工会以及其他无产阶级组织的情况”,“研究的成果应定期发表。”[18]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规定。它充分发挥了理论研究对于革命实践的促进作用,极大提高了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党的组织发动能力,提升了广大工人的政治觉悟,促成了思想指导和革命行动的有机结合,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当然,该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尚处于创立阶段,其思想体系不尽完善,实践探索也暴露出许多不足。比如,对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模仿痕迹十分明显,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以及农民问题的认识还缺乏深刻性,单纯领导工人运动的做法不足为训,农民运动组织领导更不充分,思想政治教育尚未从具体工作中分化出来,自身功能难以充分施展;等等。本质而言,这些历史教训源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对中国具体国情尚且缺乏深入了解,对许多问题都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者难以提出合理性的解决方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架构在原则上是正确的,它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
3.一大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的历史,开启了中国新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河
恩格斯强调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这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它“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19],而这种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理论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同时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一大明确规定了最高纲领,即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说,就其性质而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由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领导、承担、发动和实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内在动因和必然产物,是为反映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服务的。因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自产生以来就在指导思想、教育目标与内容、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等诸多层面根本区别于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传统道德教育,同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旨在维护资产阶级政权的意识形态教育存在天壤之别,从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的历史新纪元,创造性地开拓了中国新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天地。可以这样说,正是得益于党的一大开启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20],造就了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三、党的一大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的当代启示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都能读出当代意义,获得思想启迪。认真总结党的一大,对于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1.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
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是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历史启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而展开,切实为贯彻党的纲领和路线服务。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人民用暴力手段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解放和人民当家做主。和平发展时期,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面临着一系列只有通过持续发展和深化改革才能真正解决的问题。事实上,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越需要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讲,只有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二者才会相得益彰,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才能更加坚实稳固,“中国号”巨轮才能朝着光辉的彼岸乘风破浪、顺利前行。因此,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把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与价值自信,加强意识形态的引导和管理,在根本原则和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上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为现代化建设激发动力,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共识,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是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思想环境的必然抉择,也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业绩的题中之义。
2.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对于无产阶级政党而言,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原本简单且明确。然而,在现实工作过程中,将党性与人民性割裂开来的现象时有发生,将二者对立起来的做法也并不鲜见。这都严重背离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给党的形象造成损失。事实上,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习近平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21]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舆论格局中更好地体现党的主张、更好地反映人民心声确立了基本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才能真正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进一步讲,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人民性原则,把二者统筹好、实践好、统一好,就必须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持续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建设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原则。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按照列宁建党思想进行建设,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强大功效创造了有利条件。“没有思想立党,中国共产党不可能在一个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里始终保持崇高的理想追求,不可能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走出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不可能将各种非无产阶级成分最终改造成为自觉将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同工人阶级的阶级使命融为一体的先锋战士。没有组织立党,中国共产党不可能在一盘散沙的东方农业国里形成为强有力的革命力量,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掀起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高潮,不可能最终组织起将人民武装与党的武装高度融合的革命武装。”[22]这启示我们,当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至关重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紧密结合“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不断夯实和提升各级各类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组织者、开展者的理想信念、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大力改进业务能力、职业素养和工作作风;另一方面,要不断推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及其维护工作,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发挥组织堡垒作用,不断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4.坚持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党的一大提出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工作方法,十分注重通过组织工会、开办学校、创办报纸、发表演讲、出版刊物等多重路径推进革命教育实践,以统一思想认识,开展革命行动。这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时代要求以及具体工作紧密结合的有益尝试,这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的体现。总的说来,党初创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诸如,德教为先、修身为本、启发诱导、以身作则、慎独、自省、改过、躬行等等。”[23]毫无疑问,这些教育思想、原则和方法在今天仍有极强的适用性,值得认真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观念意识日益多样多元多变,导致工作难度与日俱增,工作实效差强人意。“不日新者必日退”。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只有把握社会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脚踩坚实大地、贴近现实生活,真正实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才能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增强针对性、拓展覆盖面,才能形成和凝聚改革共识、发展共识、法治共识、反腐共识、核心价值观共识,才能创建同向发力、齐心协力、形成合力的格局,从而汇集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概言之,要善于把弘扬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和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力争在规律发掘、资源整合、绩效评估等多层面取得重大突破,助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和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5.
[2] 何一成,杨湘川.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67.
[3]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4][5][6][7][9][11][12][13][18]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5,44,548-550,3,6-7,6-7,26-27,3-4,7-8..
[8] 王少安,周玉清.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党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红旗文稿,2015(1):14-17.
[10][16] 刘建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2,35.
[14]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0.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8.
[17][20]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93.
[1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10.
[21]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22] 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等.中国共产党早期党组织及其成员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序言1-2.
[23]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6.
[责任编辑:庞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