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承
摘要:介绍了大学围绕分类培养理念重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针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构建了以课程学分、科研素质学分和创新能力学分为核心的培养方案学分体系;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构建了以课程学分、实践环节学分和专业能力学分为核心的培养方案学分体系。将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考核结果量化计分纳入两类研究生的学分体系。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分类培养
一、引言
自2009年教育部规定对专业学位硕士实行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以来,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在国内迅速铺开。目前我国设置了近40种专业学位,且计划到2015年实现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人数比例1∶1。人们习惯地将全日制培养的这两类硕士研究生分别对应为学术型和应用型。随着两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逐步拉近,“如何更好地分类培养?”成为当前理论界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实践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从现状来看,多数高校包括很多导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国家设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类型研究生”的意图,在两者的培养措施上简单地做着加法和减法。例如,在学制问题上,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一般为两年,学术型的为三年。有的学校就把应用型办成了缩水版的学术型,还有的学校在招生时直接把被学术型淘汰的学生转为应用型。这样就给人们一种错觉,应用型不如学术型的培养质量高。其实,国家设置专业学位硕士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满足硕士生培养“量”的需求,更有着“质”的要求,即解决硕士研究生在应用技术创新上培养的不足。
我们理解,学术型对应的是学术与基础理论创新,人才培养的出口是通过继续深造晋级科研人员与教师;应用型对应的是职业与应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出口是各行业企业的高级专门技术及管理人才。高校一直存在的问题是,在没有设置应用型硕士类型之前,硕士生学位论文的基础理论创新问题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博士点的高校更是如此。例如,工科院校有大量的硕士生学位论文其实做的就是工程技术的应用性研究。现在有了应用型硕士生之后,如果不对两者在培养方案上进行明确区分,两者在培养方式上的模糊不清,将使我们对于“质”的要求目标很难达到。因此,分类培养理念尤为重要。高校需要做的是如何把学术型硕士生培养得更加学术,把应用型硕士生培养得更有技术应用性乃至创新性。即让学术的回归学术,让应用的强化应用。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当前两类硕士生都是在一所学校内、一个院系甚至一个导师的指导下培养,两者没有交叉也是不可能的。如何使两者“和而不同”,培养方案的设计首当其冲。
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设计,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组织研究生进行理论学习和科研(专业)实践的基本依据。[1]中国矿业大学近年来针对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在培养理念上的差异,按照“和而不同”的原则,不断探索、不断调整,最终形成了一套2013-2015版基于分类培养理念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就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素质、核心能力等方面阐述这一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出台背景及主要措施。
二、分类设计培养目标
2013年中国矿业大学在《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文件精神指导下,按照分类培养、整体规划、统筹协调的原则,结合校情在2008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分类制定了2013版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案。2008年版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注重科教结合和多学科交叉培养,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完善校所、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以提高理论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模式。随着2009年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学校开始探索该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截至2013年出台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该方案突出职业需求导向①,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改革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加强样例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考核与有关职业资格考试有机衔接,建立与特定职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培养模式。[2]
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型全日制工学硕士)和安全工程(应用型全日制工程硕士)两个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为例,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能力,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应用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安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发展方向,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专业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学术型硕士以培养理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应用型硕士以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胜任力为目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分类培养视阈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构与探索
中国矿业大学围绕着研究生培养目标,分类制定了不同的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针对学术型研究生以培养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量化考核体系引导研究生通过科研训练内化素质强化能力;针对应用型研究生以实践环节锻炼为抓手,通过专业实践训练增强职业胜任力,设置学分门槛引导研究生提高与任职资格相衔接的核心能力。
三、有侧重地构建两类课程体系
两类研究生的课程学分要求不同,课程设置各有侧重:学术型培养方案围绕多学科交叉平台构建了“高、新、精”的课程体系;应用型围绕职业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加强案例(样例)教学。
(一) 学术型多学科平台的构建与“高、新、精”的课程体系
学校早在2008年就开始探索针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资源,按照大的学科群、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以及国家和省部级的重大社会课题为核心,重点形成了10个学科模块。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构一律以此为基础进行规划和设计。人才培养平台的拓展,集人力、知识、设备、资金、基地为一体,具有学科交叉和融合的优势,为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一个广阔、优越、宽松的环境。[3]
基于模块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按照“高、新、精”的要求,依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精简提炼和广泛整合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科前沿课程、人文素质课程、科研素质与方法课程、创新知识课程与国际交流课程,保持专业课程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合理性,同时要求各学科充分考虑并统筹兼顾本科课程、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在知识结构上的延续性和层次性。
(二) 应用型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案例教学
应用型硕士培养方案重构过程中,学校同时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引导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用”合作渠道作用,联系企业导师,根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专业工程领域特点,结合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加大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课程内容,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为例,“工程实践能力”是其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②)探索改革课程考核与有关职业资格考试有机衔接。优化基础理论课程,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借鉴国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评价标准开设相关技能或知识类课程。仔细研究英国工程理事会颁布的工程实践能力标准量表(ECUK,2012)、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对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量表(ABET,2009)、欧洲工程师注册标准中对工程师实践能力要求量表(FEANI,2000)等各种国外现行标准。例如借鉴ECUK工程专业鉴定的产出标准中“具有工程所必须的社会、环境、商务、经济、管理、法律、道德、知识产权、合同、可持续发展、风险等方面的知识和鉴别能力”。面向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设《管理学》、《知识产权法》、《组织行为学》等多门公共选修课程。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和课题研究[4],因此两类培养方案都要求研究生与导师根据研究方向共同制定课程学习计划。计划力求体现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和差异”,贯彻“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导师根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从事课题研究的性质,指定研修课程。对于跨学科录取的研究生要根据导师的要求补修本学科专业的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
四、利用学术活动与现场实践培养不同的核心素质
培养一流的学生,必须有一流的学习氛围。学术型研究生学术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专题研讨;应用型研究生离不开现场实践环节的训练以培养职业素养,提高职业胜任力。新版培养方案中提出学术型硕士科研素质学分要求和应用型硕士实践环节学分要求。
(一) 学术型要求科研素质学分
学术活动的作用是单纯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所不能替代的。早在1995年学校就规定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20次以上的学术活动。[5]新版的培养方案重构中延续传统将学术活动、学术专题研讨环节量化计分纳入科研素质学分。希望通过学术活动(指校内外组织的各类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各类学术会议),使研究生有机会聆听到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学术大师们的学术报告,拓宽学术视野,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激发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倡和鼓励研究生在活动中发问,并根据活动交流结合自己专业研究方向撰写一篇学术报告与导师交流。
科研素质环节中的“学术专题研讨”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研究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通过专题研讨可使导师了解、把握学生研究工作进展,使学生有紧迫感,启发、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和研究热点,并使有不同背景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6]学术专题研讨一般由导师(或导师组成员)组织进行,研究生作专题报告,其他参与的研究生就报告的主题展开讨论。
(二) 应用型要求实践环节学分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新版培养方案中强化专业实践环节的考核。研究生通过协同创新企业平台、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学校与企业联办国家工程中心的企业产业孵化基地等各种专业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实践环节结束后,研究生所在培养单位组织由校内外专家、现场实践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专业实践专题报告会,由学生本人汇报本人的专业实践工作,指导教师根据研究生的实践报告、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评定成绩。
五、对核心能力学分进行差异化的量化与考核
无论是学术型研究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培养,还是应用型研究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在培养方案中都可以概括为核心能力学分。两类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学分的要求分别如下。
1.学术型创新能力学分要求
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对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探索建立一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以充分激发研究生的个性活力和创造潜力,建立以“学分”为度量单位的“能力考核学分制”。新的“能力考核学分制”的原则是“重过程、重个性、重引导、重激励”[7],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答辩前提出创新能力学分要求。研究生创新能力考核的主要项目为:学术论文、科研实践、独立研究课题、专利发明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课外学术作品竞赛获奖及其它学术创新成果。
2.应用型专业能力学分要求
“专业能力”是全日制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个性化展示。全日制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加强对专业能力的锻炼,根据专业特点与职业资格要求进行高水平的研究与实践创新活动,创作高水平的研究与专业实践作品,其研究与实践成果水平应达到相应学科专业提出的标准。培养方案规定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要按照学校与学科要求,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与职业发展目标选择相应的项目,并参加考核以达到该环节规定的基本学分要求。考核的主要项目为:职业资格证书、自主创业、专业作品创作、独立承担课题、专利发明、学术论文、课外作品竞赛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矿业大学2013-2015版的硕士生培养方案,按照“和而不同”的理念,对两类硕士生提出了不同的培养要求。两类研究生的培养都强调“创新”能力,但其内涵不同。针对学术型研究生,以提高理论创新意识和能力为重点,围绕学科交叉融合的一级学科群平台组织课程体系,构建了课程学分、科研素质学分和创新能力学分为核心的培养方案学分体系;针对应用型研究生,突出职业需求导向,以提高技术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改革课程体系,构建了课程学分、实践环节学分和专业能力学分为核心的培养方案学分体系。同时要求导师对各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和成果进行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审核,考核结果量化计分纳入学分体系。培养方案将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作为推进分类指导的一线督导专家,赋予导师更多的监督权力和指导自由度。由于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责任分工明确,措施具体可操作,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任何一个优秀的培养方案,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与调整。本次一系列版本培养方案的演进重构,依据的假设是让“学术回归学术,应用强调应用”。从目前国内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来看,这个假设是基本准确的。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学术型还是应用型,其内涵都应该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如果仅强调技术的应用性,强调职业岗位的适用性,无疑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学历升级版,显然不适合知识经济社会与信息经济社会对岗位复杂性、动态化的需求。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应该是行业企业领域最高级的技术专门人才,且任何一项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都是融合多学科、多领域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因此,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定义为复合型人才。也只有这样,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才会出现明显区别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也只有这样,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才能真正体现出“质”的要求和价值。显然,这个领域的探索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注释:
①2015年版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更接地气、更具体鲜活、更具操作性的“岗位胜任”概念,学校联合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申报立项的2015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 “岗位胜任视域下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研究”,通过学校在行业产业管理部门挂职的教师对产业人才岗位胜任需求的研究反哺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
②2012年中国矿业大学依托江苏省与学校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实践项目”基金成立“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研究课题组”对该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建构知识能力较强,体现为基于大工程的知识学习能力;表征问题能力较弱,体现为基于情境的工程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最弱,体现为基于创新的工程应用能力。基于此,学校依据课程论对现有课程体系等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
参考文献:
[1]占志勇.基于系统论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运行机制探讨[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6):42-46.
[2]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EB/OL].[2009-03-19].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22_zcwj/201307/154118.html.
[3][7]杨再明.创新教育模式下研究生培养方案重构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4):18-21.
[4]周文辉,张爱秀,刘俊起,等.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7-14.
[5][6]张万红.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4(8):25-27.
(责任编辑刘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