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国名著为载体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内涵

2015-10-29 11:54潘淑莉
关键词:国际视野

潘淑莉

摘要:基于学校“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溢满书香”、“国际理解教育提升学生素养的实践研究”等课程的开发,笔者所在班的学生开启了以外国文学为“经典载体”的主题性阅读活动——共读外国名著《安徒生童话》,并以此为抓手来实践孩子们童年阅读的想法。

关键词:兴趣导读;学习清单;读书分享会;国际视野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55-2

开展以异国文化为“经典载体”的主题性阅读活动,对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理念、促进学生对异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培养具有国际理念的小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语文学科与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契合点。

一、兴趣导读:滋养灵性的阅读张力,开拓国际视野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小学生100万字的阅读量,如果教师篇篇导、本本导、部部导,既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精力。“导读”一词中的“导”就是导方向、导途径、导方法,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举一反三地阅读同类作品。如一本书的导读,教师可以从作者开始介绍,重点读了书本的序,引导学生从序中了解书本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本书的地位和写作特色等,并告诉学生,读书可以先从序言读起的方法。但如果学生对于书本的内容都已经了解,教师仅仅从故事内容出发进行导读,有炒冷饭的嫌疑,学生也不太感兴趣。每本书,每个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虽然不会完全相同,但总有几个点是大家都感兴趣的。在导读中,教师从这几个大家都感兴趣的地方引发讨论,学生参与面广,也会有话,并且有不同的话说。

而在《安徒生童话》这一阅读活动中,我首先从安徒生出生时那不一般的哭声着手,通过给予那哭声充满神秘感的解读——小时候哭声越大,长大后歌声就越优美,激发学生对安徒生这个童话大师的好奇心;紧接着从封面,即台湾作家张晓风对安徒生童话的评价——《5岁到55岁的亲密话题》中开启导读的活动,这样的一段精彩绝伦的评价、这样的一段诗情画意的评价,打开了学生童话阅读的心扉,也给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活动铺垫了一个较高的阅读期待;最后从阅读目录、想象画面的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想象是否和故事的内容属实,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阅读、让自己的阅读力如天罗地网般张开!这样的一个导读设计,用好了书本封面的评价和书本内的目录,引导学生从作者、评价、目录推测书本的主要内容,且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的猜测、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导读活动滋养了灵性而强大的阅读张力。我们从认识这位丹麦童话大师开始,带着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把《安徒生童话》作为一个被阅读、被借鉴、被解读的异文化文本,引导学生用世界的眼光去捕捉信息,就如站在巨人的肩膀,看得更多,看得更远。《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可见,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开放视野的国际人才,这一番精心设计的导读,让书本与内涵价值也更具有前瞻性。

二、学习清单:挖掘内在的阅读动力,理解多元世界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清单,即与阅读相伴的学习清单,它就是驱动学生阅读的潜在动力。对于学习清单的设计,不过于简单,简单的学习阅读题,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挑战性,也激不起他们更高涨的阅读兴趣,当然也维持不了持久的阅读动力;然而过难的学习阅读题,则会成为学生阅读前进的阻碍,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动力。因此,对于阅读学习单的设计的难易程度应掌控好,既能让学生顺理成章地往下读,也能激发学生更大的求知欲,从而使得一张张伴随着阅读产生的学习清单像一股汩汩不断的源泉,给予学生阅读的动力,带领学生找到阅读的清澈的源头那方。

在我们班《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活动中,我设计了三张学习清单。通过第一张“我会读”“我读懂了”的阅读题的设计,和全班同学一起闯过了安徒生童话的第一关,学生能在粗读的基础上说出十个安徒生童话故事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而在第二张阅读题的闯关中,学生能在“了解、分类、整合”的活动中,小组合作品读这本童书,能有创造性地按一定的主题给43个故事分类,并通过分类阅读不同的故事能说出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去探索与追求异国的多元文化。比如《海的女儿》大家都很熟悉,“给人以死亡还是给人以生命,两者之间,小人鱼选择了给人以生命。小人鱼用自己的毁灭让人性绽放出了夺目的光彩,获得了最后的精神的圆满。”这对这个时代的现代人包括孩子,无疑有着很大的精神上的触动。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思索:小人鱼为了争取到人间来付出了那么大的牺牲而终不可得,那么我们现今生活在人世间的人,应当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利用自己的生命造福于人类?在这样的一次阅读活动中,学生不禁提升了自己的阅读思考力,也在小组合作中加深了阅读的多元理解力。最后一张阅读题的设计——“我会写”,通过学生精读一个童话故事,了解安徒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寻找身边材料,编写一个童话,体现我们所追求的一种优秀的品质。学生在编写童话的过程中,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在合乎情理的想象中,创作了一个又一个有灵性的童话故事,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使学生在练笔中提高文学素养,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上与异国文化相融合。通过三张学习清单的设计,三次梯度性的阅读,学生在阅读中给予了无尽的文学滋养、童话滋养,让阅读、让童话成为了我们班学生特有的一种生活,从读到写,水到渠成。有了阅读的氛围萦绕,有了阅读的时间保障,有了阅读的质量提升,有了阅读的多元角度,学生潜在的阅读动力如一股源源不断的清泉流向远方,直至浩瀚的书海。

三、读书分享会:爆发深度的阅读潜力,交融中西文化

对于读书分享会来说,目标定位就是分享和交流。读书分享会我个人认为应该落实在对学生阅读效果的反馈上,即学生是否读以致用,以此有效地推动学生深入地阅读。分享会的主体是阅读者,也就是学生,分享会的时空要能够绝对保证学生充分分享阅读的收获,享受阅读经典的幸福。当然,在分享会上,老师也应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不管是哪一种的阅读交流会,阅读方法的指导肯定是必要的,也是无法回避的。分享会上作为“旁观者”的老师应充分地彰显自身浓郁的书卷气质,用大气无痕的指导来拉近学生与书本中人、事、情的距离。诚如有位老师在读书交流会中这样说道:读着书中的这些事,品着书中的这些人,我们就能逐渐感悟到书中的情感。我想教师如此润物细无声般的感悟一定有效地渗入了学生的内心,以此爆发学生的深度的阅读潜力。

在我们班《永远的珍藏——安徒生童话》读书分享会中,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用最能吸引学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带领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观点,读出支撑的段落,谈出自我的感受,我想这儿的引导也是非常合理有效,也是有层次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一一爆发了自己的阅读潜力,在人物对话中,充满了故事情节中的欢喜悲伤,在深有同感的章节,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驻足流连,娓娓而谈。情到深处自然流,我们班的一位小女生特意深情款款地朗诵了一首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以此来告慰在天堂上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更让人震撼的是,班上的小小创作家把这个精彩的童话写成了剧本,搬上了舞台表演,听着那动人心弦的独白、看着那入情入境的演绎,我知道学生的阅读有深度了,学生的阅读“小宇宙”爆发了,虽然他们的发言、他们的表演,有的获得满堂喝彩,有的则引起了争论,但这都是他们在多次的阅读碰撞中渐进成熟的阅读体会,是打动心灵的感悟。分享会后我又把写得好的发言稿编印成册发给学生,同学们对这种同龄人的爆发潜力的阅读经验交流很感兴趣,读得津津有味,因为这些经验是他们身边“看得见”的最直接的借鉴,铸就了学生的思想深度。这样的分享会,读的是外国文学,学的是外国文化,演的是外国手法,而陶醉于其中的是一群中国孩子,何其交融,何其圆融。

前苏联教育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的确,当我们聆听了孩子们的心声,感叹童年阅读的苍白之时,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了:身为儿童教育工作者,我们真正关心过孩子的文化广度吗?国际理解教育为小学语文教育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在国际理解教育的视野下,开展小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活动,不仅促进了师生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深化理解,也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方式,这一活动,与语文基础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就让我们的主题性阅读活动在《安徒生童话》这样的阅读中延续下去,就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在阅读起步阶段充满乐趣,享受愉悦,与经典相逢在最美好的童年时代,让异国文学守望住儿童心灵的故园。相信在我们孜孜不倦的探索与不懈的努力中,一定会让我们的孩子继续吸纳异国文化,开启世界文学宝库的大门,着力培养国际小公民。

猜你喜欢
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下高校本科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国际视野下我国驰名商标的保护
搭建激情与梦想的舞台
国际合作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浅论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的大胆尝试
《矿山机械》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国际化视角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中西合璧 铸魂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