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美
摘要:针对生活中孩子的动手能力不容乐观的现状,本文试图构建以核心能力、实践基地和项目集群为要素的综合实践活动,并对此进行思考,提出建设,通过具体案例的介绍与剖析,阐明我们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所思所做和取得的经验、成果,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综合实践;动手能力;思考与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28-3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毕生主张手脑并用,反对劳心劳力分离。他强调:“要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者联系起来,只有手脑联合才能产生智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的童谣家喻户晓。可见,动手能力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反映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的“心灵手巧”,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即:手巧了,心灵(大脑)会更灵活。
那么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不容乐观的现实。
剖析——现代孩子动手操作能力严重缺失
我们不禁要发聋振聩地问一声:现在的孩子怎么啦?
最近孩子们都喜欢看什么节目?动画片、童话剧?no,no,no!现在孩子们喜欢看的是《爸爸去哪儿了》、《一年级》,年轻人则爱看《奔跑吧,兄弟》、《一路上有你》这样一些真人秀节目。一方面全民娱乐时代里,真人秀节目更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观众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另一方面看着真人秀中的孩子、爸爸和明星们由笨拙、生活能力低下慢慢成长成熟,从亲情缺失到共同面对困难完成各种任务,“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叙述风格颇受欢迎。暴露什么问题又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再往下看。
翻开一则旧闻,2009年3月《济南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文中介绍: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不少学校为了培养学生们爱绿护绿的意识,专门让学生自己动手,种点小花小草。可没想到,就是如此简单的一项校园活动,不少学生却是洋相百出。有的学生在拿到老师发的花种后,不是立即动手栽种,而是看着花盆和泥土发呆,不知如何下手;有的学生将花盆里浇满了水,底层的泥土顿时成了泥巴汤,根本无法栽种;有的男生甚至把老师下发的花种子都弄丢了,干脆玩了起来,结果弄得满手满脸都是黄泥巴。现场真是一片狼藉,让人看了哭笑不得。
现实中这样的问题和声音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成长,就一直伴随而来,未曾消失。自我中心强烈缺乏合作意识,适应社会能力差依赖性强,承载太多期望心理脆弱多不健康心态等等问题让人担忧,甚至第一代80后的独生子女被称为“草莓一代”。但随着80后独生子女成人、成家,我们发现现实并没有我们被妖魔化那么可怕。在庆幸的同时,我们仍旧会发现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不少家长说起自己孩子的动手能力时,提到最多的就是“会弹琴”、“会画画”、“会制作模型”等,至于孩子是否会家务劳动、是否会照顾自己等生活技能,不少家长都表示自己并不关心,而且平时也没有意识去锻炼孩子。是啊,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养尊处优与家长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使得“会什么”与“不会什么”变得那么的突出。于是,社会中就会出现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基本的生存本领和生活自理能力,以致出现衣服纽扣不会扣、穿鞋不会系鞋带、戴帽还得反着戴的怪现象,孩子真是离开了父母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会高质量生活了。
回到开头,我们发现在电视中红火的真人秀节目,其背后不就是暴露出家长和孩子生活能力的缺失,在电视里突出表现出的是在解决各种问题中提高自己和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最后让孩子、家长同成长、家庭更和谐的快乐主题吗?
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动手能力”这个最被人以诟病的点上来反思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原因,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确实被长期忽视了,学校注重动脑能力的培养较多,而不太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高分低能现象仍很严重,不仅是生活,甚至影响到孩子的行为,甚至是创新能力。没人当蓝领工人,一方是社会瞧不起,另一方面是不是和孩子不能干、干不了也有相当大的关系?
如果说上述还是家庭教育的话,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为此做些什么?显然,这并不是隐喻着学校在其中将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学校并没有灵丹妙药,只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愿意有着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而非“做题机器”的责任和担当,这样的教育价值基本取向让教育回归本来的功能、发挥教育最大的效益。
行动——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显然,这牵扯到目标确定、课程设计、课堂实施、教学评价等等一系列千丝万缕、千头万绪的各方面。综合实践课和其他课程一样有着明确的课程设计和教材实施,要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单纯依靠在课堂上短短四十分钟掌握得非常熟练难度较大,另一种方法就是配合课堂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室外综合实践体验式活动。室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点有很好的功能,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形式相对宽松,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它不但可以满足个人的不同兴趣,而且还对巩固知识,提高包括动手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强化技能有很好的作用。所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每次活动中我们更应该根据学生天真、活泼的特点和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动手操作能力差的弱点,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室内引到室外,从学校迁移到家庭和社会,在开展各种活动的同时注重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基于此,我在班级开展了“体验角色,快乐成长”的系列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进家庭、深入校园、融入社会、走向大自然。活动中,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验,用智慧去感悟,使他们在各种角色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我们有着明确的适合学校实际开展活动的设计理念和行动方案,我们且称之为综合实践特色课程群。这个特色课程群包含核心能力、实践基地和项目集群三部分。如果将它们比喻成一棵大树的话,核心能力就是树根,它以国家综合实践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能力培养为目的重新整合,是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实践基地则居于中部,是依根而生的中部,是与综合实践学科相关的各项综合性渠道;项目集群是在最高处,是树干滋生的枝叶,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群的丰富与发展。如果说核心课程是奠基的话,实践基地就是载体,项目课程就是融合,即中心向周边辐射,相互联系形成彼此联系的通道和相容共生的共同体。由此,核心能力、实践基地和项目集群以整体开展的实施建设促进孩子的全面、个性、健康的发展。如图所示。
在此理念的设计与实施中,孩子们的各方面素养得到明显的提升,一方面,它针对孩子的发展差异提供了丰富、开放、可选择的活动渠道与项目,为孩子动手能力提高提供时间与空间的舞台;另一方面,提供多样化的资源,为孩子提供多种可能性,促进不同特质孩子的共同发展。而身为其中的教师也因为项目活动而成为了课程的开发、创编、实施者,自身专业性明显提高。下面具体介绍我在这个系列活动中的做法:
一、让学生在家庭中体验角色,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爸爸或者妈妈做家务活的艰辛,我班开展了“我是当家人”——体验父母角色的活动。我布置学生在自己家中,扮演一天爸爸或者妈妈的角色,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帮爸爸妈妈分担家务劳动。有一次,我教学生制作凉拌菜,我让他们根据父母的喜好和口味准备不同的原料和调料,课堂上我不直接讲解凉拌菜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而是把主动权留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和步骤来制作,结果,学生们在尝试中发现了多种方法,做出来的凉拌菜味道也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制作结束,我让学生把自己做的凉拌菜带回家请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次活动,孩子们既体验了角色,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的感恩之心。
如果家长从事开店或者做生意的,我们还可以开展“我是小老板”——体验老板角色的活动。假日里,让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班、下班,从批发市场进货、侃价、装货、卸货、货物上架、发货……从中感受爸爸妈妈工作的繁忙和复杂,体验他们工作的辛苦以及赚钱的不易。
二、让学生在校园中体验角色,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我班开展了“一日班主任”——体验教师角色的活动,让学生轮流成为“一日小班主任”。体验活动的当天,“小班主任”负责一天的班级管理工作,自主安排班级中的各项活动:从早自习的学习内容、值日生的安排、课间操的组织,到回家作业的布置等等。对于班级中不守纪律的同学,“一日小班主任”要悉心相劝,碰到作业不会的同学,“一日班主任”要认真讲解,看着堆得像个小山似的作业本,“一日班主任”要放弃所有的课余时间去批阅。如果遇到大型活动,那么准备工作、布置教室等任务也要一并完成……
三、让学生在社会中体验角色,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社会是个大课堂,孩子们每天都要接触社会,将来还要走向这个大舞台,因此引导孩子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是角色体验不可缺少的内容,让学生走入社会这个实践课堂,进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去体验生活,从而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工作的艰辛,并在真实体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我班开展了“社区志愿者”——体验义工角色的活动。学校将附近的汤汪敬老院作为学生志愿者服务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做小义工,有的同学打扫卫生、读报、聊天,有的同学则带去馅心、饺皮等,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
四、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在孩子的眼中,大自然也是他们无限乐趣的源泉。学生天性好奇好动,生来酷爱大自然。他们可以为了玩水、玩沙、捡石子、采野花、堆雪人、打雪仗、制作动物标本而忘记吃饭。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天性,在学校或者校外尽可能多地带领他们搞一些小种植、培土、插花、捡树叶、编草帽等活动。我校根据四季的变化,应时应景地开展活动,如:春天,教学生制作风筝,一块到野外放飞;夏天教学生游泳、玩打水仗的游戏;秋天一块到野外捡落叶,进行树叶贴画;冬天则让学生冻冰花、堆雪人、剪窗花。我还常常带领孩子们踏青郊游,让孩子观察春夏秋冬自然景色的变化;和孩子一起种植花草树木,了解植物生长过程;养些小动物,让孩子观察它们的习性动态等。
我们的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校园生态环境很好,四季鸟语花香,各种植物次第发芽、开花,一如她的名字:花园。我就带领学生考察校园植物、检索专业书籍、咨询园艺专家,生成课程资源二维码,深入挖掘和利用校园植物资源。目前,课程资源库里已囊括了校园里所有植物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植物铭牌认识、了解、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还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直接链接到学校的“绿动校园”课程资源库,获取更多的植物信息。
我校还拓展了校外资源,将沙头镇的西江生态园作为学校的实践基地,让师生学习种植玉米、萝卜等农作物。老师们带头,师生在当地农民的指导下翻地、下种、栽苗、浇水、锄草、施肥,随后成立种植跟踪小组进行观察、记录、研究、总结、反思。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经历了蔬菜的整个种植过程,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苦与快乐,品尝到了劳动的成功与喜悦,培养了劳动情趣,提高了动手能力。
充分利用大自然,一年四季都可进行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古人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正是对儿童在接触大自然中一些活动的写照。
展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永不停步
知识是来接受的吗?我们认为知识是要学生思考的,还有什么呢?知识是用来创造的,更是最终触发孩子潜在能力的“触发器”。与其说是我们在综合实践课中在学知识,我们更愿意说是带领孩子在综合实践课活动中“品味”知识的过程。当然我们对综合实践课活动的解构并不意味着消解学科特质和学科课程的清晰性,我们展示丰富性、重视活动本身并不代表我们不深入探寻其中的规律和整体的框架,相反,我们将更容易更好地沿着已经设计的轨迹以更清晰的方式进行着。
几年的实践证明,以核心能力、实践基地和项目集群整体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既能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作用,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都让他们参与解决。这样,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不仅能学知识,而且能学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别人说上千遍万遍,也抵不上让学生自己做一遍。知识的记忆是短暂的,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能力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当然,我们以案例的形式来阐明自己的观念,透露的是显性课程的背后是隐性理念的支撑和影子,对学科思考之思考,对做法背后的缘由批判之批判,努力使得思考更接近本真,批判更趋向理性,核心更为凸显,最终建构的是合理的体系和较为理想的根本。
同样,我们也努力较少涉及模式,因为模式容易造成一种倾向和封闭,缺乏灵动而易走向僵化,缺乏丰富而易走向狭隘,干扰了本来更需要“艺术化”的学科内容和教学。
我们更希望,通过我们的一些实在做法和接近草根的想法,体现的是一种价值,一种会吸引更多老师的参与,更是对未来学科发展的一种预见,一种行动中的选择和自身理想达及的思考与行动方式。
我们也许还会快步朝前走,因为我们已经找到了方向,有了较为理想的课程结构,我们必将继续朝优化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方面迈进,综合思考综合实践课程的整体推进、顶层设计下的有效实施。当然,我们也在努力做得更加实在些、更具“现代化”些,更着眼于这些个关键词:趋势、问题、希望;关注延续、关注变化、关注差异……
最终,我想回应我们最初的主题,那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唤——“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
[参考文献]
[1]郭元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6).
[2]张传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05).
[3]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