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的比较分析

2015-10-27 10:38:28沈孟康易雪玲多淑杰黄新谋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比例办学校企

沈孟康,易雪玲,多淑杰,黄新谋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 中山 528403)

中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的比较分析

沈孟康,易雪玲,多淑杰,黄新谋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 中山 528403)

通过对全国企业、职业院校、政府及行业部门开展校企合作现状调查,以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模型为框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均具有极大瓶颈,不同的职业教育层次因办学历史、办学经验、办学投入、院校教育定位、师资力量不同而对校企合作现状具有影响。具体而言,除个别指标外,高职在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这两个维度的大部分指标表上优于中职,特别是在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等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中职学校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中职在持续度和有效度方面相对于高职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部分广度指标也优于高职。

中职院校;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广度;校企合作深度;校企合作持续度;校企合作有效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发展目标。为了解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校企合作成功经验、典型合作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政府有效介入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开展全国校企合作现状的调研,本文根据调研结果进行中高职校企合作现状的比较分析。

1 调研思路

1.1调研内容

选取全国中高职院校,从校企合作广度、校企合作深度、校企合作持续度和校企合作有效度四个维度开展调研[1]。如表1所示。

1.2调研样本

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两种方式,选取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共计24所中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负责人、专业主任(专任教师)开展调研。如表2、表3所示[2]。

表1 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指标

表2 调研样本分布

表3 专业主任样本的层次、大类分布

2 调研数据

2.1校企合作广度

1)合作面,如表4所示。

表4 校企合作单位数量

2)合作内容,如表5所示。

表5 开展校企合作领域

3)合作企业覆盖率,如表6所示。

表6 开展校企合作的专业占所有专业的比例

4)接受合作教育的学生比例,如表7所示。

表7 专业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比例

5)一线挂职锻炼(三个月以上)的专业教师比例,如表8所示。

表8 一线挂职锻炼(3个月以上)的专业教师比例

2.2校企合作深度

1) 企业投入资源,如表9所示。

表9 企业投入资源

2)合作组织形式、企业主导作用程度。结果为(高职 % ;中职 %),如表10所示。

表10 合作表现形式

合作内容表现形式一表现形式二表现形式三引企(项目)入校建“校中厂”或“工作室84.4% 87.8% 31.1% 29.5% 29.4% 23.0%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室学校自建企业投入设备,校企共建实习教学合作单位只提供岗位合作单位提供师傅指导并参与管理企业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在企业挂牌建立在企业建立教学区企业专门建立面向社会的实习基地88.3% 75.5% 23.9% 20.9% 20.6% 20.1%顶岗实习指导建立企业评价学生职业能力制度87.2% 85.6% 51.7% 54.7% 22.2% 16.5%研究开发41.1% 41.0% 80.0% 68.3% 43.3% 14.4%能力评价学校开展用人单位或毕业生跟踪调查校企共同建立教学评价制度学校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校企共同研发或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管理服务校企共同建立研发机构53.9% 58.3% 63.3% 44.6% 12.2% 7.9%招生就业学校制定招生培训就业计划企业主导进行组织招生培训和就业82.8% 82.7% 35.6% 40.3% 3.3% 3.6%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与实施招生培训就业计划

3)契约性合作比例,如表11所示。

表11 签订书面校企合作协议比例

2.3校企合作持续度

1)校企合作持续时间,如表12所示。

表12 校企合作持续时间

2)校企合作稳定性,如表13所示。

表13 校企合作稳定性

3)校企合作机制,如表14所示。

表14 校企合作机制

2.4校企合作有效度

1)校企合作满意度,如表15所示。

表15 校企合作满意度

2)校企合作成果数,如表16所示。

表16 校企合作成果数

2.5其它方面

1)校企合作存在主要问题(重要性由高到低排序),如表17所示。

表17 校企合作存在主要问题

2)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重要性由高到低排序),如表18所示。

表18 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

3)最利于促进校企合作的措施(重要性由高到低排序),如表19所示。

表19 最利于促进校企合作的措施

3 调研结论

基于《不同层次校企合作现状调研数据表》数据分析,总体来看,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均具有极大瓶颈,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四方均具有兴办职教需求,但是不能形成职教发展合力,主要原因是缺乏校企合作利益驱动机制。具体表现为:校企合作广度不够,一线挂职锻炼(三个月以上)的专业教师比例偏低;校企合作深度不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就业等合作内容内涵建设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中政府参与和推动不够,不能形成紧密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更多表现为学校主导,政府与企业参与,甚至没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满意度不高,中职满意度为45.5%,高职满意度仅为30.8%。深入分析发现,职业教育层次对校企合作总体现状具有影响,具体而言,除个别指标外,高职在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这两个维度的大部分指标表上优于中职,特别是在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等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中职学校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中职在持续度和有效度方面相对于高职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部分广度指标也优于高职。分析原因,与两个教育层次的办学历史、办学经验、办学投入、院校教育定位、师资力量等有关系。高职院校教育办学定位高、投入多、学生素质高,教师资科研能力强,所以在合作广度、深度方面较优。中职业学校由于办学历史长,积累了较丰富的办学经验,故在校企合作持续度、效度方面较优,部分广度指标也较优。

3.1校企合作广度方面

高职院校在合作面、合作企业覆盖率、接受合作教育的学生比例、一线挂职锻炼(3个月)的专业教师比例等方面高于中职学校。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单位数量”平均119.23家,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单位数量”平均39.91家,考虑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平均人数比例为5:1至6:1之间,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单位数量”生均比例大约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单位数量”的2倍。高职院校有7.8%的专业校企合作单位仅有1—3家,校企合作单位10家以上的专业比例达到56.7%,高职院校还有15.4%的专业没有开展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比例略高于中职学校,分别为98.9%和97.8%。大约30.8%的专业教师没有进行过一线企业实践,通过数据看出,高职院校企业实践教师比例比较分散,高职院校大多有计划选拔一定数量企业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可见并没有完全覆盖全体教师,仅有7.7%比例的高职院校100%进行了企业挂职实践,23.1%比例的高职院校有70%—100%的专业教师进行企业实践。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领域”如办学育人、社会服务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数据显示中职学校在上述方面略高,但是在技术研发与服务方面有显著差异,高职院校比例达到61.5%,而中职学校比例仅有27.3%,这与院校办学层次具有正相关,由于师资力量和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体现出高职院校科技和研发能力具有明显优势。

3.2校企合作深度方面

高职院校在合作组织形式、企业主导作用程度、企业投入资源价值、契约性合作比例等方面高于中职学校,投入资源种类方面没有明显差异。高职院校“签订书面校企合作协议”比例略高于中职学校,二者比例分别为97.8%和92.1%。合作层次和组织形式上高职院校在一些指标上具有明显优势,如“专业建设——企业主导进行专业设置与建设、专业建设——校企共同决策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建设——企业主导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建设——企业常态参与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企业人员调入学校工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或设备、企业专家到学校“阶段性全脱产”教学”,“实习教学——企业投入设备,校企共建、引企(项目)入校建“校中厂”或“工作室、企业主导进行课程开发、在企业建立教学区、企业专门建立面向社会的实习基地、企业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合作单位提供师傅指导并参与管理”,“研究开发——校企共同研发或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管理服务,校企共同建立研发机构”、“能力评价——建立企业评价学生职业能力制度”等方面,这些指标表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层次更高。企业投入资源种类频度二者没有差异,企业投入资源排序分别为:人员、技术或信息、实习实训设备、资金、品牌资源、战略资源,但是在投入资源价值和投入资源方式方面高职院校高于中职学校,近两年100万元以上投入的高职院校占有比例53.9%,而中职学校仅占有比例27.3%。其中500万元以上投入额高职院校占有比例为15.4%。另一个指标企业投入资源方式显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更加深入,7.7%和38.5%的高职院校有企业投资入股和校企共建共管,仅有27.3%的中职学校实现校企共建共管,没有中职学校实现企业投资入股。

3.3校企合作持续度方面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持续时间、校企合作稳定性、校企合作机制方面均高于高职院校。如“校企平均合作时间”2年以上的中职学校占比例为63.7%,而高职院校占比例为46.2%,5年以上时间的高职院校占比例为零;“校企最长合作时间”10年以上的中职学校占比例为33.4%,而高职院校占比例为7.7%,且没有合作20以上的企业,这组数据符合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办学历程,与中职学校办学历史有关。校企长期合作原因排序二者无明显差异,都表现为“院校教学需要主动开展校企合作,缺乏政府推动”表现为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校企合作协议期内每年均能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所占比例” 30%以上的高职院校占比为46.2%,中职学校占比为62.7%。“成立校企合作领导与协调组织的院校比例”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分别为84.6%和100%,在“参与方的地位和作用”中“企业主导,政府与学校参与”,“学校与企业共同主导”两项指标中职学校略高于高职院校,15.4%的高职院校选择“企业没有参与”。

3.4校企合作有效度方面

中职学校比高职院校具有明显的“校企合作满意度”,“校企合作成果数“方面总体也具有明显优势。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满意度”满意率为45.5%,不满意率为零,而高职院校满意率为30.8%,不满意率为30.8%,可以看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历史较长,或许校企合作经验更丰富,另外校企合期望也比高职院校低,因此具有更高的满意度。近一年校企合作成果中“订单培养班”高职院校平均154.85人,中职学校平均174.27人;“合作单位接受贵校毕业生就业”高职院校平均135.46人次,中职学校平均483.91人次;“为合作单位提供员工培训”高职院校平均392.23人次,中职学校平均135.09人次,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绝对比例都能相当,若考虑中职学校教师和学生规模因素,相对比例则具有明显优势。在合作开发课程、合作开发教材、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单位人员支持贵校兼职教师数等方面,考虑教师和学生规模因素,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没有明显差距,而且均表现为校企合作中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方面深度不够。在“合作技术研发与咨询服务”方面均显不足,但高职院校由于师资力量和办学层次原因,相比较中职学校具有绝对优势,近一年合作技术研发与咨询服务收入平均为114万元,而中职学校仅仅3.18万元,这与高职教育具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特性相符合。

3.5其它方面

校企合作存在问题方面,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排在第一位的因素为“教师时间精力有限,参与合作积极性不高”,表明职业教育需要利用政策和制度优势提高教师校企合作积极性;高职院校排在第一位的因素还有“学校教师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差”,相反中职学校将此因素排在第五,表明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对校企合作期待不同,应该大力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满足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设计要求。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方面,二者没有显著差异,排在前二位的是“政府政策与管理制度”、“合作机构与平台”。二者均认为,最利于促进校企合作的措施是“国家制定校企合作促进法”、“地方政府出台校企合作促进措施及实施办法”。

[1]吴建新等.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J]. 高教探索,2015,(05):87-93.

[2]多淑杰等. 基于四维分析模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调查与分析[J]. 职教论坛,2015,(12):10-14.

[3]易新河等. 我国校企合作研究二十年综述[J]. 高教论坛,2014,(2):36-38.

[4]王亚明. 我国中职校企合作研究综述[J]. 继续教育研究,2013,(10):37-38.

[5]张雪峰. 高职与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微观运行机制的比较与探析[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31-33.

Comparative study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etween higher 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s

SHEN Mengkang, YI Xueling, DUO Shujie, HUANG Xinmou
(Economical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Zhongshan Polytechnic, Guangdong 528403, P.R. China)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school-enterprises cooperation four-dimension analysis, we made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tatus of cooperation among nationwide enterprises, vocational schools, governments and industries. It shows that there is a great bottleneck in the cooperation both in higher 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separate history, experience, investment, orientation as well as faculties of school running. Specifically, In addition to individual indicators, the majority of cooper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cels that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n terms of the cooperation depth and breadth, especially the technical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indicators. While the degree of persistence and effectiveness in the cooper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level precedes tha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breadth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depth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persistenc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ffectivenes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G718.5

A

1672-6332(2015)04-0060-06

【责任编辑:毛蔚】

2015-10-2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府有效介入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JA120081)

沈孟康(1976-),男(汉),湖北荆州人,副教授,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区域经济、创业教育、职业教育等。E-mail: 1439711161@qq.com

猜你喜欢
比例办学校企
人体比例知多少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5:54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4
校企合作五反思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