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惠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打造一个积极向上、自信和谐的班集体,需要教师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就像中医施于病人中药调理一下,虽然疗程长,但只要药方得法,就一定会有疗效。有道是医生治病,教师育人,二者有相通之处,教师就是孩子心灵的“医生”。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不妨学当“中药师”,从整体着手,综合调理,让孩子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一、给孩子注入“爱心露”
孩子需要爱,爱能让孩子幸福的成长,同时能感化呆在角落里的孩子,让他们迎着阳光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师教育孩子的过程,实际上是以师爱为基础的。师爱作为教育的行为,是贯穿于教师全部工作始终的。当孩子受到挫折时,当孩子间产生矛盾时,当孩子犯错时等等,都需要师爱的及时雨。例如一天早上来校的时候,我发现一位孩子在教室门口缠着奶奶要回家。奶奶气汹汹地扔下一句话:“你再不乖,我不要你了。”随后便扬长离去。孩子便倒在地上乱滚并且伴随着哭声。我忙把她拉起来,此时不管我和她说什么,她只是拼命地哭,经过耐心开导,她只说了一句:“我没有带瓶子来。”我安慰她到:“没关系的,瓶子明天上课才用,你明天带也可以的。”这时她的哭声稍弱,慢慢恢复了内心的平静参加到同伴的活动中。事后我多次向她奶奶了解情况,原来孩子的爸妈在家经常争吵不休,平时也没时间陪孩子一起玩,孩子缺乏安全感,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无奈的奶奶常说不要她之类的话,使她的心孤独无助,缺乏依靠。随后的日子里,我多次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希望他们多为孩子着想,在一番努力下我终于又看到孩子开朗地笑了。“爱心露”就像是中药中的药引,医学上说“汤之有引,如舟之有楫。 ”能起到“引药归经、增强疗效”的作用。爱之于班级管理,是时时需要,处处都在,爱的及时施与犹如雨露甘霖,滋润着孩子的心灵。
二、给孩子多服信心汤
自信心是人生腾飞的翅膀。一个人有了自信心,可以战胜困难,不怕失败,朝着自己理想的目标前进。班上有一位女学生,上台说话的时候总是怯生生的,有时甚至讲到一半就跑回自己的椅子上了。其实她在台下和好朋友玩的时候,我发现她热情开朗,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好。不同的场合孩子表现出如此大的行为差异,让我暗暗下决心要帮助她在台上树立自信心,使她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的跳,跳出自己的风采。为此,平时我有意接近她,主动关注她;在课上,尽量多给她一些锻炼的机会,并渲染氛围让同伴多鼓励她大胆发言,有了进步及时表扬鼓励。为了更好的树立她在同伴面前的自信心,我特意举行拍皮球班级友谊赛,因为她在我班皮球拍得相当好。在活动中很幸运她荣获了第一名。同伴的祝贺声及投来的羡慕眼神加上老师的表扬,使她在集体面前有了一定的地位。当孩子有一项被同伴认可的本领时,她就会变得自信,于是她在台上也能自如的展示自我了。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的学习以及各方面能力发展有着巨大的能动力,如鸟翼丰满,能够展翅飞翔。
三、给孩子一颗“目标丸”
目标是集体和个体的发展愿景,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孩子年龄小,特点是热情高,但不稳定、难持久。老师向孩子提出奋斗目标,可以激发孩子有所追求,有所向往。大班的孩子我发现喜欢管别人,在课余孩子们会用铃鼓模仿老师说话,看来她们对当老师非常过瘾。利用这个机会,我请小朋友“争当小老师。”并提出一些目标,如首先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其次安静进行午睡,并能睡着等,这些目标对于孩子来说不太高,而且具体、形象、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她们经过一翻努力就能实现,易于激发孩子的参与意识。另外目标一旦提出,老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要给孩子造成“双重人格”的价值取向。班级管理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目标一旦制定就必须严格执行,不能朝令夕改。当孩子实现你的目标后,你要遵守诺言聘请他担任职务。当班内孩子能实现你先前制定的目标时,请你及时提出新的目标,并鼓励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孩子逐步登上成功的舞台。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家,一家人一条心,实现同一目标,其乐融融。学生争选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内在力提升的过程。孩子是组成班级的元素,当孩子都优秀时,汇集在一起自然便是优秀班集体。
四、给孩子巧服“和谐丹”
老师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并能顺应孩子的心理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就欲速则不达。在班级管理中我就遇到过好多这样的事例:班内有几个孩子喜欢带贴纸送朋友,并因为贴纸还多次影响上课秩序。如有人在课上玩贴纸,有人将贴纸贴在椅子上,有人在课上注视着别人口袋里的那张贴纸。老师没办法便开始禁止班内小朋友带贴纸,没想到人为的增加了学生对贴纸的吸引力。本来不带的学生听到老师反复说起贴纸也带来了。你越禁止的东西孩子越想玩,越禁止的事孩子越想干。有一些游戏,孩子本来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一定去玩,但是老师禁止玩这些游戏,使得他们想玩个究竟,平时不爱玩的,这时也十分来劲。有的时候班级闹哄哄的,学生表现不好,老师见状很生气,便开始唠唠叨叨说教个没完,其实当你说第一遍的时候,孩子已经知道。从心理学上讲,这种唠叨是一种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你越说,孩子越听不进去。一次孩子散步回教室进行午睡,吵得厉害,我一遍遍强调管好自己,安静睡觉,效果并不好,他们并不能在我的催促下定心睡觉,甚至还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你烦死了。”是啊,有时多说无益。又有的时候,孩子犯错了,我们惩罚他们,例如上课讲话,就请他站到前面来,不顾及他在同伴面前的面子及自尊心。此时孩子虽然照你的去做了,但心中暗暗带有不服,也很难起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给孩子巧服“和谐丹”,尽量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要让孩子在轻松幽默的游戏中接受惩罚,这样他们才会信服你,也有助于我们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孩子在课上插话的时候,我会用轻松的语气对他说,“请你立正,向后转,不插话再自己转过来。”当孩子在课上坐不神气的时候,我会用铃鼓充当紧箍咒,套在孩子的头上,带上一句:“孩子你可真皮,套住你,不动。”通常孩子听到这句话,都会轻松的笑出声,并乖乖站神气。当孩子在课上自由散漫,东摆西扭时,我会用椅子给他搭所房子,并告诉他如果你一动房子就会有裂缝,这样就会被关在房子里,不能参加别的活动。孩子很当真,也便遵守了课堂纪律。小学生虽说已经大了,但以游戏加上颇具幽默的语言进行惩罚,孩子还是受欢迎的。懂得孩子的心理,你才能走进他们的心,有效沟通,使班级和谐发展。
在医学界,有中、西医之分,西医中的西药虽然见效快,但它很多时候只能治标;中医中的中药虽然见效慢,但它能标本兼治。我在班级管理中尽量扮演“中医师”的角色,时时事事对孩子施以“中药”。当孩子服用了老师精心调制的中药后,他们定能健康成长,带动班集体走向优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