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娟
【摘 要】生态德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新方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道德观。小学作为德育关键期,应该担当起其历史使命。本文以《许多物种消失了》教学为案例论述小学生态德育教学策略。研究表明生态德育具有更高层次的德育目标,生态体验是一种能够利用与校本课程及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态德育;生态体验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德育课程的主战地,笔者对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品德与社会》六册书籍进行统计,与生态德育相关的单元数占总单元数26.7%,生态德育课题数占总课题数的17.3%(详见附录一)。从数据及课题内容可知,生态德育已经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内容,在教材中有丰富的内容展示。(一)低年级段注重四季风景观察与感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中年级段注重学生家乡环境认识及环保行动践行;(三)高年级段融合了更多学科知识,从整个人类生存空间地球的角度深入进行生态德育。
《许多物种消失了》由八个板块组成:1.观察学习:可爱的小动植物;2.讨论学习:保护动物是否应该依据人类的需求而定?3.阅读学习:《我们的朋友在减少》、《世界灭绝动物墓地》、《放“虎”归山,山在哪里?》等科普文阅读;4.调查学习:访老人知晓身边消失的物种;5.阅读学习:结合诗歌、散文等优秀文学作品进行学习;6.生态行为学习:制作环保倡议书;7.讨论学习:野生动物做佳肴;8.漫画大赛。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教材编者创设多维的体验活动,希冀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建构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观。但是,如何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开发与运用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场景再现
在体验教学的活动中,作为思考的资源和线索的知识并不是仅仅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方信息输出,它更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有效利用校园内外知识获取渠道进行主动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本课的观察学习(可爱的小动植物)、调查学习(访老人知晓身边消失的物种)等活动就是学生自主建构认知体系的有效场景方式。
作为生态体验教学的第一步——场景再现,扎根于生活,并在浩瀚的书海或影像资料中得以延伸,它是建构学生认知体系的重要一步,而教师在此教学活动中起到引导作用必定是要走在孩子的前面,并开发多种渠道让孩子去接触,去体验。
(二)情感体验
体验教学不仅注重学生认知技能的培养,而且注重体验者的情感态度养成,而这种态度的养成同样也是通过体验而来的。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大量的资料阅读,设想自己就是即将消失的物种之一,尝试述说或书写自己的物种消逝墓志铭。这种情感表达的过程是基于认知的,体验者通过多维的场景体验之后情感倾诉。也就是说,情感体验是伴随着整个认知过程的。
(三)开放对话
在本课中,体验活动二就是让学生辩论“保护动物是否应该依据人类的需求而定?”这个问题,正方的观点是认为保护动植物知识因为动植物对人有用,那些看起来对人好像没有用的动植物就不要保护了,人类决定着动植物生存权利与空间。而反方的观点是每一种物种都有生存于地球的权利,人类不应该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限制动物的受保护权。聚焦辩论体验活动后的问题聚焦,我们不难发现这个问题能够带着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深层次价值体系内容的,也确实能够突破封闭的小我的知识与价值“围城”的。学生在反驳立论中不仅可以逐步深入生态道德价值建构,还能提高自己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四)自主建构
通过这种“全息沉浸、全脑贯通、激发生命潜能和灵性、陶养健康人格的”体验过程,学生的品德建构过程是有导向的、有自主性的,也因为在知、情、意上的高度统一,学生的生态保护行动才充分展现了主动性与自觉性。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书写拯救物种的倡议书,并融合漫画等形式来倡导地球公民树立绿色文明意识,讨论如何在校园、社区及更广泛的空间宣传生态道德观时,它真正达到了品德建构四要素“知、行、意、行”的高度统一。
综上所述,生态德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新方向,打破了传统人际德育观,追求人与自然及基于人与自然的人与人的新道德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态体验教学观不仅可以拓宽校本课程领域,而且能够有效指导生态课堂教学。在师生、生生等多重关系中进行知识学习及情感交流,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开拓知识视野的欲望,真正体验到万物的生命价值,收获更为丰富的学习成果,萌发出一颗热爱万物赤子般的心。
附件一:江苏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品德与社会》生态德育目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