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述评

2015-10-21 11:07章全武王润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普通高中学业

章全武 王润

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硬挂钩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在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考试科目、操作方式、成绩呈现、成绩使用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与超越。同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变革高中教学组织方式、减轻高中学生课业负担、命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提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度等方面也将会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程  超越  挑战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浙江成为首批高考改革的试点,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全面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目标在于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形成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相结合的考试招生模式,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1]另外,教育部于2014年12月出台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三门选考科目成绩将纳入高校招生录取的总成绩[2]。这意味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将实行硬挂钩。无疑,这对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演进是大有裨益的。因此,为推动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顺利前行,我们有必要梳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发展的历史进程,探析新一轮高考改革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突破与超越,厘清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实施过程中将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这对于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与素质教育深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发展的历史进程

2004年9月,山东、宁夏、广东、海南率先成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试验区,拉开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帷幕。为了落实高中新课程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有效评估与考核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规范与监控高中学校的办学行为与特色,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继承与发展了高中毕业会考制度而登上历史舞台。实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不仅有利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督促高中学校认真执行新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规范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也有助于高中教师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所反馈的信息进行教学评估,调整与改进教学工作。山东省教育厅于2004年颁布了《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从2004年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开始取消高中毕业会考,实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逐步在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得到了实施与发展。2008年1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逐步发挥其为高校招生选拔提供参考依据的作用。随后全国各省市纷纷探索并出台了相应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挂钩方案,寻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挂钩的可能路径以完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无疑,这极大地推动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又再次强调:“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可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高中教育教学中有着较高的地位与效用。在2014年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硬挂钩的路线得到了充分肯定与突破发展,这预示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高中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突破与超越

在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为深化我国考试招生制度,解决我国素质教育深水区问题做出了重大的调整与突破。

1.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自选——促进文理兼修

《意见》指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将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考试,将由省级教育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实施,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科目的考试,可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性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实施细则。[2]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及理想的报考院校与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科目中不分文理自愿选择三门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纳入高考总成绩,这意味着在普通高中实施文理兼修将成为可能。长久以来,普通高中教育文理分科弊病较为严重。学校为提升高考升学率,迫使学生在没有全面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学习优势的前提下进行文理分科选择,而学生选择的依据不是兴趣与爱好及未来的职业,而是文理科成绩的相对优势,目的是取得最好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如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三门选考科目的学习与考试将会本着“先必修后选修,先选学后选考”的基本实施原则,以规避以上弊端,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与选择的机会。鉴于此,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将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本出发点,并彻底扭转传统高中教育教学的功利性取向,促进文理兼修,真正落实培养“全面基础上个性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纠正与改观文理分科的诟病与弊端,摆脱普通高中教育“片面化”的立场与品质,从而走向多元化发展的科学路径。

2.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操作方式——落实一科两考

《意见》要求了各省(直辖市)在每学期末所安排的考试科目要覆盖高中年级全部科目,以满足不同学生选考的需要,并积极实现为广大考生提供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调整或更换选考科目创造条件与机会[2]。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考生由于情绪紧张、运气不佳等非能力原因,在高考考场中发挥失常,没有把自己真实的学业水平展现出来,以致于没有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实现自己考上理想大学的梦想。对此,我们只能感到无比的惋惜与悲痛。“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操作方式已被人们广为诟病。对于国家来说,“一考定终身”有悖于国家筛选真正有才华的人才的初衷,国家不能因为学生高考的一次失利而断其继续发展的道路,应该为考生创造多次考试机会,以发掘学生的真正潜力;对于考生来说,“一考定终身”承载着太多的思想压力与包袱,一旦高考考场失利,考生高中三年的辛苦与汗水将付之东流,遗憾终生。因此,现代考试评价理念强调要给考生创造多次考试机会,完善考试制度。目前,高考改革将落实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的一科两考战略,它将能够有效规避传统“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操作方式与立场的弊病。学生可以选择两次考试中较好的考试成绩纳入高考总分,这有助于缓解考生的考试压力与考试焦虑,使考生能够在宽松的考试环境中展现出自己最真实的学业水平,也为国家选拔杰出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呈现——采用等级制

《意见》规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三门选考成绩的呈现方式将采用等级制,一般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比例大致为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和E等级共25%、E等级为不合格,各省市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改进。[2]在传统考试成绩呈现方式上,考试成绩是以分数为标准进行直接比较的,其优势是可以更好的区分考生。但以考试分数为呈现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分数的区分度小,考生间的区分度却很大,考生间往往因为一分之差而排名相差几十甚至几百名。因此,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围着分数转,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家长会为孩子报许多补习班以及特长班,教师会对教学内容逐步深化与拓展,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都采取满堂灌、重复讲、题海战的方式。长此以往,师生的负担越来越重,而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则被搁置。而采用等级制的计分方式则可以极大地缓解学生的心理与情绪问题,降低分数的微小差距影响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的可能,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家长由于受攀比心理与功利心理的驱动乱给孩子补课,加重学生学习与心理负担的现象。同时,等级制的成绩呈现方式,也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发展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学生成长基础的整体性与全面性,也保障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所需的时间、空间与机会,避免了因分数竞赛而造成学生特长的错失与埋没。

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使用——纳入高考体系

《意见》要求普通高中学校要将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提供给高校招生使用,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其中学生的三门选考科目的考试成绩将会通过转换直接纳入高考成绩。[2]这预示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硬挂钩于高考将是今后学业水平考试最重要的用途与使命。因此,教育管理部门要逐步深化对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分析与研究,加强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考科目成绩转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并且做好其对普通高中教学的反馈与教学指导,不断优化高中教育教学结构,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而当下所有的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和科目基本相同,难度相同,要求也一样,非常缺乏个性,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兴趣的培养和潜能的识别与提高都有限制与不足。[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硬挂钩于高考还有另一方面的“倒逼”效果。第一,倒逼普通高中学校进一步端正办学理念与教育教学价值取向、进一步明晰培养目标、进一步增强教师培训强度与广度、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改变现行高中教育教学“唯分数论”的现状;第二,倒逼高校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在“两依据、一参考”的基础上设制多元化的录取方案,并将不同专业的录取要求转达给高中学校,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切实联手,转变我国育人模式。

三、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给普通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带来了诸多利好,但这并不意味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践之路一帆风顺,相反,它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1.高中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面临新的要求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中自选三门考试科目成绩纳入高考成绩,这意味着学生可以选择理科或文科,也可以进行文理兼修,这将对普通高中课程组织结构的变革提出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高中教学组织结构是以行政班为基础进行教学工作的。在行政班中,有固定的班主任管理班级,有相对稳定的授课教师教授知识,有固定的教室供学生上课、自习以及进行班集体活动,班级里的学生也是固定不变的,他们共同学习同样的知识与内容。但是实施文理兼修策略将彻底改变目前行政班教学的现状。目前高中学校是按照文理分科进行编排班级的,班级里的学生差异性较小,学习的知识内容也相同,相对比较容易分班。而实施文理兼修策略以后,如果还是在同一个行政班教学,那么一个班级就有可能存在多个方向的学生,学生的差异性较大,这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变革当前高中教学组织结构的形式,实施走班制教学。而当下实施走班制教学又存在很大的挑战性,首先是高中教室的短缺和高中教师结构性短缺难以满足学生任意选择考试科目的需求;其次是走班制教学打破了原来行政班的建制,那么学生的管理、班主任工作由谁来代替、课程表的统筹编排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亟待我们去探讨与思考。

2.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面临新的期待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的设计理念是为了减轻高中学生课业负担,但在实践层面上,高中教育教学将如何落实这一理念,我们对此有新的期待。首先,实施一科两考战略。实施一科两考战略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情绪。但在实践层面上,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商榷。高考是个选拔性的考试,众人同过独木桥,学生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没有考满分就会觉得还有提升的空间。如果为学生提供同一科目两次考试的机会,那么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考两次。因此,如果不转变学生“非满分不成功”的不良信念,或者提出其他解决应对措施,那么实施一科两考战略将会有增添学生课业负担的嫌疑。其次,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一方面,在理念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改革方案规定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学一门清一门,避免所有科目皆积压至高三年级一次考,以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但在实践方面,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贯穿于整个高中三年,这等于提前让高一高二的学生进入了高考,感受到了浓烈的考试氛围和考试压力,让学生关注的焦点无时无刻不聚焦于高考,那么学生又何来宽松愉悦的环境发展自身的兴趣与爱好呢?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的成绩在学生参加高考之前就已经成型,这会不会对学生心理负担的增加产生影响?我们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因此,在减轻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的路途中,我们仍将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

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面临新的挑战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已经联动高考,它关乎高中学生的毕业与升学,意义重大。因此,推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科学化水平是当下进行高考改革的重要前提与基础。而目前对于命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还存在着如下问题与挑战。首先,命题组成员不合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组成员既要有明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学科专家,又有熟悉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流程以及教育教学现状的一线教师,同时还要具有了解教育前沿性发展方向的教育专家。而当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组成员主要是由学科命题专家构成,这样既难保证命题的适切性,也难保障命题质量的科学化,常会出现试卷的难度、信度、效度以及区分度不稳定的现象。其次,命题程序与环节有待科学化设定。考试命题最基础工作就是要制定并遵循科学、规范的命题程序,这是确保命题工作按照既定工作目标顺利进行的前提。[4]目前命题程序与环节的设定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命题者的培训力度不够,命题者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与任务以及命题的责任与方法了解不清;第二,对以前命题规律的总结与改进措施不够;第三,命题计划不完善;第四,考试蓝图的编制不全面,难以充分体现出学业水平考试的各类指标;第五,命题的模拟编制不足;第六,正式命题的方式缺乏多样性,应当使个人独立命题与组长拼题相结合进行;第七,样本校对也应结合个人校对与集体校对两种方式,以保证试卷、答案与答题卡的完全正确与吻合。再次,试题质量监控还需进一步科学化。一方面,对试题难度的有效控制不足。难度作为评价试题质量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化指标,不仅对学生的及格率有非常大的影响,也直接影响试题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对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有很强的导向作用[5]。当下,试题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以及试卷的难度与平均成绩的有效控制不足,试卷题目难以体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与任务。另一方面,对试题信度、效度与区分度的控制不足。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高阶能力发展水平。而目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信度、效度以及区分度常常会出现不稳定状态,这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长期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信度面临新的诉求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由传统的百分制转变为等级制,那么,如何切实保证学生的考试成绩依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与可信度?对于纳入高考科目,面对以区间定等级的成绩记录方式,如何在等级中确保考试结果的公平性?对于非纳入高考科目,如何确保学生的学习层次真正达到合格水平,避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流于形式?对于这些问题的拷问,我们必须多方合作。为实现提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信度,除了上述科学性命题外,我们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问题的应对措施。第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管理问题。应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以确保考试的权威性。第二,考试场所的选定与设置问题。为确保考试的安全与有效,必须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放在高考标准化的考场里进行。第三,保证考试过程与结果的透明化问题。建立全省学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记录的电子平台,对于考试要求、命题质量分析、阅卷要求、每位同学的具体得分都明确记录在电子平台中。同时,学校也要将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进行公示,以接受家长与公众的监督。第四,阅卷程序的科学化问题。为确保评分结果的准确性与公平性,必须在统一评分标准和方式的基础上,统一阅卷程序。第五,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监督机制问题。完善申诉制度、复议制度等配套制度的同时,国家要建立明确的高中学业水平监督机制,确定监督主体、制定监督方式、明确监督内容、落实监督程序。对于知法犯法者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情节严重者可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公之于众,以保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但是在实践方面,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我们仍将会面临诸多方面的困扰与挑战。

————————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298/201409/

174543.html.

[2]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732/201412/

181664.html.

[3] 施久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面向高厉害的挑战[J].人民教育,2014(19).

[4] 徐远征.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技术的初步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3(2).

[5] 曾桂兴.标准化考试常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作者:章全武(1988-),男,安徽阜阳人,赣南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王润(1987-),女,安徽阜阳人,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普通高中学业
艰苦的学业
考试成绩转换成偏态分布量化成绩的算法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因子分析法在高中地理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35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