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理论视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5-10-21 11:07景小涛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斯奈德动力心理健康

加强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的科学研究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趋势。积极心理学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代表性科学研究成果。目前,积极心理学在快乐、乐观、幸福、感恩等积极品格方面已有诸多研究,而对希望品质的研究还较少。希望理论是目前国外希望研究的主流理论之一。该理论以目标、路径思维与动力思维等为框架研究希望,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设定、实施手段和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希望  希望理论  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而言承担着逐级递进的三个使命:第一是对心理疾病的甄别与治疗,第二是对快乐幸福生活心理品质的培养,第三是对积极心理潜能与创造力的激发。[1]自开展20余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重点已从第一使命过渡到第二使命,并逐步向第三使命迈进。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须要在现状调查、课程开发、模式构建等方面以具体心理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基础上,实现从消极应对到积极激发、从现状研究到理论探究的蜕变。而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导向的积极心理学便是这种蜕变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目前,积极心理学在快乐、乐观、幸福、感恩等积极品格方面已有诸多研究,而对希望主题的研究还较少。斯奈德提出的希望理论是目前希望研究的主流理论之一。该理论以目标、路径思维与动力思维等为框架研究希望,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设定、实施手段和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开展提出全新的视角。

一、希望与希望理论

希望作为一种积极品格,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之一。斯奈德提出的希望理论是目前希望研究的主流理论之一。国外成熟的希望与希望理论研究成果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1.希望定义

对于希望,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布洛赫将希望视为哲学范畴,提出希望是解释存在、批判实践、探索理想的哲学道路。弗莱雷认为希望是人的本体需求,是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憧憬。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希望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2]雷斯尼茨认为希望是一种认知倾向,将希望定义为人脑中的思想和持续力量。[3]斯塔兹认为希望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差异的情绪成分,以及愿望和预期交互作用的认知成分。[4]与上述强调希望意义属性的哲学视角以及关注希望情感属性的教育学视角不同,斯奈德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在对希望认知属性与情感属性并存观点认可的基础上,提出希望是“以追求成功的动力(目标导向的能量)和路径(实现目标的计划)交互作用为基础的一种积极的动机性状态”[5]。

2.希望理论的内容

希望理论以斯奈德的希望定义为基础,以目标、动力思维、路径思维为主框架,以希望模型为直观表现形式。该理论认为,希望以目标为导向,包括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两个主要成分;在目标追寻的过程中,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缺一不可,两者反复出现且相辅相成。其中,路径思维是指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动力思维是指运用方法的动力。除了文字表述,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希望理论,斯奈德进一步用希望模型对希望理论做进一步解释。希望模型包括前馈和反馈的负载情感的机制,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6]

在希望模型中,斯奈德将目标指向的思维顺序分为已有经验、事前准备和事件顺序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做准备。

第一个“已有经验”阶段包括固有的路径、动力及情绪。斯奈德认为一个人的路径和动力思维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形成,而人的情感或者情绪作为人的特质,也属于已有经验。在情感方面,希望水平高的人一直都有友好、幸福、自信等积极的情感来调剂;而希望水平低的人则积攒了为追求任务努力的负面的和被动的情感。

第二个“事前准备”阶段主要是对结果价值的评估。在确定目标前,特定追求目标的结果价值会被评估。如果评估证明结果不具有预测的价值,那么结果价值的反向检验会终止认知过程;而如果评估证明结果足够重要,那么就会进入第三个阶段。但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即有时候人们直到开始实践目标才能准确地对已知追求目标进行评估。

第三个“事件顺序”阶段建立在已有经验和事前准备的基础上,包括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之间的相互作用,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对目标的共同作用、压力和突发事件的影响,情感对路径思维、动力思维、目标、压力的反馈作用等多项内容。压力和突发事件并非一定发生,但在第三个阶段一旦出现,也可产生重要的影响。压力代表的是任何能影响希望思维的足够重要的阻碍,被希望水平高的人视为挑战,并通过情感方法反馈回去加强性情和希望思维。突发事件虽然在常规的目标追求思维过程之外,却能迅速引发正面或负面情绪并转化为持续的动力思维,并反过来使这种动力思维和适合这个情境的目标和路径相关联。

二、启示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积极引导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而诸多实验研究表明,研究希望对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威莱等人发现,面对不利的生活事件,希望水平高的青少年表现出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少的问题行为[7]。戴维·费尔德曼的研究表明,希望能积极预测生活意义,消极预测焦虑与抑郁,且希望和生活意义之间有很大的重叠部分[8]。上述研究成果肯定了开展希望品质研究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作为希望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希望理论不仅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内容,更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以希望理论为基础开展希望研究,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1.重视目标设定,分类设置并预先评估具体目标

希望理论的目标设定观点为《纲要》的目标设定提供理论基础。希望理论指出希望是一种目标导向思维,即希望是沿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并且指出将目标分为具体的子目标是高希望人常采用的策略。这种分类设定目标的思路与《纲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分类思路相一致,与《纲要》的“分类指导”方针相吻合。

不仅如此,若将希望理论分类设定目标的观点延伸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多层面,不仅能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操作性,也可使预期成效评估成为可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性。以按照教育对象特点分类设定目标为例,如果兼顾群体相似性和个体差异性,那么设定目标更加有效可行。一方面,注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体现出的群体相似性。显然,相同时代、相同区域、相同来源地、相同性别、相同年级、相同学习兴趣、相似家庭环境的中小学生群体具有相似特点、时代性而言,中小学生群体整体上呈现出孤独、贪图享乐、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等共性;就区域性而言,借读生与转学生比本地学生在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就生源地而言,农村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多地呈现出封闭性,而城市的独生子女群体则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就性别而言,女学生尤其是初中女生因情感情绪引发心理问题的比例较高,而男学生则因逆反心理导致较多的人际交往障碍;就年龄而言,低年级学生对学业表现出更多的不适感,而高年级学生则表现为对学业的无措感;就学习兴趣而言,厌学的学生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就家庭环境而言,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更多地呈现敏感和焦虑的特点。另一方面,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的具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设定个性化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目标分类设定与预测评估是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的必然要求和有效策略。首先,要推行全面的素质教育,用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发挥希望品质的积极作用,发展人的积极力量,提高抵御心理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按照学业目标、情感目标、人际目标、生活目标等大的方面来进行目标设定与评估。然后,按照时代、区域、来源地、性别、年级等群体相似性制定群体目标。最后,依照个人情况,引导学生自设目标。

2.建立以培养希望品质为导向的个人积极心理成长档案,加强正能量教育

希望理论的路径与动力形成观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希望理论认为人的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在童年时期就已形成,并在后期受到情感、突发事件等其他因素影响。因此,在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也会富有成效。不仅如此,希望理论的路径与动力形成观也为以具体心理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提供依据成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此外,既然路径思维与动力思维是有迹可循的,那么,个人积极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也是可行之举。

以培养希望品质为导向的个人积极心理成长档案的建立是促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必要举措。早在2008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孟万金教授就指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如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心态的调整”[9]等。诚然,积极心理研究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是,以积极品质为内容的个人心理档案还未受到重视。虽然已有学者提出以建立个人心理档案为策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须要指出的是,已有的个人心理档案研究多以心理问题为记录重点,忽视了积极心理的记录,而且多具有普遍适用性,并未以中小学生为侧重对象。基于以上两点,培养希望品质为导向的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档案尤为必要。具体操作上,可以在记录每位学生入学初期固有的心理特质,选择记录促使该学生产生希望信念的事件和其他积极心理案例,并在以后不同的年级段、不同的授课教师对希望心理档案进行补充,同时依据档案信息,鼓励并激发该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让该学生在一种积极向上、鼓励为主导的健康心理环境下不断进步。

3.科学方法与人文关怀相结合,适度干预与调节希望水平

斯奈德的希望研究对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其他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首先,和其他心理特质研究不同,斯奈德对希望开展科学性的研究。他肯定了希望的认知特性和可测量性,建立希望实验室,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发现问题,预测问题、评估问题,提出希望由路径和动力两个成分构成的希望理论,用希望模型直观说明希望的形成过程,并编制希望量表对儿童的希望状况进行量化测评。其次,斯奈德的希望研究体现出极强的人文关怀意识。他强调情感对路径思维、动力思维、目标、压力等的反馈作用,肯定了积极情感的能动作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后还要看到,希望并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发展的。在反复强调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的基础上,斯奈德还指出,希望的动力思维和希望路径并不是一成不变,它可以自觉调整,体现了希望的动态发展观。事实上,不仅是希望品质,其他的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格的培养也要既兼顾科学性与人文性,又体现动态发展观,才能科学有效地发挥积极心理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激发与促进作用。

科学方法与人文关怀共同作用下对希望水平的干预与调节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有效路径。一方面,要运用希望、焦虑等各种量表,充分发挥量表的预测与评估作用,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文关怀,了解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发挥希望等积极心理品质的积极作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一项对300余名初中生与100余名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普遍认为需要心理健康指导。其中,学生在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升学择业、生活和社会适应、情绪控制几个方面的指导需求分别为65%、34%、5.4%-44%、27%与10%。[10]因此,要引导中小学生正确看待和他们密切相关的各种心理问题,增加心理咨询认同度,鼓励勇于就自身面临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同时,要在尊重与平等的关系中教授中小学生应对情感问题、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方法与心理调节技巧,提高中小学生应对压力与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与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提高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其自我调节能力和积极行为能力,从而提高中小学生的希望水平。

4.开展希望教育,推动中小学信念教育

提升中小学生的希望水平有助于增强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论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还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希望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就个人发展而言,希望教育能提高个人希望水平,推动、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增强心理素质。就学校道德教育而言,希望教育能传播积极正能量,有助于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形成,并且为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与信念提供信任保障机制,间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立德树人理念的弘扬。

希望教育作为积极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能有效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而斯奈德以希望理论为核心的希望研究为我国希望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新的思路。因此,要在希望理论的指导下,推进希望教育在心理健康领域理论与实施方法的研究。一方面,希望教育的实施要依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目标制定、路径开发、动力引入几个方面开展。既要加强希望教育目标制定的有效性,也要注重希望教育实施路径的多样性,还要提高希望教育动力,加强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要运用希望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改革,让希望教育进入课堂,真正发挥积极心理教育的作用。斯奈德和诸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希望水平高的人心理健康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基于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加入希望教育的内容,开发希望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推行内涵式教育,发挥希望作为积极品质的精神作用。一方面要提高教师希望水平,提高教师希望教育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希望;另一方面要拓展希望教育渠道,开设希望网络公共课,实现希望教育网络资源共享,让希望教育在中小学心理健康领域的工作落到实处。

————————

参考文献

[1] 管相中.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J].当代教育科学,2014(6).

[2] 张琨.论弗莱雷的希望教育哲学[J].外国教育研究,2006(5).

[3] Breznitz S.The Effect of Hope on Coping with Stress[M].In Appley M.H.&TrumbullR.(Eds.),Dynamics of Stress,Physiological and Social Perspectives.New York,Plenum Press.1986.

[4] Staats S.R.,Stassen A..Hope:an Affective Cognition[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985(17).

[5] Snyder C.R.,Irving,L.,Anderson R..Hope and Health:Measuring the Will and the Ways [J].Handbook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The Health Perspective.1991.

[6] Snyder.C.R..Hope Theory: Rainbows in the Mind[J].Psychological Inquiry Copyright.2002(4).

[7] MichaelF.,Valle E.,Huebner S.,et al.An Analysis of Hope as a Psychological Strength[J].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006(44).

[8] Snyder C.R.,Feldman D.B,Taylor J.D,et al.The Roles of Hopeful Thinking in Preventing Problems and Enhancing Strengths[J].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2000(9):249-270.

[9] 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10] 牛端,刘路通,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J].教育导刊,2009(1).

[作者:景小涛(1980-),女,陕西宝鸡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猜你喜欢
斯奈德动力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棕色语法”的隐喻思考:加里·斯奈德生态智慧的认知解读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我”与“你”的相遇——庞德、斯奈德所译汉诗的主体间性管窥
松树梢
浅析加里·斯奈德生态诗作中的自然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