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配方颗粒与汤剂的比较研究

2015-10-21 20:03王丹裴斯彪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汤剂

王丹 裴斯彪

【摘要】目的:探讨大承气汤配方颗粒与汤剂的成分含量。方法:制备大承气汤配方颗粒与汤剂,测定各批次样品中厚朴酚、和厚朴酚、芦荟大黄素的含量。结果:大承气汤汤剂中厚朴酚、和厚朴酚、芦荟大黄素含量明显高于配方颗粒。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大承气汤配方颗粒与汤剂组成成分含量明显不同。

【关键词】大承气汤;配方颗粒;汤剂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59-01

大承气汤,最早被张仲景的《伤寒论》记载,主要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具有泻下热结之功效[1]。主治阳明腑实证所致的大便秘结等症。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肠梗阻、腹绞痛、胃肠功能弱化、食积腹痛等。汤剂是按处方配药,加水共煎而得;中药配方颗粒是按照中药制剂浸提法,浓缩干燥制成的颗粒剂[2]。目前学术界对于颗粒的单煎混合液与传统饮片合煎汤剂是否等效存在质疑。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比较汤剂与颗粒主要指标性成分含量,对比两者同异性。

1实验材料

1.1药物及主要仪器药物:芦荟大黄素、厚朴酚和厚朴酚由浙江大学生物检定所提供,生大黄、枳实和芒硝购买于我省中药材市场。主要仪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甲醇、电子天平、超声波清洗器、离心机。

1.2大承气汤汤剂制备大黄12g,厚朴24g,枳实12g,芒硝9g,先取枳实、厚朴加水浸泡,煎煮后小火煎煮半小时,加入大黄共煎10分钟,过滤得一煎汤剂;将药渣加水2煮半小时得二煎汤剂合并,放入芒硝,浓缩至250ml,精密量取20ml,甲醇定容至50ml,超声30分钟,甲醇补重,离心,滤膜过滤,制成汤剂供试溶液。

1.3大承气汤配方颗粒制备将同批次药材按经水煎法提取、浓缩后,制成颗粒状成品,称取与传统饮片相当量的配方颗粒3批,混合,加入沸水250ml溶解,精密量取20ml,按上述方法制成颗粒供试溶液。

1.4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TC-C18(2),柱温25℃,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A相:乙腈,B相:磷酸水溶液。

1.5对照品制备和线性关系取5.13mg厚朴酚、5.12mg和厚朴酚、5.12mg芦荟大黄素对照品,分别加入(50ml、50ml、250ml)甲醇溶解,得对照品溶液。回归方程

分别为(1)Y(厚朴酚)=1e+06x-3801;(2)Y(和厚朴酚)=3e+06x-4012;(3)Y(芦荟大黄素)=5e+06x-1138。x分别取1、5、10、15、20ul。

1.6精密试验取大承气汤配方颗粒按照上述方法制备,重复进样5次,计算厚朴酚、和厚朴酚和芦荟大黄素Y值,当标准偏差为0.43%、0.09%、1.01%时,表明精密度佳。

1.7稳定性试验取大承气汤配方颗粒适量,按照上述方法制备,于配置后0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进样分析,计算厚朴酚、和厚朴酚和芦荟大黄素Y值,

当标准偏差为0.34%、0.22%、1.33%时,表明稳定性佳。

1.8重复性试验取大承气汤配方颗粒按照上述方法制备5个样品,计算厚朴酚、和厚朴酚和芦荟大黄素Y值,当标准偏差为2.51%、1.52%、3.50%时,表明重复性佳。

1.9加样回收率试验取大承气汤配方颗粒5份,加入一定量各对照品,按照上述方法制备,计算加样回收率及RSD,厚朴酚为(104.2%、1.6%)、和厚朴酚为(94.5%、2.1%)和芦荟大黄素为(100.01%、5.1%)。

2结果

2.1样品测定按照上述制备方法和色谱条件进样20ul,结果汤剂中各组分明显高于颗粒剂,见表1。

3讨论

大承气汤的主要药理可调节胃肠激素分泌,调控胃肠运动,还有助于各种毒性物质的排出,降低炎性细胞因子,解热,对脑、肺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2]。君药大黄通过局部刺激、增强大肠蠕动而导泻,芒销不易被肠枯膜吸收,增加肠容量,促进肠蠕动,发生排便反应;厚朴对胃肠道平滑肌有兴奋作用;枳实能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加,四药合用起到峻下热结的疗效。中药配方颗粒与汤剂对比,有随证加减、免除煎煮等优势,适应市场需求。但与传统饮片的药效是否具有差异,仍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因此,我们就中药配方颗粒与汤剂展开了对比研究,为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帮助。

本次研究中采用同批次的中药,最大程度保证药物来源一致,减少了混杂因素的干扰,大幅提高研究结果的客观性。我们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大承气汤汤剂中厚朴酚、和厚朴酚、芦荟大黄素含量明显高于配方颗粒。我们认为与以下原因有关[3-5]:(1)颗粒制备中含喷雾干燥,而厚朴酚、和厚朴酚、芦荟大黄素不耐高温,因此含量可能有降低。(2)两种方法制备条件及单、共煎的差异,也会引起含量不同。因此大承气汤颗粒与传统汤剂的等效性还需要进行更多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田友清,丁平.试论发展中药配方颗粒的重要意义[J].中医药学刊,2006,24(11):2134-2135.

[2]周嘉琳.大承氣汤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中医杂志,2007,48(2):177-178.

[3]李业鹏,崔生辉,江涛,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承气汤中和厚朴酚、大黄素、厚朴酚、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0,12(1):1-4.

[4]马德禄,郑尧,靳珠华,等.干燥方法对大黄配方颗粒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1,7(2):178-179.

[5]吴先哲.中药配方颗粒研究进展-中药单煎与合煎对比研究概况[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10(2):6-8.

猜你喜欢
汤剂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中药加糖不科学
中药汤剂煎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药汤剂和中医骨伤手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对患者疼痛评分的改善
针刺和汤剂联用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痞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煎服法的临床应用
中药煎煮方法对汤剂疗效的影响
以标准汤剂为基准建立丹参的质量评价方法
翻白草及复方翻白草汤剂对家兔血糖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