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几个重要环节的护理实践研究

2015-10-21 19:58商丽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实践研究护理

商丽

【摘要】 目的:加强冠心病心绞痛护理,减少心绞痛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准确掌握心绞痛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加强预防及宣传教育。结果:28例心绞痛患者随访一年,病人平均住院频率及住院日数分别下降16.0%及14.3%。结论:加强心绞痛几个主要环节的护理对降低心绞痛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重要环节 护理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46-02

冠心病心绞痛多见,常易反复发作,如不及时治疗及给予正确护理指导,可发展至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本文通过对28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实践及随访,对减少心纹痛复发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至2014年收住內科的2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全部符合心绞痛诊断标准,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42-76岁,平均61岁。入院前平均年住院6-7次,年住院日44-58天。合并高血压6例,高血脂症7例。

2、护理措施

患者入院后经检查及医生确诊后,均纳入心绞痛护理计划,并实施“444护理措施。“四准确”,即准确观察心绞痛发作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准确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尤其脉搏及血压;准确记录出入量;准确掌握实验检查结果;“四正确”,即正确而及时控制心绞痛发作,正确吸氧,正确指导服药时间和方法;“四预防”,即预防患者心理失衡,预防心纹痛复发,预防心绞痛诱发因素,预防病情演变发展。

二、结果

通过:“444”护理实践,并对出院病人定期随访登记,28例心绞痛患者年住院频率减少16.6%,(为3-5次/年),年住院日期减少13.4%(24一36天/年),1年内无1例死亡、也无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三、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胸痛症状,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其患者发病时能够及时的预防,其病情将非常容易受到控制,因此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说,护理工作的重点就是及时控制患者病情,预防其复发。研究人员选取了28名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病症的患者,对患者采取了十分规范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患者的发病次数有所减少,住院的时间也有所缩短,这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说意义重大,对其日后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研究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充分的了解患者病情,及时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是护理的重点内容。临床上,冠心病心绞痛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稳定型;第二种是不稳定型;第三种是混合型,通常情况下,都是按照患者疼痛的部位以及疼痛时间或者放射情况等即可判断出是哪种类型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工作人员首先要应该明确患者属于哪种类型,遵照医生嘱咐进行护理,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更为认真仔细的观察,因为有些患者的情况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比如患者脉搏频率变化比较明显或者血压高低不定等,而血压高低直接影响着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严重程度,如果患者发病时,出现了肌电不稳的情况,极有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严重者直接死亡。如果患者的血压偏高,患者的心肌会消耗大量的氧气,而如果血压偏低,患者的冠脉流量就会相应的降低,如果患者本身就是高血压患者,发病时非常容易发生休克,所以血压以及心律都是护理人员护理的重点,护理人员一旦发现患者的血压以及心律出现了不正常的变化,要马上报告给医生,医生进行处理,另外,输液时护理人员也要注意观察,不宜输液过多过快,否则会使患者心力衰竭,同时做好尿量记录,因为尿量能够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是否健康,随时记录随时报告给医生;而如果患者出现便秘,会使患者的心肌缺血,遇到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可以要求患者服用轻缓剂,以此来缓解患者便秘的情况,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随时掌握患者心电图情况,此外,血氧饱和度也应该进行随时随地的观察。

2、 选择正确的预防方法,心绞痛患者一旦发病,要马上治疗,治疗之后,护理人员要定时定点巡视,防止患者再次发病,当患者发病时,护理人员应该尽量让患者放松心情,嘱咐患者休息,在舌头的底下含着消心痛,并且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适量的高浓度吸氧。冠心病患者往往伴随着其他症状,比如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因此为了避免引发其他疾病,护理人员应该依据患者的情况选择药物,服药之后也要对患者情况进行观察,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及时的采取解决措施。心绞痛患者处于缓解期时,护理的重点就是预防患者再次复发,但是选择哪种预防方法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治疗冠心病时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减少心肌耗氧,提高冠脉供血水平,一般而言,会选择使用硝酸盐类药物来进行预防。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当患者早晨醒来时,预防效果最佳,因此护理人员可以选择在这个时机要求患者服药。

3、 做好大量的宣传工作,以此来提高病人的配合度,第一,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尽可能的让病人保持愉快的心情,减少其忧虑的情绪,如果患者过于忧虑,护理人员可以要求患者适当的服用镇静剂,及时的舒缓神经,当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以及其他方面的细节,要让患者了解到这种疾病并不可怕,只要日常生活中,细心照料,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以此来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指出,目前国内外对冠心病治疗方法很多,尤其许多新的抗心绞痛药物问世及介人治疗给冠心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第二,护理人员要让患者尽可能多的休息,不宜劳累,同时注意饮食习惯等。要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少吃多餐,冬季注意保暖,最后应强调的是,为避免病情发展或恶化,提高生活质量,应教育患者长期服药,有条件者行介人治疗,改变不良习惯,如戒烟酒,避免浓茶,咖啡及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随时携带应急药品,对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不缓解者要警惕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并及时住院监护治疗。

参考文献

[1] 万琼. 一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急救护理[J]. 光明中医. 2006(12)

[2]徐明明,王彩霞. 出院康复指导在冠心病心绞痛病人中的实施[J]. 医学研究杂志. 2006(12)

[3]王凤,赵德柱.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体会[J]. 中国民间疗法. 2008(10)

[4]何燕,王天勋,邓小军,范玲红,王婕. 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 西南军医. 2009(05)

猜你喜欢
冠心病心绞痛实践研究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复方丹参滴丸与异乐定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