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以外,称为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等。异位妊娠中90%以上为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妊娠多发生在壶腹部,约占60%,其次为峡部,伞端及间质部妊娠少见。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临床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98-01
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以外,称为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等。异位妊娠中90%以上为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妊娠多发生在壶腹部,约占60%,其次为峡部,伞端及间质部妊娠少见。
一、病因
1.慢性输卵管炎可分为输卵管粘膜炎和输卵管周围炎,两者均为输卵管妊娠的常见病因。输卵管粘膜炎严重者可引起管腔完全堵塞而致不孕,轻者尽管管腔未完全堵塞,但粘膜皱褶发生粘连使管腔变窄,或纤毛缺损影响受精卵在输卵管内正常运行,中途受阻而在该处着床。输卵管周围炎病变主要在输卵管的浆膜层或浆肌层,可造成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扭曲,管腔狭窄,管壁肌蠕動减弱,影响受精卵的运行。淋菌及沙眼衣原体所致的输卵管炎常累及粘膜,而流产或分娩后感染往往引起输卵管周围炎。结核性输卵管炎病变重,治愈后多造成不孕,偶尔妊娠,约1/3为输卵管妊娠。
2.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输卵管发育不良表现为输卵管过长、肌层发育差、粘膜纤毛缺乏。输卵管功能受雌、孕激素的调节。若调节失调,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此外,精神因素可引起输卵管痉挛和蠕动,干扰受精卵的运送。
3.各种节育措施后输卵管绝育术后复通术或输卵管成形术,均可因管腔狭窄而致输卵管妊娠。宫内节育器与输卵管妊娠发生率的关系,已引起国内外重视。随着IUD的广泛应用,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率增髙,其原因可能由于使用IUD后的输卵管炎所致。
4.受精卵游走一侧卵巢排卵,受精卵经宫腔或腹腔向对侧输卵管移行,称为受精卵游走。移行时间过长,受精卵发育增大,即可在对侧输卵管内着床发展成输卵管妊娠。
5.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致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扭曲、僵直及伞端闭锁,导致输卵管腔狭窄或部分堵塞,可增加受精卵着床于输卵管的可能性。
盆腔肿瘤的牵拉和压迫使输卵管变得细长、迂曲或管腔狭窄或部分堵塞,可增加受精卵着床于输卵管的可能性。
二、临床诊断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多数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突发性下腹疼痛,血压下降,脉搏变快弱,面色苍白和阴道流血。还有闭经及不孕的病史。体征有下腹固定压痛点,反跳痛及移动性浊音,阴道检查常有少量出血,在内出血多者,检查时子宫有漂浮感,子宫大小正常或稍大,稍软。输卵管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时,临床表现不明显,诊断较困难,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阴道流血淋漓不断,腹痛加剧,盆腔包块增大以及血红蛋白逐渐下降等,有助于确诊。需要时可采用必要的辅助检查。
1.B型超声此检查已成为诊断输卵管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输卵管妊娠的典型声像图为:①子宫内不见妊娠囊,内膜增厚;②宫旁一侧见边界不清、回声不均的混合性包块,有时可见宫旁包块内有妊娠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为输卵管妊娠的直接证据;③直肠子宫陷凹处有积液。文献报道超声检查的正确率为77%~92%,随着彩色超声,三维超声及经阴道超声的应用,诊断准确性将不断提高。
2.妊娠试验测定β-HCG;为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常用手段、胚胎存活或滋养细胞尚有活力时,β-HCG呈阳性,但异位妊娠时往往低于正常宫内妊娠,血β-HCG的倍增在48小时内亦不足66%。β-HCG阴性,也不能完全否定异位妊娠。β-HCG阳性时不能确定妊娠在宫内或宫外。疑难病例可采用比较敏感的放射免疫法连续测定。
3.腹腔穿刺包括经阴道后穹窿部和经腹壁穿刺,为简单可靠诊断腹腔内出血的方法。内出血时,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后穹窿穿刺可抽出陈旧性不凝血。如抽出血液较红,放置10分钟内凝固,表明误入血管。当有血肿形成或粘连时,抽不出血液也不能否定异位妊娠的存在。当出血多,移动性浊音阳性时,可直接经下腹壁一侧穿刺。
4.腹腔镜检査由于腹腔镜可在直视下检查,且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适用于输卵管妊娠末流产或未破裂时的早期确诊及治疗。出血量多或严重休克时不宜作腹腔镜检查。
5.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诊断性刮宫见到蜕膜而无绒毛时可排除宫内妊娠。
三、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治疗
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其次是非手术治疗。
(一)手术治疗
1.输卵管切除术适用于腹腔大量出血,伴有休克的急性患者。一般施行患侧输卵管切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时可行子宫角部切除及患侧输卵管切除,必要时切除子宫。对侧输卵管有粘连、闭锁时可行输卵管分离术及伞端造口术。在紧急情况或缺乏血源时,自体输血是抢救休克的有力措施。因同体输血不会引起溶血、过敏、发热等反应。
2.保守性手术适用于要求生育的年轻妇女。由于B型超声β-HCG及腹腔镜的应用使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为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性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伞端妊娠可行挤压术排出胚胎;壶腹部妊娠可纵形切开壶腹部,取出血块和胚胎,切口不缝合,称为造口术或开窗术;峡部妊娠可切除病灶,两侧断端行端端吻合术。以上手术也可在腹腔镜下进行。
(二)非手术治疗对于无内出血或仅有少量内出血、无休克、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1.中医治疗仍是我国目前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方法之一。
2.化学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要求保存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一般认为符合下列条件,可采用此法:①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3cm;②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③无明显内出血;④β-HCG<2000U∕L;⑤肝肾功能及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正常。化疗一般采用全身用药常用氨甲蝶呤(MTX)。若用药后14日,尿β-HCG下降,并连续3次阴性,腹痛缓解或消失,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者为显效。若病情无改善,甚至发生急性腹痛或输卵管破裂症状,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局部用药可采用在B型超声引导下穿刺将药物直接注入输卵管的妊娠囊内。也可在腹腔镜直视下穿刺输卵管的妊娠囊,吸出部分囊液后,将药注入其中,目前我们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将药物直接注人输卵管的妊娠囊周围,常用药物仍为MTX。
参考文献
[1]越美玲,周丽芬,李俊霞,赵巧珍.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8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0(S1)
[2]张月娥.48例输卵管妊娠的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