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多用”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10-21 19:55陈鸿銮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有效性探究

陈鸿銮

摘 要:根据《把握思维的奥妙》这一课知识点,以“上海自贸区建立、发展、推广”这一案例设计整个教学环节。通过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层层深入,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获得知识,以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一例多用;政治教学;有效性;探究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强调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合理运用材料创设教学情境,同时设置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和探究活动。“一例多用”就是教师利用“一例”创设多个教学情境,形成“探究链”,通过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层层深入分析,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获得知识,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笔者在上复习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这一课时,对如何合理高效运用材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了一次尝试,结合“上海自贸区建立、发展、推广”这一案例,多次运用,多方分析,层层深入,一例到底,把本课中关键的概念、原理通过例子加以阐述,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难点的理解与把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描述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2014年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的《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进展和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意见》认为,上海自贸区取得的经验可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复制和推广。

多媒体播放关于“上海自贸区”建立发展的相关新闻报道,以时政热点为切入点,生动的画面,直观的形象,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师:设立“上海自贸区”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措施,请问这项措施是以什么事实为根据而提出的?

生1:以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的。

生2:以中国基本国情为根据提出的。

生3:以当前的国际形势变化提出的。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引出教学重点“物质决定意识”。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中央之所以做出这么一项决定,是在综合了国内外经济形势之后做出的举措。在这个当中,现实的国内外形势属于物质范畴,而目前国内外的形势决定了要采取何种策略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所以产生这一种思想即意识,也就是说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师: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际上的一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想遏制中国的发展,在这方面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学生热烈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客观评价,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探究,得出“意识的能动作用”。我们国家之所以要设立“上海自贸区”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和国际形势变化的挑战,实现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在本课中讲的就是意识对物质的一种反映,积极应对世界的变化,也就是在积极地改造世界,而且也说明了意识自身的能动作用。

教师明确:意识是人的意识,是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特征。但是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师:刚才通过新闻报道,知道“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在前期充分的调研和试验基础之上做出的决定,那么大家有没有联想到我们课上所涉及的知识点?

生1:一切从实际出发。

生2:实事求是。

生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教师小结:大家已经开始积极思考了,能够将课本上的东西联系到现实当中了,这样学过的东西才能真正为我们所用。正像大家所说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自贸区在建立之初之所以要进行充分调研和大力试验,就是为了认清实际情况而做的准备,而认清实际情况是为了最后的决定做准备。是否需要设立自贸区,设立怎样的自贸区,怎样发展自贸区以及自贸区建设取得的经验可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复制和推广,说明了我们的党和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没有把握实际情况则很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也就是错误的意识,影响事物的正确发展。

(1)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案例反思

通过本节课“一例多用”的尝试,对课堂教学中教学案例的选择有一定的启发。

1.精选教学案例,力争一例多用,提高材料使用的有效性。思想政治課中许多抽象的概念,应先将其具体化,然后再回归到抽象。单纯的讲解不仅会让学生反感,而且很可能会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变成单纯的死记硬背。“一例多用”对同一情境材料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挖掘和提炼,发挥了案例的最大效能,精简了教学资源,教学线索流畅明晰,提高了课堂效率。“一例多用”随着情境案例不断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关注事件的发展,积极分析,参与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例多用”展示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将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政治课不再抽象,体验到政治课堂学习的乐趣。

2.精选教学案例,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富有时代气息。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新鲜事例,把问题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设置带有悬念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追求新知识的渴望,进而挖掘出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内在驱动力,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矛盾中,通过师生相互协作,寻求问题答案。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浓缩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过于陈旧的事例往往会引起反感,作为教师,要认真备课,选择新颖而又典型的实例。“上海自贸区”是学生熟悉的新事物,它的选择与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关注时事热点的热情,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关心时事的习惯,开阔眼界,发散思维。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鱼霞.评罗杰斯的学习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6).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有效性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的改革思路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