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贤发
摘要:根据骑楼形态的特点,从城市设计、人文关怀、地域文化传承等的角度提出骑楼形态应用的设计一般原则。
关键词:整体性;延续性;多样性
在近代,骑楼建筑通常以“带”、“片”的整体组合方式出现,骑楼形态以整体面貌融入城市空间活力。因此骑楼形态应用首先需从整体的、城市空间环境的角度来探讨。经过骑楼形态的双重属性及其特点分析后,形成了比较具体的骑楼形态应用设计一般性的指导原则,用于指导骑楼形态的设计实践。骑楼形态现代应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性
骑楼形态应与其所在的区域的建筑、环境与城市空间、区域文化相协调,尽可能合理地利用其所在地的地域特色,考虑周围环境的历史文化内涵、时空连续性、整体与局部、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包括从技术层面的准则控制,整体考虑。内部各要素自己的整体协调性,在协调与整合不同时空及尺度下的自然生态、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时,显示出自身的高度合理性整体性。骑楼形态应寻求其与整体街区的环境格局及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的一致性,设计要从区域全局出发,加强地段与城市的联系,以期形成整体感强的城市空间序列。在骑楼形态实现传承与延续时,要注意处理新老建筑的关系,以取得统一的效果。
二、延续性
骑楼形态地域文脉延续性原则包涵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城市文化的延续,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新老建筑的冲突、协调;同时近代骑楼街区中必须混有不同年代的建筑,老建筑应有适当的比例,在骑楼形态应用设计时,只有以尊重地域文脉的态度,尊重保护历史建筑及其周围环境、城市传统格局和空间特色,才能使城市的建筑与空间得以传承、延续。在骑楼形态应用设计时,不能以对原有近代骑楼的破坏为代价。另一个方面则是指骑楼建筑本体的(风格)文脉延续性。只有与当地风俗永远保持互动,建筑才能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需要从环境中得到灵感,因为环境建立并发展了形态、语言、文库和词汇,并保持永不离题,接收当地风俗的主题,是与其他建筑学主题同时进行的,包括传统的沿袭、历史模式的评价及为创造新的表现力而对之进行的改善。”建筑本体的文脉延续性重点在于寻找“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时代的”的契合点,以实现建筑文化的延续,并达到城市整体文化的传承受与延续。
三、精神性
城市空间由一系列不同场所组成。骑楼形态应用不仅仅是塑造建筑空间,更在于塑造环境、创造特色场所。场所精神通过人的认同与定位而得以塑造,舒尔茨指出:“‘场所精神由定位、空间形态和具有特征的明晰性明显地表达出来。当这些观点成为人的方向感和认同感的客体时就必须加以保存。必须加以尊重的很显然是他们的主要结构特质:例如聚落类型,营建方法以及具有特性的装饰母题。”舒尔茨认为当人定居下来,一方面他置身于空间中,同时暴露于某种环境特性中。这两种相关的精神更可能称之为方向感和认同感。要想获得一个存在的立足点,人必须要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他必须晓得身自何处。而且他同时得在环境中认同自己,也就是说,他必须晓得他和某个环境是怎样的关系。因此,定向与认同两个方面构成了场所性的主要内容。定向意味着一个具有良好的方向感的地方,人们才能免于迷路。认同意味着体验一个有意义的环境,指与物的世界产生有意义的关联。定向是疏离感,它使人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场所的空间性质与它对应;认同是归属感,它使人认同特定的环境,场所的特性性质与它对应。因此场所的特征是由两个方面内容所决定:外在的实质环境的形状、尺度、质感、色彩等具体事物;内在的人类长期使用的痕迹以及相关的文化事件。所以把握场所应该从构成场所的物质空间构成和构成场所的历史、文化内涵、人类的活动内容两个方面考虑。场所精神的源泉在于对环境中历史、文化内涵及人文特色的保护与重现、赋予,成功地实现从“空间”向“场所”的转换,使人产生归属感、历史感等等。
四、人性化
城市空间人性化的原则是骑楼形态应用的重要原则。城市的本质是为了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良好的栖居场所。骑楼形态是沿街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塑造城市街道空间,弥合近代骑楼文化区域的城市文脉,是骑楼形态应用的直接目的之一。街道具有交通和社区中心双重功能。街道不仅是传统城镇的要素,并且现在依然是大多数现代城市的主要构成方式、基本骨架。人性化设计原则是一种从人的需求出发的设计思想。人的需求在物质环境中,主要表现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即通常所说的建筑和城市的使用功能需求。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就是要建筑和城市为人们的居住、生活提供良好物理条件、环境质量。人性化原则包括:从整体层面考虑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如在骑楼街区开发中,确定骑楼街区的总体规模、人与车的流线的处理,即街道不再以机动车流线为唯一考虑标准、塑造多种不同的空间以满足不同的需求等等。具体局部设计及细部设计的近人尺度下对人的惯性活动、真正需求的周密考虑,关注城市和建筑对人的满足,如通过休憩设施、信息设施等种种设施的设置及其立面的材料、细部、装饰的设计和运用,以获得亲切而有质感的街面感觉。而人的步行经验,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转换等都需受到重视。
五、多样性
多样性原则是骑楼形态应用中的动态因素。城市文化必然是多样化的,因为无论人的生活物质层面的需求、与精神层面的需求,都是多样化的。而街道是包含城市文化的容器,包容了城市商业、居住、公共活动等。街道及其所包含的丰富的功能激发了城市居民的各种活动,同时也蕴含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街道包含的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城市景观是无法取代的。在城市地区,如果某个地方在用途和功能上都一体化,那么这本身就会让城市陷入一个左右为难的地步,而且情况要比郊区更加严重,因为城市地区的主要景致都是建筑。要让这些建筑都归于一体化,这实在是太荒谬了,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现代的城市开发与改造却打破了城市街道的有机构成,从而实现单一的功能模式,同时又常常缺乏人性化设计,而不是多样复合的功能,导致了城市街道的人与人聚集、交流的空間的缺失。多样化的原则考虑的内容包括:建筑及建筑构成的空间、街区空间多样化;空间场所中人及其活动的多样性、建筑功能类型的多样性;多种功能混合是保证城市的多样性、城市活力的重要要素。
参考文献:
[1]谢漩.北海骑楼式旧街区保护和更新研究[D].重庆:重庆建筑大学,1996.
[2]李琛.台城镇骑楼研究[D].北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3.
基金项目:骑楼形态在现代商业街中的应用方略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