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鸾鸾
【摘 要】目的:对乙型肝炎患者的相关健康教育需求进行深入了解,明确乙肝患者获取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使健康教育者工作变得更加具有可行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方法:对120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调查问卷表进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调查。结果:乙型肝炎患者对乙型肝炎常见并发症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乙型肝炎患者主要通过医务人员指导、媒体宣传、电话咨询等具体途径来获取健康教育,且健康教育途径多种多样。结论:乙型肝炎患者需要加强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了解,医学人员需要明确乙型肝炎患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乙型肝炎;健康教育;需求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身体多器官均有损害的一种疾病,其发生主要由乙肝病毒(HBV)引发,临床主要病变为肝脏炎性方面的病变[1]。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也是现阶段最为流行、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其发生率呈现出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本文对120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调查问卷表进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我科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其中男90例,女30例,年龄最小16岁,年龄最大69岁,平均年龄37.5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例数分别为40例、49例、31例。职业分布:干部、工人、农民、学生、无业例数分别为10例、24例、30例、7例、49例。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调查表由专人负责,调查前有明确指导语言,要求被调查者要如实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评定。在给患者发放调查表时需要将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以提高他们的支持度和配合度。自行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健康教育需求内容和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具体以多项选择的方式回答,可選择自己认为合理的多个答案,回答正确表示知晓。问卷以自愿、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120份,回收率为100.0%。采用SPSS 11.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
2 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对乙型肝炎常见并发症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乙型肝炎患者主要通过医务人员指导、媒体宣传、电话咨询等具体途径来获取健康教育,且健康教育途径多种多样。具体调查表内容详见表1、表2和表3。
3 讨论
3.1 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特点
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病,且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难以治愈,且因为受各种如非医嘱用药、过度疲劳、情绪波动、饮食不当、气候变化等综合因素影响使得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医疗机构对乙型肝炎的健康教育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所以乙型肝炎宣传通常多种形式在持续不断地开展中,但我国现在存在的具体问题在于健康教育没有针对性[2]。本组资料中的调查结果表明,乙型肝炎患者对乙型肝炎一般并发症护理知识、常规消毒剂使用方法知晓率相对比较低,说明患者对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3];而对乙型肝炎健康教育需求均较高,大部分集中在60%以上。结果表明,医务人员除需要重视疾病治疗、药物应用及护理等知识的宣教外,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讲解和传授有关预防家庭内传播的方法和意外暴露后的具体处理流程,主要介绍处理伤口、洗涤血污染物品的方法,指导患者并使其学会正确使用消毒剂的方法等。了解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方法和技巧,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的自身防护能力,在乙型肝炎的家庭照顾及自我护理中可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2 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本调查显示,乙型肝炎患者对健康教育方法需求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乙型肝炎患者主要通过医务人员指导、媒体宣传、电话咨询等具体途径来获取健康教育,说明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的医务人员是开展乙型肝炎健康教育的首选。
3.3 提高医务人员健康教育能力及综合素质
本组资料结果表明,乙型肝炎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有多样化的特点,所以医务人员需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更新信息,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从患者的具体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乙型肝炎的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患者需要加强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了解,医务人员需要明确乙型肝炎患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丁鸿,李水明,林琳,等.劳务工预防乙肝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2):1057-1060.
[2]万彬,罗东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华西医学,2009,(5):1290-1292.
[3]李风琴,唐宇,张宁静,等.甘肃省部分贫困县及少数民族县基层医务人员乙肝相关防制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