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10-21 19:38段语婕
大观 2015年5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高职院校

段语婕

摘要:高职高专旅游院校作为我国主要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摇篮,主要就是为我国旅游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业务知识、较强的业务技能和较高的水平、身心健康的高等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旅游英语教学的特点,探讨旅游英语与专业整合之间的联系,研究在高职旅游英语课堂进行职场化教学的可行性,力争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就是未来学生在旅游行业的职场上所用,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发展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

一、现代旅游英语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是坚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其专业设置应以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立专业主题框架为依据。据世界旅游组织和中国国家旅游局预测,确定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世界旅游强国的奋斗目标将有可能在2015年提前实现。因此,如何迅速、有效地建立一支强大、高质量的旅游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现代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其目标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趋向的基层性等特点。高职旅游专业从原来的人才基本技能的培养转向以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约800万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1200万人,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400万人。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计不完善。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始终摆脱不了本科的学科性、理论性教育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方向上,面面俱到,酒店、旅行社、会展等各个旅游行业都有涉及,偏向大而全式的定位。虽然人才的输出口径宽泛,但培养的人才缺少适应具体岗位、具体细分市场及旅游行业特点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无所适从,看起来各类企业都适合,而真正实践起来,有技能,却不是高技能。课程设置基本对应于旅游行业的运行部门,忽视了基础课程系统的构建,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不足。课程设置还存在套用本科旅游专业的三段式(即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缺乏针对性,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没有体现在课程学习的始终,从课程所占比例上分析,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例较重,而专业课程课时偏少。还存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必修课程的学习,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的量不足的问题,覆盖面窄,忽视了学生行业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陈旧,考核方式单一。旅游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滞后,教学模式陈旧,现在的旅游教育依然靠传统方式教学,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技能实习室,如旅游实训室、沙盘、标准客房、标准中西餐厅等等都很不够。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影视等资源扩大信息量和知识面。教学方法单一,或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缺乏技能训练和实践;或在交际教学法的启示下,整天开展会话游戏,不能组织扎实有效的实训课堂。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单一,学生的考核方式要么是口试,要么是笔试。口试的考核方式不能够较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试的考核方式不能够对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和口语能力进行测试。这两种考核方式不能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三)实训教学流程不了解,实训实践教学经费不足。对于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校内必备基本实训设施没有明确的规定,各院校建设的实训设施條件欠缺,规格和层次也差异很大。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在思想上对该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而资金上投入不足,造成实训基地建设规模小,设施设备不足的局面。相当数量的院校还没有专业实训基地,无法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外实习基地从统计数据上看不错,但校企深度合作,企业长期提供稳定的实训岗位的不多。很多时候,学生名义上在校外进行专业实习,实际做的却是志愿者就能做的临时性打杂工作,既不能满足学校对实习时间的要求,又因为工作缺乏技术含量,不能保证实训质量。学生虽然经过了半年或一年的实训,但对旅游企业的整个运转流程仍不了解。对实训实践的理解简单肤浅,不能组织扎实有效的实训课堂;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影视资料等资源来扩大信息量和知识面。

(四)师资队伍缺乏实践,教师复合能力欠缺。大多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有学历,有一定理论知识,但缺乏行业的实践工作,缺乏过硬的行业岗位技能,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少,行业的影响力也无从谈起。而旅游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它的实践性、经验性的特点特别突出,因此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不足,制约着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三、改进旅游英语教学的对策

(一)确定教学目标,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以理论和实践并重。以前的课程教学大纲忽略了工作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而高职英语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语言技能,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要制定新的课程标准,课程设计突出“以能力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满足行业企业岗位(群)需求的教学内容与资源,体现工学结合的原则,采用技能培养、知识传授、职业素养养成三位一体的模式培养职业综合能力,实现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向“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转化。

(二)设计教学模式,注重培养职业能力。旅游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旅游活动情景下的语言交际能力及涉外旅游服务技能,注重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的设计,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英语是一种实用性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掌握的语言。英语教学离不开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英语教学的实践练习的实质就是强化实践和练习环节、采取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把在英语课堂上学到的词汇、词法、句法、语法、英语文化知识等系统英语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和课外练习得到运用、巩固和检验。高职英语应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相关涉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到实际岗位上去应用英语。I hear and I forget.I see and I remember.I do and I understand.旅游英语亦是如此。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学以致用。应充分使用启发式,听说式,研讨式、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更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借鉴“项目教学”和“实地教学”,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任务型教学法、采取师生互动,活动教学、演讲、导游模拟、辩论会等教学手段等多种教学手段并辅以多媒体教学,向学生输入相关单词、句型的同时,使学生获得灵活使用语言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扩大知识面,增强社会文化能力。同时注重模拟训练,强调以工作岗位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发展职业能力.

旅游英语教学注重英语口语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并渗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故旅游英语职场化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英语语言为载体,把各大景点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内容渗透到教学中,以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型、能力型、复合型人才为原则展开教学。

(四)建立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首先是在校内建立“模拟导游室”,在教师的带领下,在行业人员的指导下,到“模拟现场”进行较为逼真的导游业务训练。可以开展带团过程中的情景模拟等课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系统掌握各类服务程序和技能。也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外语学习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外语课外活动,举办英语演讲、英语角等。其次是将校内实训扩展到校外。校内“模拟导游室”毕竟只是模拟环境,所以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实训,如带学生到湖北省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馆、东湖等免费景点进行参观学习训练。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应变、协调、社交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素质。

(五)探索培养途径,实现“四结合”。基于培养职业型、复合型人才的原则,我们提出人才培养应遵循产学结合原则,做到:立足“两个点”,即立足校内实训点和校外实训点,这是教学实施的条件与基础。实现“四结合”,即实现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实现课堂与实训基地相结合,实现课内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实现学习与创造相结合。推进相互融通的双证书制度,明确旅游管理类各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把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条件。

(六)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应建立相关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专职教师学习进修,到相关的企业以及到國外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旅游企业去挂职或参与他们的管理和决策;或到政府机构了解方针政策及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使教师开阔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化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有活力和实用性。同时学校还可以把长期工作在旅游行业一线的从业人员聘为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向学生教授一些操作技能性较强和实践经验较多的课程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形成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职业习惯。这样,旅游专业教师队伍才能逐渐成长为一支过硬的、名副其实“双师型”师资队伍。

(七)改革考评方式。科学的考评方式具有正确的导向性、激励性和实效性;反之,则将桎梏教学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评价多采用期末笔答试卷这种终结性考核的方式进行,很难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旅游英语考核的内容要全面、多元化,应突出对学生全面的、综合的语言技能的考核,力求客观、准确、科学。考核可采用采用形成性评价、真实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即学生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学习资料的积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等学习档案的积累)占学期成绩的30%,小组实践考核环节(包括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占学期成绩的30%,期末考试(包括考试与考察、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考场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等多种方式)占学期成绩的40%

【参考文献】

[1]魏风云.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探索[D].2009.

[2]张玲.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2011(7)

[3]易凤承,林英华.高职导游英语实训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华章.2010(26)

[4]杨威,高职院校旅游英语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高职院校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