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4例临床体会

2015-10-21 18:46王志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临床治疗效果

王志

【摘要】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共1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观察组实施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对照组实施传统胰肠吻合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进行顺利,根据表中数据得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和吻合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高于对照组的出血量,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单,对预防术后异常吻合口瘘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01-02

在腹部外科领域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项复杂的外科手术[1]。术后创伤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手术风险极大[2]。胰肠吻合瘘是引发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的之一,胰肠吻合口愈合不良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经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捆绑胰肠吻合术,是针对传统的临床胰肠吻合方法中,容易造成胰肠吻合瘘的原因而特别设计的,对此,本文就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讨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共1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7例。1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56.3±4.8)岁;其中,壶腹部腺癌3例,胰头腺癌4例,腺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绒毛状腺癌3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都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观察组实施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对照组选择传统胰肠吻合术。

1.3 观察标准

并发症情况:两组患者在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记录观察两组术后异常吻合口瘘的发病情况。围手术指标:术后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吻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对比,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对比 (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

(ml) 吻合时间

(min)

观察组 7 274.4 54.2 716.2 356.1 34.3 10.2

对照组 7 286.6 56.6

643.6 195.8

56.1 15.9

T值 --- 8.657 13.346 4.425

P值 --- P<0.05 P<0.05 P<0.05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进行顺利,根据表中数据得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和吻合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高于对照组的出血量,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胰肠吻合口瘘发病情况对比

经过治疗,观察组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病率为14.3%(1/7),对照组为57.1%(5/7);观察组胰肠吻合口瘘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针对壶腹部腺癌、胰头腺癌、腺癌、十二指肠乳头绒毛状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进行胰十二指肠的切除[4]。随着医学体制不断的改革,医疗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也提高不少,死亡率也得到了控制,相比过去明显减少,但术后胰肠吻合口瘘依旧是制约胰十二直肠切除术临床治疗的瓶颈[5]。胰肠吻合口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具有死亡率高的特点,因而需要积极改进胰与消化道的重建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捆绑式胰肠吻合手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胰腺残端过大而难以入肠腔的困难,而且手术过程中操作简单[6]。术后吻合表面完整无损,减少了针孔胰液滴漏现象;残胰不再紧贴空肠粘膜面,避免了胰液从吻合口渗出;胰肠吻合口之间产生的一个创面,扩大了愈合面[7]。本文针对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探讨研究,選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共1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7例,实验研究结果为: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和吻合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高于对照组的出血量,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胰肠吻合口瘘发病情况对比:经过治疗,观察组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病率为14.3%(1/7),对照组为57.1%(5/7);观察组胰肠吻合口瘘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不符合生理情况,胰酶在酸性环境下灭活,影响了患者身体正常的脂肪消化吸收;胰腺萎缩导致胰胃吻合口狭窄,也将使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而影响消化,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普遍认为当胰腺质地正常时,或胰管不断扩张时,特别容易发生胰漏[8]。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此时更能发挥其作用,因为不论胰腺质地是否柔软,胰管有无扩张,都能确保不发生吻合口瘘。此外,对壶腹部腺癌、胰头腺癌、腺癌、十二指肠乳头绒毛状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疾病,不少专家学者主张根治[9]。究其原因,第一,胰十二指肠手术时间过长,清扫完毕后进行吻合时,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精细的黏膜对黏膜吻合,这时就需要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来完成;第二,骨骼化清扫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主动脉、腹腔动脉、下腔静脉和肾静脉等裸露在手术视野中,如果手术中不小心发生胰漏,这些血管极其容易受到腐蚀,严重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则更能起到保护作用[10]。

对于捆绑式胰肠吻合手术的操作方式,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在手术过程中,要将结合部的空肠粘膜放开破坏,避免有分泌的胰液存在,导致手术捆绑失败;(2)手术中为保证捆绑的肠管不至于坏死,在捆绑线之前肠管要留有血管分支;(3)捆绑线的松紧度要适中,以小号止血钳头端能够刚刚伸入捆绑线圈为准。

为避免细丝线会对术后局部水肿的肠管具有较强的切割作用,捆绑线最好使用7号线;(4)手术过程中,注意将主胰管引流管引出体外;(5)残留胰腺若大于空肠口径时,将胰腺残端绞锁捆扎缝合缩小残端之后,即可安全实施本手术方式。

综上所述,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单,不管胰腺质地是否柔软,均适合于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且能良好的避免胰漏,对预防术后异常吻合口瘘也具有满意的作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颖斌,王建伟,方河清,彭承宏,吴育连,许斌,邓贵龙,李海军,李江涛,王新保.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4,12(22):31-33.

[2]张建东.捆绑式胰胃吻合及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0,14(09):124-126.

[3]徐晓武.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捆绑前后吻合口耐受压测定及意义[D].浙江大学,2003,24(12):345-346.

[4]彭淑牖,刘颖斌,牟一平,蔡秀军,彭承宏,吴育莲,方河清,曹利平,沈宏伟.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00例报告[J].胰腺病学,2001,01(07):43-45.

[5]彭淑牖,刘颖斌,牟一平,蔡秀军,彭承宏,吴育连,方河清,范敏明,沈宏伟.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第Ⅰ型和第Ⅱ型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05(21):25-26+68.

[6]徐琳,吴志勇.捆绑式胰肠吻合与传统胰肠吻合术后并发症的比较[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02(12):155-157.

[7]史衛海,王人颢.21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7,04(24):522-523.

[8]李国松,斯贤,杨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32例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02(05):167-168.

[9]刘学礼,程平,吴卫国,胡涛.捆绑式胰肠吻合术25例临床体会[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04(08):328-329.

[10]左世东,廖恒祥.胰十二指肠切除捆绑式胰肠吻合术21例临床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03(10):395-397

猜你喜欢
临床治疗效果
奥曲肽与乌司他丁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分析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优思明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妇女40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临床对比观察
高频振荡通气等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观察
整体护理措施对肝癌患者行介入手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用药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