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宇
摘 要: 在经济社会转型加快和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传统的行政学原理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等方面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行政學原理探究式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的研究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行政学原理 探究式 课程改革
探究式课程改革目标是扭转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素质提升”的教学观念,力图打破课堂教学中的单向接受型的知识传授,强化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行政学原理探究式课程改革不仅为优秀教师、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而且具有强有力的推广和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
一、传统教学面临的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传统的行政学原理教学特点是“以识记为导向,为教师为核心”。教师“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启示;重教学形式,轻思想内涵;重单点深入,轻纵横联系”,学生“重被动接受,轻主动思考;重理论识记,轻实践操作;重孤立运用,轻灵活迁移”。由于已经对传统教学形成路径依赖,加之“以科研为核心”考核指标的压力,因此很多教师缺乏改革热情。
2.教学内容中实践应用层面少。在以往行政学原理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多偏重原理、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知识,忽视理论阐述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特别是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实践的结合,也忽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实际行政管理事务所需要的理论品质、实际能力和操作技巧。
3.教学方法单一、呆板。传统的行政学原理教学实行的往往是“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一言堂”仍是课程教学的主旋律,教师按照讲义(或课件)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听课、记笔记。讲授法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更快地传递知识,尤其是理论知识,但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此教学模式主要是按照教材中章、节目录的内容去讲,很难把每堂课的内容连贯起来,而大多数学生既不懂得归纳整理,又不懂得扩充知识点,日积月累,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使得上课流于形式,被动听课,被动思考,专业知识得不到较大提高和深入。
4.教学方式单向性。传统教学模式下,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往往采用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的方式;或者教师不停地翻动课件,学生只听不记。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占主导地位,比较死板;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应用;重群体教育、轻个体培养”。这种被动、单向、机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久而久之形成对这种教学方式既厌烦又依赖的心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5.课时与任务量不平衡。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而且要安排时间给学生进行课程实践,这必然导致教学任务质量与课时之间的矛盾。另外,一些高校教师把科研摆在重要位置,但很多科研项目没有和课堂教学很好地融合,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教师要想真正掌握并运用优秀的教学方法,就必须深入相应的教学活动中诠释、感悟和体验。只有这样,这些优秀的方法才有可能逐渐内化为教师内在的教学方法,从而生成个性化教学过程。
6.课程缺乏合理的考核评分标准。传统的考核评价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组成,考试方式、评价指标单一。考核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忽视学习过程,缺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励机制。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依靠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考试中,学生答题首先想到的是标准答案,而没有其他创造性的想法。平时表现成绩由考勤、课后作业与小组演讲三部分组成,每项各占一定比例,但平时成绩的考核效用也因各项考核标准受到限制而大打折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形成准确的考核,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带有主观性与模糊性[1]。
二、探究式教学改革的目标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行政学原理探究式课程教学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方式,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以问题为引导、以任务为引导、以目标为引导,启发学生发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扮演好教练员和引导员的角色,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2]。
2.实施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习不应单纯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学习也不应仅仅是获得现成的知识,学习应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是学会学习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其中学会学习。而行政学原理探究式课程教学就是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评价方法等进行积极探索,这将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
3.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发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行政学原理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爱因斯坦认为从科学活动的过程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的出现是起点,解决问题是终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式教学。学生只有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进行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行政学原理探究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诸如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制作得出结论。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起新的认知结构,获得新的领悟,在了解和研究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3]。
三、探究式教学改革的内容和关键
1.课程教学理念的探究。行政学原理课程的任课教师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通过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合作性学习能力和调查实践能力,从而切实提高行政学原理教学的实效性。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认识到好教师的标准之一在实时改进,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根据现实情况的需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行政管理素养[4]。
2.课程教学内容的探究。目标是对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凸显“新、实、特”三大特征。新: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学成果引入教材和教学。实: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播、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特:课程建设立足宁波市社会管理创新特点,教学内容彰显地方特色与优势。改革的关键在于:内容拓展要充分将区域发展优势和高校的办学特色整合起来,要充分体现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取向,并涉及行政管理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探究性的特点。
3.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目标是将“探究与创新”作为教学策略与方法,强调“理论与素养并重,任务带动实践”的教学模式。采取学生自主选题、老师启发指导的教学方式,以第一课堂为主并结合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探索性实验。确立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向自主创新,增强其创新意识,同时实现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分析解决问题向发现提出问题能力的转变。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内容既源于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教学内容既反映行政学原理前沿性又凸显社会现实性。
4.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究。基本思路和目标是从教师多讲向学生多参与、多实践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在改革过程中,注重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交流等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得到有效发挥。除采用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外,课程以主题辩论、角色扮演、“政学研”结合及每周时政要闻等多种形式展开创新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是教师必须在行政学原理课堂上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形成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紧密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课程考核办法的探究。在内容上,不仅要注重考查学生对行政学原理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实践能力等。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同时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由此,激发学生兴趣和潜力,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严谨作风和面对挫折的勇气。改革关键在于:必须让教师认识到以往主要通过笔试考查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的考核方式存在局限性,以此增强考试改革的自觉性和强度性。
6.课程教学资源的探究。目标是更新教学手段,使之更好地辅助教学。一是建立自己本专业学科团队的案例教学库,摒弃以往过分倚重外国案例教学的理念;二是积极探索网络化教学手段,为探究式课程量身打造行政学原理课程网站。网站整体设计风格应大气、淡雅;内容丰富、功能强大;专业性强;互动效果好;网站自测功能强。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及时与案例采集单位和学界专家充分交流,如何精心编撰、出版并不断完善案例库;如何在网站设计方面要充分体现动态化和互动动能。
7.课程教学场所的探究。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从书斋型的学习转变为实践型的学习,在保证理论教学课时数的同时,经常性地开展实践性调查研究,以此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到政府机关中去实习,了解工作环境,接触行政管理人员,学习他们的处事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改革关键在于:如何在实现理论教学目标的同时,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探究式改革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和方法
目前行政学原理课程主要作为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双学位辅修课。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来构建和实现行政学原理探究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主要方案如下:
1.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行政学原理教学团队将关注的焦点从教学内容是否精彩转变到教学形式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实践性学习能力上。要求每一位参与改革的教师拿出一部分课堂教学的时间,用于布置调查研究任务,开展调查研究实践,完成调查笔记和实践总结,从而将课堂教学的场域从校内拓展到社会。同时,要求有关老师在教学改革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展开教学反思,每堂课后都要检查自己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改革目标,并反馈关于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
2.立足于“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将行政学原理基本原理确定为“基本了解”、“比较熟悉”和“完全掌握”三个部分,“基本了解”的教学内容在课后引导同学们自学;“比较熟悉”的教学内容引导同学们在自主学习课上学习和讨论,并撰写讨论纲要;“完全掌握”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另外,引入行政学原理前沿领域、社会现实和与公务员考试相关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需求。
3.依托宁波大学探究式课程教学平台,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主题辩论、角色扮演、“每周新闻”、案例分析和“政学研”結合等探究式教学方法。紧密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课程积极探索网络化教学手段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开发行政学原理探究式课程网站。内容包含自主学习和自测系统、师生互动平台、BlackBoard平台和网络资源库等多个模块。网站整体设计风格大气、淡雅;内容丰富、功能强大;专业性强,互动效果好。对于部分知识学生完全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解决行政学原理多、课时少、时间紧的教学问题。
5.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行政学原理领域的深入研究。一些学生积极申报宁波大学SRIP项目并已立项,一些学生在结项之后积极参加挑战杯竞赛,一些学生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了论文,还有的学生已经成为教师课题组的科研骨干。通过这种手段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开拓了知识面,培养了较强的科研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不断探索课程考核办法和课程设计模式。课程结业时平时成绩由指导教师制定评分标准;然后,指导教师和同学们根据每个同学的具体表现依据评分标准打分,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考核办法公开、公平和公正深受学生的好评;此外,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政学研”结合的课程结业模式。课程教学团队与政府机关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和合作,非常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维护。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到政府机关实习,了解工作环境,接触行政管理实际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并撰写研究报告,提交给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实践证明,这种课程设计模式能够充分挖掘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唐娟.独立学院《行政管理学》精品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09(7).
[2]何庆文.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3).
[3]邢腊霞.探究式教学应在中职教中深入开展.才智,2011(10).
[4]裘斌,柳国庆.“自主+合作+实践”——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
项目资助: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3091);本文同时得到宁波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基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