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015-10-21 18:31李文霞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导学案主体

李文霞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导学案;教学手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该实施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问题进行阐述。

一、制定预习导学案,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预习导学案的设计,能够使学生对新知内容进行初步感知和了解,并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就可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制定预习导学案,以此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中“圆的认识”时,我就为学生制定了这样一份简单的导学案:(1)圆这种平面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2)生活中哪些地方或者哪些物体上有圆形?(3)对圆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进行了解和认识。(4)尝试用圆规画圆。待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预习之后,我们则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验,这样既为本节内容的教授做好了铺垫,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二、运用合理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指挥者,我们还要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不是被动者,而是有着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中“轴对称图形”时,我们就可在课前让学生留意有关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如枫叶、京剧脸谱、七星瓢虫、蝴蝶、飞机、鼠标等,课堂上,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将它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一个图形,用剪刀减下来,观察得到图形的特点,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所搜集和剪好的图形,尝试总结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以及它所具有的特点、特征。这样,我们就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此,我們才能使班里的每位学生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质量也能由此获得大幅度提高!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导学案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