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霞
素质教育下的小学音乐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音乐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构建出精彩而又有效的音乐课堂,以确保音乐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意识,以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精彩的小学音乐课堂进行论述,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音乐学科的价值。
一、组织歌配画音乐活动
所谓的歌配画,是指将音乐和绘画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能够加强学科之间的结合,能够为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走进音乐课堂活动之中,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结合音乐鉴赏,自主动手进行场景绘画,进而在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的同时,也为学生绘画能力的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爱星满天》时,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之中,更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了鉴赏和想象,即:“这是多么美丽的天空,白云飘飘飞着快乐的风筝,这是多么美丽的天空,月儿弯弯摇出迷人的甜梦……”引导学生对歌曲展开想象,并将自己想象到的画面用笔画下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组织直观的教学活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抽象意识较差,直观的表演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地走进音乐课堂,同时,还有助于音乐课堂效率的高质量实现。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借助多媒体向学生直观的展现相关的情境,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嘎达梅林》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也为了将歌曲中的情境直观地展现出来,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相关的影视片段,这样不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更加苍劲和悲壮,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以往简单的“歌唱”的模式,进而促使学生在高效的音乐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張晓.试论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方法的多样性[J].大舞台,2011(03).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