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法

2015-10-21 08:14:56陈祖秀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案梯形长方体

陈祖秀

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的主要科目之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小学数学也是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头疼的一个科目,知识量大、考试题型灵活多变和计算量大。本文就来浅析一下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现高效化。

一、从“趣”出发,吸引学生眼球

高效,来自于“趣”,为了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化,教师要将“趣”放进课堂中,而这个“趣”大概分为两类,具体如下。

1.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趣”

学生的“趣”,主要是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当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愉悦,他们自然就会喜欢上这门科目,就会认真学好这门科目,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利用课堂上的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数学的笑话或急转弯,如,“当1=5、2=10、3=15、4=20,那么5=多少?”这是一个典型的脑筋急转,答案是“5=1”,因为问题开头就已给出答案,课堂上有乐“趣”,才能让学生学得有趣“味”,喜欢上数学这门课程。

2.教师在课堂上产生“趣”

好的课堂气氛,往往能让学生身心愉悦,喜欢上学习,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时地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和学生互动,学生就能感到有趣,就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如,教师在课堂讲解“长方体的体积”的运算公式时,可以这样说:“长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计算它的体积时,是长×宽×高,记得乘上宽,不然这个长方体就会被其他长方体耻笑,因为它没有了立体。”教师是课堂学习中的开导者,引领着学生学习,诙谐幽默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与教师更好地相处和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创新教案,使教案明确、生动和形象

高效,就要改变教学制度,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效率低,课堂质量差,因此,教师就应该创新教案,来更好地教学,具体的做法如下。

1.教案知识点明确

数学是一门知识量大、考查方式最灵活多变的科目,要实现高效,教师的教案应该将知识点整理归纳好,以知识点框架的形式来教学,让学生明确知识点的要求和考查要点,如,整理图形的知识点框架时,第一步是确立一个总框架,然后慢慢地将每一个框架细分,如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性质、周长公式、面积公式、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式,然后再细分性质中有哪些重点知识,正方形、长方形或者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中的字母对应哪一条边,以及注意点,整理出一个高效的数学知识点框架,有利于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和使用。

2.教案文字与图形、例题与实际结合,做到形象生动

相关从事脑部记忆的工作者曾提出,人脑对图像的记忆力高于对文字的记忆力,在教案中,加入大量的图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住知识点,如,在讲解“梯形”时,加入各种梯形的图像,如,直角梯形和不规则梯形等,既让学生熟悉一般梯形形状,也让学生熟悉各种特殊梯形的形状,在考试习题中更好地反应和作答,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个具有良好学习风气的班级,能更好地组织学生学习,和谐而愉悦的师生关系也能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促进课堂学习气氛。

1.營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课堂氛围的营造,是一个营造班级凝聚力的过程,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小组的建立,在学习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议论和探讨,每一次的讨论都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建立和谐而愉悦的师生关系

上面曾提到过,一个幽默诙谐的教师,能更好地与学生拉近距离,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培养好感情,使师生关系良好,具体可以通过课后的谈心和积极为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来拉近距离。

高效的课堂,来之不易,高效地上好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做到很多要求,而最关键的还是要拥有一颗热爱教学的心。

参考文献:

林小英.多元评价讲求实效[J].小学语文教学,2010(02).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教案梯形长方体
有几个长方体
玩转梯形
幼儿100(2023年37期)2023-10-23 11:38:58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梯形达人
《立定跳远》教案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