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学生良好学习心理环境的创建

2015-10-21 08:14:56郭雪妮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数学课堂

郭雪妮

摘 要:就教师该如何把握心理发展,发挥学生心理因素,创建良好学习心理环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展开议论。激发兴趣,创设求知探索的心理环境。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就是认识兴趣。有了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事物,形成开放系统;有了兴趣,就能抗拒外界干扰,提高接受效率。激发学生尊师爱学的感情,创建融洽和谐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审美意识,创建欣赏美、追求美的心理环境。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公平竞争,提供健康友好合作的心理环境。

关键词:数学课堂;创建环境;优化教学

数学课堂中,学生是主观、能动、独立的个体,受心理情绪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个性、兴趣、思维已有一定发展和趋向。教师如何把握心理發展,发挥学生心理因素,创建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

一、激发兴趣,创设求知探索的心理环境

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就是认识兴趣。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事物,形成开放系统;有了兴趣就能抗拒外界干扰,提高接受效率。一堂课,巧妙地导入,自然是学生产生兴趣的诱饵。教师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增设悬念,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有一位教师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发现规律,获取新知识。他设计了这样的引入:“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关于老猴分饼给三只小猴的事情。同学们想听吗?”(想)“大家仔细听,边听边思考:哪只猴子分的多?为什么?”“老猴把一块饼平均分成三份,给猴一一份。贪心的猴二嚷道:‘我要两份。老猴把同样一块饼平均分成六份,给猴二两份。猴三嚷着要三份。老猴把一块饼平均分成九份,给猴三三份。这样,猴子们都很高兴。大家知道它们各分到多大的饼吗?谁分的多些?”至此,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纷纷思索,用图、用线分析,积极探求,教学成功地导入。

二、激发学生尊师爱学的感情,创建融洽和谐的心理环境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心理发展、知识形成需要一个和谐振奋的状态之中,才能使学生情绪激昂冲动,才能闪烁智慧的火花,以此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求知欲望。为此,教师的言行举止、仪表容颜,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颦一笑,或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无不影响着师生的情感交流,双边活动的契机也正在此。据了解,有学生作如此回答:“我喜欢某某老师,他的课我特别用心听,用心学习,成绩很好。”也有的说:“那个某某老师,瞪着眼,那模样很可怕,谁听他的课呀?”

可见,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尊师爱学的感情,创建融洽和谐的心理环境是很重要的。再通过教师教学的艺术性、趣味性,去诱发学生兴奋的情绪,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肯定与鼓励,使其获得心理的满足,成功的快乐。

三、激发学生审美意识,创建欣赏美、追求美的心理环境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源于他们对该学科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呢?寓审美于教学中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教师要发挥数学课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努力创建欣赏美、追求美的心理环境。

1.和谐美

平面几何中轴对称图形、立体图形中的圆柱、圆锥、球等,四则运算各部分关系式……无一不体现和谐美。这些和谐美还表现在数学结构的统一上,如,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统一理解为==(B,C≠0)。

2.简洁美

数学中概念、意义、性质相当多,而每一概念或意义的表述,其语言文字或表达式都是相当简洁和精练的。如,“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几何形体中字母公式的表达、正反比例式的表达=k(k≠0)和xy=k(k≠0)等。这些都是非常严谨、准确、精练的,体现了简洁的普遍性和美。

3.创造美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正确指导,激励学生追求美、创造美、获得美的享受。应用题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看谁摆得对、画得准,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分析审题能力,并从多角度启发学生思考,寻找更多、更好的方法,体验追求美、创造美的感觉。

四、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公平竞争,提供健康友好合作的心理环境

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健康纯洁的感情,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协调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指明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动机,提供学习诱因,为他们创建友爱、团结合作和共同进步的良好心理环境,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探索。

这方面,教师可设计一些口算抢答、速算比赛、分组比赛、小组接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又美的活动,特别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积极帮助他们消除心理恐惧感,使整个班集体友爱合作、公平竞争、积极向上,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环境,优化课堂教学。

其实,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并非恒定不变的个体,影响着学习心理的因素多种多样,上面所述只是几个方面的主要心理环境。如果教师能细心观察,合理利用各种心理因素,协调教学双边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激奋、和谐中学习,便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数学课堂
革故鼎新优化数学教学
未来英才(2016年17期)2017-01-06 15:53:21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 14:05:04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6:03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5:21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3:48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