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事局 芮浩强
宁德赛岐大桥水域通航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
泉州海事局 芮浩强
介绍研究桥区水域通航安全意义,分别从船员管理、船舶管理、通航环境管理(通航环境现状和通航密度分析)、海事主管机关管理等四个方面研究和分析赛岐大桥水域存在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船员素质偏低、老龄船舶较多和船舶技术状况较差、通航环境复杂和海事监管力量较为薄弱,最后从改变内河船舶现状、加强船舶桥梁水域通航和锚泊秩序管理、推进内河船舶安全和科技投入、净化桥区水域通航环境、强化桥区水域安全监督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风险防范对策。
宁德赛岐大桥;水域通航安全;风险识别
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大量跨江、跨海桥梁建成投入使用。这些桥梁的建造便利了陆上交通运输,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致使船桥碰撞风险增加,带来了严峻的桥区水域通航安全问题。据记载,武汉长江大桥建桥以来发生船撞桥事故77起,其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万元的大事故10起以上,南京长江大桥建桥以来也发生船撞桥事故30余起。宁德地处闽东,赛江是闽东第一大河,流域面积5 549 km2,主河道长162 km。赛江水域有赛岐大桥、狮子头大桥、黄澜大桥、后太大桥、公铁两桥等,其中赛岐大桥水域通航密度最大、通航安全问题最为突出。妥善识别桥梁水域通航安全风险因素,掌握桥梁水域通航安全危险源,是一项重要课题,可为管理部门改善桥区水域的交通安全状况和通航环境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1. 与内河船员有关的潜在风险因素识别
人为因素是桥梁水域通航安全系统研究中的重要子系统,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统计可知,由于人为因素引发的海上交通事故大约占80%。如果一艘船舶采取低标准配员,即使船体结构、设备配置符合标准,还是会时刻处于危险状态。广义的人为因素包括船员个体因素、船员管理水平及所处的环境,狭义的人为因素指船员身体状况、心理素质、学历构成、业务能力和经验等。赛江流域潜在的船员风险包括船员来源复杂(船民世家、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民营船舶个体户等),船员年龄普遍较大,内河船员文化水平较低和认知能力普遍不高。
2. 与内河船舶有关的潜在风险因素识别
船舶潜在风险包括船舶吨位、船龄、结构强度、设施设备、航海图书资料等。船舶吨位与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研究发现,在同等条件下,吨位越大发生水上交通事故的概率越大,这是因为吨位越大惯性越大;一般来说,船龄越高,船舶航行的风险也越大;船体结构强度的危险性比较隐晦,在诸多水上交通事故中,因结构强度引发的事故数也是比较多的,应予更多关注;船舶设备陈旧、技术性能落后,则发生故障的概率高;航海图书资料包括航路指南、航标表、航行通告、潮汐表等出版物,统计显示由于航海图书资料存在错误或失效造成的搁浅、触礁等事故占2%[2]。目前内河运输船舶吨位较小,抗风等级较低,抵御恶劣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如果超航区航行或作业时,经常会发生由于抗风能力较差发生倾覆事故。福建省宁德市船舶检验所在册内河船舶484艘,由表1可知,300总吨以下船舶艘数占77%,主机总功率75 kW至500 kW占在册船舶艘数的63%。通过图1分析可知,内河船舶尺寸小,集中分布在20 m及以上至50 m的区间,约占船舶总艘数的77.9%。调研中发现内河船舶老龄船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操作性能差。
表1 福建省宁德市内河船舶检验所在册船舶吨位分布表
图1 船舶长度分布表
3. 桥区水域环境现状
赛岐大桥桥区潮汐属正规半日潮,呈往复流,平均高潮位3.08 m,平均低潮位-1.95 m,涨潮流较大流速0.77~1.1 m/s,流向为NNW;落潮流较大流速0.82~1.23 m/s,流向为SSE。每年有7个左右台风在宁德沿海登陆。赛江航道为内河III级航道,起点为白马门水道,进入白马门后接入白马港航道,靠白马港东侧水道进到下白石作业区,下穿高速公路桥后从六屿岛东侧水道向上至林炉作业区,从林炉作业区起沿天然水道深槽蜿蜒至赛江航道终点赛岐作业区。白马分航道航程约9.0 km,航道宽度约180 m,5万t级船舶可乘潮通行。
4. 桥区水域船舶通航密度分析
根据近10年宁德海事部门船舶进出港签证数据统计,以白马海事处、赛岐海事处签证船舶艘次作为赛岐大桥下游船舶通航交通流量,发现2004年后进港船舶艘次与船舶吨位发生显著增大,主要是赛江船舶业发展、宁德大唐火电厂投产及各业主码头生产货运量增加的原因。2011年后每年进出桥区水域船舶数量达上万艘次。赛岐大桥上游通航船舶主要是采运砂船,平均每天过往船舶有20艘次左右。防台期间赛岐大桥上下游在港锚泊船舶总数有100多艘,部分船舶锚泊位置距离赛岐大桥在500 m以内,对桥梁安全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5. 桥区水域交通安全因素分析
赛岐大桥水域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航道建设与养护滞后,赛江上游航道未进行维护,航道扫测资料缺乏,严重影响通航安全。二是水流的流速较大,赛江基本上受三都澳潮汐控制,潮流为往复流。三是桥梁建设年限较早,设计通航限制大。赛岐大桥建于1991年,通航孔净宽为64.3 m,净高为5.63 m,而赛江上游码头有博辉工贸码头、黄兰码头、赛岐糖厂码头等,危及桥梁的通航安全。四是赛江水域存在大量交通船、渔船等小型船舶,存在没有通信设备、对航行规则了解不多、难以管理和协调船舶间行动等问题。五是桥区附近水域无专用避风和应急锚地。六是赛岐大桥上游采砂点管理不规范,严重影响了河道通航秩序。
6. 海事主管部门的管理风险因素识别
赛岐大桥桥区上游水域隶属的执法部门为福安市地方海事处、福安市交通综合执法大队,下游水域隶属的执法部门为赛岐海事处,该水域配备有2艘巡航艇(海巡08302、海巡08305)和海巡艇码头。直属和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在执法依据、安全监督管理模式上有所区别,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和交通综合执法部门职责和权利划分不明确和不对等,造成了水上监管力量分散,呈现执法重叠、标准不统一、效率低下的现象。赛岐大桥桥区水域救助力量有限,没有专门救助力量,大桥上游地方海事搜救力量更加薄弱,没有搜救指挥船艇和专业海事应急队伍,应对赛岐大桥船舶失控、船舶走锚时触碰桥梁等事故险情事故时,缺少大功率帮拖助推设备的短板明显。桥区通航安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不能运用VTS、CCTV、AIS、GPS等现代化监管系统对桥区水域全天候实时监控,不能主动为船舶提供助航服务。
(一)改变宁德内河船员发展现状
一是出台扶持政策,促进内河船员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内河船员在推动航运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应参照扶持农民工政策,完善内河船员培训、考试管理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强化实际操作培训,教材内容应以船体、轮机、电气、消防、救生等船舶基本常识为重点,使培训教材工作贴近、吸引内河船员,在实践中指导船员,切实提高船员的技术素质和安全操作技能。二是提高待遇,稳定船员队伍。内河高级船员流失的原因是其待遇与海船船员比较起来相差太大,因此用人单位要完善薪酬分配制度,积极探索新型工资分配模式,提高高级船员待遇。三是加大船员专项培训,提高过桥操纵技能。各航运公司应加强船员安全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组织学习《内河避碰规则》、船员值班规则等,使船员熟悉航经水域特别是桥区水域等危险航段的通航环境及相关规定,提高船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船舶过桥操作技能,确保在岗船员适任[1]。
(二)加强船舶桥梁水域通航和锚泊秩序管理
1. 引导船员谨慎驾驶船舶通过桥梁水域
桥梁水域具有航路相对狭窄、回旋余地较小等特点,这对海事管理和驾引人员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一是拟通过大桥的船舶应通航净空尺度留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二是船舶在通过大桥前,应当对舵、锚、主机、辅机等关键设备进行严格检查,保持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良好的操纵性能。三是船舶通过大桥时应安排熟悉桥区、技术熟练的驾引人员驾驶船舶,必要时由船长亲自操纵,船舶保持足够舵效的安全航速。四是船舶应遵守有关航行规定,不应在能见度不良、大风等恶劣天气情况下航行并通过大桥。
2. 遵守桥区管理规定,船舶按章安全锚泊
一是在桥区附近水域码头停靠的船舶,应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防止发生断缆,危及桥梁安全。二是船舶在桥区附近水域锚地锚泊时,应加强值班并保持在VHF规定频道上的有效值守,必要时,应保持备车状态,防止发生走锚,危及桥梁安全。三是非自航船舶在桥区水域锚泊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配备足够的拖轮值守。四是台风季节防台船舶的锚泊应尽可能远离桥区水域。五是船舶在锚泊值班期间,应按照船员值班规则等安排值班,定期巡查甲板,勤测锚位、注意锚位、锚链受力和船首偏荡;在转流时,注意船身回转及周围船舶动向。
(三)推进内河船舶安全和科技投入
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案》《交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等对水路运输企业和船舶科技信息化要求,对重点监管的客船、危险品船舶、大型船队等船舶(队)安装AIS、GPS终端设备,便于海事管理部门监管,做到早发现、早防范,实施监管部门与船员的有效沟通,对驶入危险区域的船舶及早预警,保障桥梁及船舶安全[3]。
(四)净化桥梁水域通航环境
一是加强航道规划和维护。积极推动赛江海港航道的规划、建设和维护,市、县公共财政应在年度预算中安排内河航道建设和维护管理专项资金,确保内河航道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有“米”可炊。桥梁业主要加强桥区航道维护,保证足够的水深,设置助航标志,标位清晰准确,防止漂移,发布航道通告,便于船员掌握。二是科学规划锚地。建议福安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科学规划锚地,防止船舶无序锚泊引起走锚。三是建立现代化监控系统。桥梁业主要建立桥梁视频监控系统(CCTV),实现对桥区水域全天候实时监控,掌握桥区船舶动态,主动提供雾情、水文、航道等安全信息服务。
(五)强化桥区水域安全监督管理
1. 成立桥区水域水上搜救机构
2015年3月26日起施行的《福建省海上搜寻救助规定》第六条规定,按照属地原则,建议福安市政府加强赛江内河水域桥区应急管理,成立福安市水上搜救分中心,挂靠在福安市地方海事处,整合桥区上下游地方海事和直属海事救助力量,加大救助力量建设,鼓励和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救助,征集救助工具、应急船舶等施救装备,在桥区上下游布置大功率拖轮。纳入现有福安市下白石高铁桥、高速桥“两防”(防碰撞、防泄漏)应急管理范畴,在福安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指挥好汛期和台风时期锚泊船舶,排除对桥区的威胁。建立区域水上安全管理协作机制,在巡航搜救、联合演习、信息互通等方面通力协作,共同维护桥区水域通航安全稳定。
2. 破解船舶检验航区划分热点问题
一是福建省船舶检验局和宁德市地方船舶检验所积极推动福建省内河航区A级、B级、C 级等划分,并积极报中国海事局审批,为宁德辖区内河船舶航行提供更加明确的水域范围。二是积极推进直属海事和地方海事交界水域船舶技术标准衔接。参考《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提高船舶检验技术标准,特别是在无线电通信、航行设备配备、救生设备配备等方面,确保内河船舶在交界水域航行、锚泊时能够服从宁德海事局船舶报告、安全监控等安全规定。三是推动内河船舶信息化建设进度。按照《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案》等对水路运输企业和船舶科技信息化要求推进内河船舶安装GPS、AIS、雷达等设备。
3. 采取措施有效防止船舶穿越非通航桥孔
制定大桥水域通航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各类船舶通过大桥非通航桥孔,将大桥非通航孔水域核定为桥区禁航水域;设置大桥禁航水域警戒标志,以警示过往船舶避开桥区禁航水域;如果可行,可结合非通航孔桥墩防撞设施构成封闭的维护区域,以阻止船舶进入。
4. 建立桥区船舶失控和事故数据库
根据《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等法规,完善桥区水域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法,如建立桥区船舶失控和事故数据库。一方面对于发生过船舶桥区失控险情的船舶,在其再次申请通过大桥时,列为重点监控船舶,严查其装载、船员配备等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对数据库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综合水位、航道、船型、船舶装载情况、货物种类、航道流速流态等因素,建立一个桥区失控模拟分析算法,对申请通过大桥船舶进行智能风险评级,列出重点跟踪船舶和高风险船舶,保障船舶桥区通航安全。
[1]何冬娜.广西内河船员发展的现状和改变内河船员发展现状的几点建议[M]//中国航海学会.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2010).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0:223-225.
[2]高嫱.多桥梁河段水上交通安全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3]交通运输部安全监督司.水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指标释义[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