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尚平 陈炳森
【摘 要】从高职生的特点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出发,提出培养机制、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实践、教师指导能力以及创新实训中心建设的“五体实践法”,以促进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生 创新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006-02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培养方法缺乏针对性,或采用本科学生创新培养模式,或以研究生培养方式来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高职学生与本科生、研究生在思维特点、心理特征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其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和心理优越感相对较弱。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培养对象的自身特点入手,针对性地探索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理论,进而指导实践。对此,本文试从高职学生特点、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出发,提出培养机制、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实践、教师指导能力以及创新实训中心建设的“五体实践法”探索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一、高职生的特点分析
在我国,社会在对高职教育的认知方面存在偏见,把高职生列在高考一本、二本批次后进行招生,是被传统教育边缘化的青年群体,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层次不高,生源质量相对差,素质参差不齐。在当前中学教育传统模式以及高考指挥棒下,高职学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其心理、自信心、自我实现价值方面都难以有效发挥。高职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第一,自信心不足,存在自卑心理。由于在小学到中学的教育中,高职生得到表扬与激励的少,在以分数论英雄、论水平的环境中,学生的自信心不足。他们在做事情时,总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生怕出错,生怕遭到别人的指责与鄙视,进而在判断事物、对事物进行决策中产生较多的自卑心理。
第二,学习热情不够。由于中学传统教育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社会对人才的认识存在偏向,以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进行划分而又偏向于脑力劳动者,忽视了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作用。高职学生在以抽象思维为特征的“脑力型”人才培养中,显得无所适从,而其相对优势的形象思维、动手能力以及活跃的性格特征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引,甚至被视为反叛加以扼杀。
第三,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存在欠缺。高职生在学习、工作中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并非因为智力因素。和其他取得“好成绩”的非高职生相比,高职生智力水平普遍都不低,他们缺乏的是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及学习与工作中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
第四,普遍缺乏对生活目标的追求与准确的自我定位。在高职生的精神世界中,普遍缺乏健康、积极向上的动力,没有很好地明确自己应该要达到的目标;高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很大层面上表现为完成任务而学,为父母的要求而学,为逃避打工压力而学,而非为自己的将来工作需要而学。
二、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提高高职生的自信心。高职生中普遍存在信心不足的现象,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可以有力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创新原理、创新技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兴趣点入手,找准自己的创新项目,学生为完成自己的“创新设想”,通过问题提出、资料查询、小组讨论、制订方案、设计制作、试验论证、公开答辩、展品展示的各个创新环节,在完成每个环节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创新产品的出台,进而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高职学生体会到本科生、研究生能做到的事情,他们也能做到,甚至本科生、研究生做不到的事情他们通过创新做到了。创新实践的每一阶段成绩与成就、实实在在的产品、专利的获得,每一阶段都不断增强高职学生的自信心。自信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改善了高职学生的精神面貌,促进校园精神面貌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高职生的学习热情。以学生兴趣的研究课题,是其本身愿意做的事情,形成“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学习氛围,形成“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通过兴趣项目的创新要求,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盲目地跟从,不再在短暂的两年多学习时间中玩游戏、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校园风气,精神面貌得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活动需要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之上。在创新活动过程中会不断解决出现的问题,学生往往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或欠缺,而只有及时学习补救欠缺的知识才能继续所要实现、完成的项目。创新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也完善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在创新设计中学生要完成从资料查阅、题目分析、多个方案制订、最佳方案论证选择、作品的制造调试,论文的书写等一系列任务,通常要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部分竞赛还要经历反反复复的实验测试。在坚持数天或数十天的实施过程中,要经受挫折的打击和探索的迷茫,需要以科学探索的毅力、直面困难的勇气、以勤奋求索、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恒心才能完成。在漫长的创新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活动都是在正常学习时间之外进行,即不能影响正常的上课,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还要完成创新项目更大、更多的工作量,创新活动锻炼了大学生的毅力和耐力,提高了学生抗压的心理素质。
三、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完善创新培养机制。创新不是短暂的一个活动,是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要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作用,建立“奖励惩罚机制”,学校对其机制进行有效管理,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条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工作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文件,为大学生科研工作有效开展奠定政策基础。一是制定奖励机制,对好的创新团队及成果进行奖励,设置创新产品学分制;设置专项经费对年度创新产品进行评定奖励,对好的产品推荐参加省级、国家级各项竞赛,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等,对于创新项目指导教师,在评定职称以及项目申报上可以重点支持。二是管理机制,设置管理机构,学院设置专门的创新领导办公室对创新人员与创新项目进行指导。开设创新项目经费管理,对重点创新项目进行重点立项资助,对项目推进过程进行检查与督促,对创新产品的专利保护,知识产权转让等进行有效管理。
(二)建立高职生创新团队。创新是每个高职学生都可以做的事情,但在高职学生中,要求全员创新的模式却不值得称道,从指导力度而资源条件上不足以满足,应该从创新全体中抽取部分学生,按照团队成员特点配置创建创新团队,创新团队成员应该成为创新环境的骨干与榜样作用,通过团队以点带面进而影响整个创新氛围,创新团队的建立遵循以下特点:第一,成员知识结构、性格的互补性。即在选拔团队成员时,既要求团队成员中要有思维活跃的开拓者,也需要动手能力强的实践者;既需要绘图能力强的“绘图员”,也需要善于组织沟通的组织者。第二,团队成员的持续性。由于三年制高职学生第一学期与第三学年因其刚入校与面临寻找实习单位的压力,真正能够安心进行创新设计的仅有1年半的时间。又因第一学年的新生专业基础薄弱,创新团队的中坚力量为大二学生,此时他们具备基本绘图、设计与加工的能力;大二成员协助指导老师对大一成员进行创新能力指导。第三,创新团队管理制度常态化,创新团队需要有效的组织,制定团队纪律章程,管理规范。第四,创新团队组织的动态性,采取“多进少出,重点培育”的思路,对创新能力强的成员重点培育为骨干;积极吸收非团队成员但具有可行性创新项目意向的学生加入团队组织。
(三)促进创新能力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能力可通过培养与训练来提高,以创新团队成员为培养对象,制定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及大纲,以创造学、机械创新设计、创新思维与创造性技法、TRIZ技术创新理论等为核心课程编制教学教案。教学内容以创新产品为蓝本,如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专利产品进行剖析讲解,以指导教师立项申报的学院级、省部级项目作为指导书;在教学内容素材的收集上注重现实性、实用性、可操性。应用查阅科技文献资料和借鉴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潜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观以及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促进学生将书本、课堂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以“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法”为指导,合理利用视频、图片、实物等载体,以小组讨论式主持课堂,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合力。创新团队的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体现为:(1)创新团队成员参与课堂的非强制性。(2)课程时间安排多为利用晚上自习时间,不占用日常教学时间。(3)教学性质多为指导性与指引性。(4)教学成果与成绩考核通过学生创新产品来评价。
(四)提升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高职学生组成的创新团队因其个体基础薄弱,在组织形式以及团队开展项目研究中更需要指导老师的指导作用。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质上更是指导教师指导作用力的提升。它要求指导教师在时间、精力、责任心上更大的付出,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因学生特征、所开展创新项目需求而异。而且教师应注重创新原理、创新技法、创新理论的学习与运用,这就需要广博的知识面,更需要实践动手垂范的基本功。因此,应提高指导老师的指导水平,加强师资培训和各类科技竞赛指导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增加指导老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创新能力。
(五)加强创新实训中心建设。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其学习主动性、自控能力的不足,单从制度与纪律上约束,指导老师的督促、指导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活力。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形象思维与动手能力强,更关注“可见”与“可动手做”,需要通过建立与完善创新实训中心来营造“可见”和“动手做”的创新氛围,学生在具备创新场地、工具与设备、规范的操作流程等优越的创新条件下,能够轻松查阅资料,收集资料,能够小组讨论方案,设计方案,并通过动手实践制作产品来验证自己的设想。创新实训中心开设“四区一部”:展品展示区、资料咨询与档案管理区、授课与交流讨论区、制作加工区和创新中心管理部。所属各区与部的运营管理,由项目组骨干与主管创新实训中心的老师负责。学院、系部每年对创新实训中心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创新实训中心购置设备、耗材与管理维护。
【参考文献】
[1]朱新力.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2009(5)
[2]孙昊哲.现阶段就业难的传导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09(18)
[3]杨威.基于科技与学习竞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与管理,2010(5)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336)
【作者简介】陆尚平(1981- ),男,壮族,广西来宾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智能检测与控制;陈炳森(1972- ),男,广西平南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专业带头人,研究方向:中小水电站智能化改造。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