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5-10-14 14:47王炜丽毕磊
科教导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王炜丽 毕磊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本文对高校毕业生面对压力时会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产生就业压力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归因、提出了如何从心理教育方面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心理素质,为提升就业指导工作,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9.082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Pressure

WANG Weili[1], BI Lei[2]

([1]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68;

[2]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n college graduates is increasing. From college graduates will face pressure whe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e causes of the pressure on employment generation were attributed to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 of graduates from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etitiveness and psychological, for the enhance employment guidanc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strengthe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undation.

Key words graduates; employment; career plann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2015年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749万人,比曾经被称为“史上最难毕业季”的2014年增加22万人。较之2013年,更是增加了50万人。毕业生数量连年刷新着历史的最高成绩,随之而来的,是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越发严峻。许多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只顾学习文化知识,忽略了对就业形势的考量,因而缺少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他们在面对突然到来的就业压力时,显得惶恐和迷茫,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到毕业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甚至会对校园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已有研究显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中,就业压力是重要的来源。①对于毕业生来讲,就业及前途问题排在心理压力各事项的首位。②因此,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1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时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

1.1 情绪表现

从大学校园步入社会职场,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是人生从未有过的体验与挑战。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就业时的激烈竞争,使得毕业生经常处于心理波动状态,进而产生一系列的情绪反差。主要有:(1)焦虑情绪。焦虑情绪是高校毕业生发生率最高的就业心理问题。③不同成长背景的学生会因为不同的情况而产生焦虑。如:有的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很优秀,家庭期望也较高,自己担心找不到好工作会受到嘲笑从而产生焦虑心理;有的学生看到身边的同学陆续找到心仪的工作,而自己却落在后面,心里自然就急躁焦虑;有的同学发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心理落差使其产生了焦虑情绪。(2)抑郁情绪。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可能遇到一定的失败与打击。有些同学心理不是很坚强,从而被挫折所击倒,产生了长时间的沮丧与烦躁的不良情绪,变得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对各种事情提不起兴趣,产生抑郁心理。(3)自卑情绪。自卑情绪主要体现为自信心的缺乏。④自卑情绪产生的一个原因是毕业生对自己的认识不清。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成绩不是很理想,认为自己不漂亮,认为自己社会经验不足等,从而认为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缺乏竞争力。自卑情绪产生的另一原因是毕业生对社会形势的误判。有些学生听说企业有专业、性别甚至家庭的选择侧重,从而自己先设定了就业障碍。这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如有波折,就会被这样的自卑情绪所困扰。

1.2 行为表现

毕业生在就业压力下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会转化为他们的行为表现,通常情况有以下几种:(1)消极逃避。一些毕业生在遇到就业过程的困难时,不是选择积极克服,而是选择了消极逃避。有的借酒消愁,有的沉迷网络游戏,有的整天整夜的看电影。这样的消极逃避行为对就业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会消磨学生的意志,降低克服困难的能力,使学生错过真正的人生机遇。(2)盲目随从。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神经和思维是非常敏感的,很容易受到身边同伴的引导而盲目地从事并不符合自身情况的活动。有的学生临近毕业就效仿他人,疯狂地考证,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甚至有一个寝室集体去报考驾校或者公务员考试的情况。这些就业准备活动确实都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一个同学不加区分地只是盲目随从,却只会影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3)被动依赖。受社会上不良信息的误导,有些毕业生丢掉了自我奋斗的精神,将就业的希望被动地寄托到父母或者亲朋的身上,希望家长能帮助找到一个衣食无忧的好工作,从而避免激烈的社会竞争。若就业不成,他们就会将责任归咎为家长和社会,带来极为不好的影响。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使高校毕业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毕业生自身因素所产生的问题,也有外界因素所导致的问题。

2.1 就业压力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因

(1)自我定位有偏差。高校毕业生在年龄上看似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因为久居“象牙塔”中,对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与认知,这样就会导致自我认知与定位的不完全、不准确。有些学生理想过高,面对真实的环境产生极大的心理反差。而有些学生定位较低,使得自己产生焦虑和自卑的情绪。(2)社会及企业信息了解不充分。目前的高校教育并不能与企业的要求很好契合,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并不能很好地过渡成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企业在招聘时,希望找寻到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但企业的要求,毕业生并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就业所需要努力的方向,因此造成了很多的盲目行为。(3)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目前的高校毕业生还存在着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情况。虽然在校期间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缺少对就业困难的具体指导。当学生遭受到就业困难之时,悲观情绪自然而生。如果没有良好的方法去排除,所带来的影响就极为消极。

2.2 就业压力心理问题产生的外因

(1)社会因素。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每年新增大规模的就业群体,而要消耗掉这些就业人群,社会也承担着极大的困难。这种持续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和毕业生的失业人数都在呈双线上升。⑤由于毕业生人数众多,使得企业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因此,企业的抬高学历,增加资质,限制性别等做法,也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并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2)家庭因素。家庭是使得高校毕业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另一重要方面。父母与家庭对毕业生未来工作的期许,高昂的教育费用带来的经济负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赡养观念,都会使学生的心里产生责任与使命感,增加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

3 针对就业压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分析

3.1 完善就业指导工作,特别是对毕业生做针对性的辅导

此项工作的开展,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从入学伊始就深入学生心中,从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定位做起,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做出正确分析,使其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2)针对毕业生做好就业辅导。高校要高度重视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困难。在毕业生临近择业之时,学校对其做有针对性的就业辅导训练。高校要指导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以期待毕业生自身能力的完善,最终实现职业理想。(3)宣传国家就业政策。国家为了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以及创业的新政策。各地方政府,也响应国家的号召,提出了极为优惠的就业和创业法律法规。如,对毕业生的就业免费培训,创业无息贷款等活动。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要及时掌握这些讯息,并积极向毕业生进行宣传。使毕业生能够因势就利,成功就业。

3.2 强化就业心理辅导,提高毕业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之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心理辅导人员要向毕业生做正确的解读并指导他们正确地面对。高校可以采用团体辅导为主,个体咨询和朋辈辅导为辅的策略,解除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困惑。这样的心理教育活动,可使毕业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他们成功就业的自信心。

3.3 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毕业生的职业适应程度

高校应积极收集社会的职业信息,为学生提供实用性较强的职业化能力教育,以利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高校可选取行业典型企业为范例,分析其职业分工的具体要求。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所学知识,构建学术与技术衔接的桥梁,让毕业生的知识不只停留在书本上,而是可以顺利地迁移到职业中。

3.4 建设校园就业支持体系,做好相关就业指导人员培训

高校应建立从学校领导到心理辅导教师再到辅导员的完整就业支持体系,各司其责,完成就业辅导任务,避免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提升就业率。

在此就业支持体系中,学校领导要提升就业辅导意识,开设就业辅导课程,指导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辅导员引导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能力提升的校园活动开展。

高校要建立一支作风硬、能力强的就业指导团队,需要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要让就业指导人员更多地走出校园,更多地进行校际交流、校企交流,拓展视野,提高对毕业生的指导水平。

4 总结

在就业压力巨大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在离开校园,即将步入职场之际,出现些许心理波动是极为普遍的表现。高校应对这样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积极引导。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应主动地关怀毕业生,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技术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信满满地走出校门,步入人生新的阶段。

注释

① 伊剑,吴晓华,王红.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社会心理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40.

② 徐晨倩,蒋雨晨.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55.

③ 刘倩倩,吴少怡,王小宁.高就业压力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136.

④ 税瑶.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现象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下):222.

⑤ 陈健峰,聂万隆,张永峰.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压力下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8):244.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