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宁
【摘 要】小学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但是许多学生都是初次接触英语,再加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困扰小学英语教师的难题。课堂语言活动是为了得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任务,合理的设计,能够显著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小学英语课堂语言设计的重要性,探析了小学英语课堂语言的实施,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师以及相关教育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语言设计;重要性
一、前言
课堂教学语言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针对特定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某种教学目标所使用的语言。课堂教学语言不仅仅是口语,而是一种特殊、综合性的语言系统,主要包括口语、眼神、面部表情、姿态、手势等,通过多种方式的配合,增强语言的表现能力,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课堂语言设计的重要性。因此,文章针对小学英语课堂设计重要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英语课堂语言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当代教育中,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资源的发掘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引路人,想要扮演好教师的角色,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将知识清晰的理解并掌握知识,在此过程中课堂教学语言是最关键的因素,教师语言的修养以及运行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尤其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其英语知识水平更加有限,甚至还有一些学生的英语基础为零,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采用合理的语言,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小学教师的英语课堂语言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的体现,同时也是对学生听力、口语等的训练,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表达习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会不自觉或者自觉的学习和模仿教师的语言和语调,如果教师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将会给学生一些错误的引导。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自身的课堂语言,保证英语课堂语言的规范性、简洁性、可接受性、生动性、激励性、启发性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课外时间多查看、翻阅,检查自身语法、语言运用是否标准,只有教师的语言准确到位,才能够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正确、规范的英语语言。
三、小学英语课堂语言的实施
(1)准确把握小学英语课堂语言设计的原则。小学英语课堂语言设计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规范性,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模仿,因此教师应该以规范、准确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听力、知识的训练与巩固,让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简洁性,运用无歧义、清楚、精炼的语言、词汇等,配合图片、肢体语言,让学生明明白白;可接受性,英语课堂教学语言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需求、教学目标以及要求,保证课堂语言的词汇、语法以及语速等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生动性,运用生动形象并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能够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思考以及加强记忆;激励性,通过鼓励、欣赏、赞扬以及肯定等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信心;启发性,教师通过举一反三、点拨、提问、诱发、引导等方式,引发学生去思考,以此掌握更多的教学内容。
(2)创设语境,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力。语境是学习语言的最佳辅助,尤其是与学生生活情境相契合的教学语境,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一个腼腆的女孩用英语做了一个简短但清晰的值日生报告,该女生的值日报告刚读完,教师就带头鼓掌“Clap for her! Do you know why? Yes. She can speak good English. She made so much progress. She is better at English than before. I am very happy for her. I am proud of her. I bet it is a special day for her.”其中“special”是新单词,在鼓励的语言中,既包括了教学的新单词,也表达了教师对该女孩的肯定,增强其学习英语的新新。在特定的语境中,学生更容易领悟与表达,然后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肯定,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以及运用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课堂语言设计的重要性,准确的把握英语课堂语言设计的原则,善于捕捉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情景,创设具体的语境,将教学语言贯彻到整个课堂教学实践中,以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创建规范、标准的语言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以此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闫琳.小学英语课堂语言设计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4,(30):230-231.
[2]朱彩玲.浅谈语言输入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9):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