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高中数学课堂的生活气息的策略

2015-10-13 02:07赵勤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新课程生活化高中数学

赵勤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注入生活气息的重要性,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措施,中学数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生活化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又最终服务于生活和生产实际,数学的价值体现也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新课改也要改革我们的教学思路,时时体现数学的生活气息。

一、新时代呼唤数学教学生活化

1.数学价值的体现

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工具性。那么,何谓有价值的数学呢?也就是数学既来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根据建构的理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体现数学的实用性,课堂上要时时揭示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

2.数学教学的现状

虽然现在浙江也在进行着新课改的实验,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焕发着经久不衰的活力,以高考为指挥棒,数学的教学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在课堂和课下进行大量的练习,渗透大量的纯数学化习题,老师归纳了大量的解题方法,学生反复操练。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崇尚钻研教材,视处理好教材、教好教材为教学艺术。

尤其在职业高中,教材改革相对较滞后,在教材上几乎看不到数学的应用性,教师往往也照本宣科,不注重渗透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课堂上也呈现出“引入题目——证明定理(性质)——例题讲解——大量练习巩固”的教学模式,整个过程缺少了很多的生活气息。

在新课程教学中,虽然教科书上有很多实例,但是教师往往因为课时紧张或者由于原有教学经验和习惯的诸多原因,再加上一些实例数学化太烦琐,又不想给它再数学化一些,在教学过程中就被省略了,习题中的实际问题太“实际”也经常遭到冷落。

3.学生学习的困惑

在注重知识点和解题能力为导向的数学教学下,我们的学生长久以来体会到的数学就是千变万化的题型,他们深知只有埋头苦练,才能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学生甚至觉得数学就是应付考试而设置的一门学科,虽然老师一直在说数学是有用的,但是在他们平时的数学中也体会不到所谓的数学是有用的,没有老师的引导,也无暇在课后去挖掘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因此学生都觉得数学是枯燥乏味的,甚至被数学千变万化的题型和色彩斑斓的解题方法折磨得苦不堪言,他们在痛苦的旋涡中无奈的学习着数学,他们在疑惑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二、数学教学营造生活气息

1.引入课题生活化

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引入环节就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真正存在,认识到现实中的生活问题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会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认识到学习这个知识的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正弦定理时,可以不直接用一个三角形,已知一些三角形的元素来引出正弦定理求解其它元素,试着让学生自然构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求解三角形问题。

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方在c岛屿,敌方在a岛屿,由于我方要迅速占领敌方阵地,取得有利的战略地位,但是几次偷袭都损失惨重,无功而返,现指挥部决定用高射炮进行轰炸,以免一发不中,打草惊蛇,需要先测量ac的距离,一击即中。但是在不能接近的情况下如何测量?当时一个小士兵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结果立了大功。你能想到办法吗?

以此引入,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教师进行必要引导,既然ac无法直接测量,就采用间接测量。向安全地带b行驶,通过计算出bc距离。连接a,b就构成了三角形abc,可以用经纬仪(能放到角的顶点就可测出角度)测出,即归纳为了本课的已知一边一对角和另一角求该角所对边的正弦定理的一种形式。在接下来的推导中学生也能带着好奇自己去推出正弦定理的形式。

2.应用知识生活化

在提炼出新课的知识点后就进入了运用阶段,在这个环节中也不能忽视体现该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以体现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实质。

例如在推导出了正弦定理后,让学生去完成引入部分中的生活问题,接着让学生自己尝试着举一些生活中能用正弦定理来解决的生活实例,比如正弦定理主要是通过构造三角形,已知一边一对角来解决三角形的求解问题,使用价值在于去测量一些无法直接测量的距离。比如河两岸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去思考如何测量,这种运用会更加引发学生探索的精神,培养他们观察生活,从中品味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无形中建立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课后作业生活化

教师在课后也需要辅导学生参与一些数学实习作业的完成,新课程教材中都涉及到了实习作业,往往被老师忽略掉了,其实这是一个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在课堂外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书本上的实习作业,而且也要带领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而建构合理的数学模型,通过已有的知识或探索出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真正体现数学的教育功能。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去进行探索,而且还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模问题,带领学生去收集数据,完成数学建模的全过程,这种教育的功能的深远意义是无法估量的。例如在进行了一堂生活化很浓的正弦定理的教学后可以让学生尝试去测量一些距离,可以给学生借一些设备,实地测量,丰富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成就感,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

三、教师需要提升业务素质

1.多挖掘积累资源

如果要让一节课体现生活气息,不是难事。但要使生活气息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生活化数学问题的素材库。

首先,我们要善于挖掘新教程中的一些实例,对其进行适当的改编,使其能更加体现出其生活气息,并能让学生接受。

其次,我们需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善于思考,抓住一些可以数学化的生活问题进行抽象。

再次,多看一些书籍杂志或上网查阅一些数学应用问题,积累一些素材,在教学中体现。

2.多学习优化课堂

多学习一些数学建模教程,体会数学建模过程,运用于数学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数学建模其实就是数学问题生活化的一个重要方式,数学建模即是把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成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模型提供的解答来解释显示问题的这一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对于一个具体的数学建模问题,又有一个完整的步骤,分别为:模型的准备(问题的提出)、模型假设、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求解、模型分析、模型检验、模型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往往把它简化为模型的准备(问题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求解,模型应用。而且贯穿于数学课堂,如果用此作为一条主线,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将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为今后走入社会后的社会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育教学当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教学中,我们要用开放、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充分挖掘生活资源,使其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让课堂因此而精彩。

猜你喜欢
新课程生活化高中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