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第一中学 徐道奎
问题为主线的互动生成教学模式探索*
——以极坐标教学为例
●安徽省金寨第一中学 徐道奎
怎样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怎样让学生尽快形成能力?毋庸置疑,师生双向互动,动态生成知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关键.而互动教学又必须以问题解决为基础,以问题引领为主线,因此,教师要善于构建以问题贯穿始终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现以极坐标教学为例,谈谈互动生成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形成的作用,敬请同行指教.
极坐标一般安排在解析几何学习之后,由于极坐标属于高中数学的选修、高考中的选考内容,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时主观重视程度不够,不愿意在概念引入、教学设计、方法选择、知识引申等环节花费过多的精力.另一方面,教学时间短,教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一开始就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生自身主动参与意识弱化,造成学生在学习之后感到理解困难.但高考对这一部分的要求不高,教师只要教会学生掌握两种坐标系的互化,能解高考题就行了.这样至少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学生不能掌握极坐标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能领会用坐标表示点这一解析几何基础的意义,更不能通过极坐标进一步理解直角坐标的深刻思想内涵;二是完全将极坐标转化成直角坐标的方法会给今后的学习(如升入大学学习微积分)带来困难.
实事求是地讲,极坐标虽然是选修内容,但学习起来并不困难,只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对极坐标几何意义的理解和应用意识的渗透,特别是用极坐标解决了直角坐标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的兴趣还是非常高的,学习效果也很明显.笔者通过双向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找到教与学的结合点,找到知识生成的关节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师生共同探讨方法和规律,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理清总体教学思路,规划好教学全景图.
问题是课堂教学中连结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没有问题的引领,教学就缺乏生机,缺乏灵性.因此,在极坐标教学中,无论是引入、定义、解读、拓展还是应用,问题始终是教学的前奏.
1.问题中互动、质疑、释疑,进入概念生成场景
问题的设计意图及引领方向:我们已经学习了直角坐标系,为什么还要学习极坐标系?怎样建立极坐标系?
铺垫的问题:点的位置怎样用数表示?
(学生思考,不要求回答,目的是提醒学生要有以数示点的意识)
(1)直线上点的位置怎样用数表示?需要几个数?
(2)平面上点的位置怎样用数表示?需要几个数?
引入的问题:怎样表示点的位置更好?下例中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表示点的位置?
多媒体背景展现:蓝蓝的天空,深蓝色的海洋,一红白相间小艇在洋面上出现故障,怎样向码头救援人员报告小艇的位置更清楚?
教师:(背景抽象成的数学问题)如图1,在一东西走向的海岸线上有一个码头O,小船位于该码头的东偏北60°方向且距离码头20海里的A处,怎样用数表示该船的位置?
图1
学生:以码头为坐标原点,海岸线为x轴,向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则此船的坐标为
教师:这种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办法能准确地表示小船的位置,但相当麻烦,能否用更简洁的办法把小船的位置准确地描述出来呢?(启发学生思考)
学生:海岸线与OA所成的角及OA的长度能准确地反映A点位置.
设计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当我们发现用距离和角更容易表示点的位置时,就要想办法把这种方法总结抽象出来,形成一般的结论.
教师:上述问题中同学们用一个角和一个距离可以准确地表示小船的位置,如何把它抽象成一般性的问题?该怎样建立坐标系呢?坐标是什么?
引导学生探讨得出结论.
学生:只要一条射线Ox即可,表示点的位置需要一个长度,一个角度.
多媒体动态演示:大屏幕上,建立极坐标系后,点在不同的位置上定格,动态演示表示该点位置的两个量ρ,θ.
师生探讨:这就是极坐标系,OA的长度为ρ(高中引入极坐标时先把ρ当长度),Ox与OA所成的角为θ,坐标为(ρ,θ)的形式.
教师:怎样规定ρ,θ的意义?怎样体现用数描述位置的数学思想?(教师强调用“数”表示点,回应开始时学生思考的问题)
学生:θ为极轴与极径所成的角,用弧度制表示(弧度制将角与数统一起来);ρ表示平面上点到极点的距离,即极径长度.与直角坐标一样,也是用两个数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
2.问题中互动、解读、引申,建立知识联系体系
问题的设计意图及引领方向:极坐标与平面上点是怎样对应的?直角坐标与极坐标怎样互化?
(1)极坐标系建立后,要着手研究极坐标与点的位置的对应关系,即由坐标找点,由点找坐标,同样要从问题入手.
另外,教材中没有明确地处理坐标与点的关系,为了简便,开始规定了ρ≥0,在直线的极坐标方程里又出现ρ∈R,怎么解决这个前后不一的问题呢,笔者是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极坐标系中点与极坐标的对应关系解决的.
教师:极角θ的范围是什么?
学生:(-∞,+∞).
教师:如果极角θ的范围是(-∞,+∞),那么极坐标系中,点与极坐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吗?
学生:(先思考,后演示)一个极坐标只对应一个点,而一个点有无数个极坐标.
多媒体动态演示:一个点对应的角θ有无数个.
教师:那么从极角的角度,应如何规定其范围,才能使点与极坐标一一对应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可以规定极角的范围,如[0,2π)或[-π,π)等.
多媒体动态演示:规定了极角范围后,一个点对应一个角.
教师:在建立极坐标系时,我们把ρ看作距离,因此ρ≥0.但有时也不方便.如图2,直线过极点O,该直线在极轴Ox之上部分的点,而在极轴Ox之下部分的点θ=能否将它们统一呢?如统一为
图2
学生:如果规定ρ∈R,该直线在极轴Ox之下部分的点应该是
师生互动,教师总结:高中教材里,一般规定ρ≥0,实际上,ρ<0也有一定的含义,如极坐标为∈的点表示极角为的反向延长线上距离极点为2的点.
教师:如果ρ∈R,那么同一个点(不是极点),有几个ρ?
学生:两个,一个ρ>0(θ=θ1),一个ρ<0(θ=π+θ1).
多媒体动态演示:点P的坐标可以是(ρ,θ1),也可以是(-ρ,π+θ1).
教师:极点坐标该是什么呢?学生:(0,0).
教师:极点处ρ=0是很容易理解的,但θ=0合理吗?
多媒体展示:如图3,直线l1、l2、l3均过极点,即极点O同时在三条直线上.
图3
师生互动:三条直线上的点分别与它们公共点(极点)极坐标有何矛盾?
学生:第一条直线上的点满足θ=θ1(ρ∈R),第二条直线上的点满足θ=θ2(ρ∈R),第三条直线上的点满足θ=θ3(ρ∈R).
教师:如果规定极点坐标是(0,0)能够统一吗?
学生:不能统一,应规定极点处的θ∈R.
教师:鉴于以上分析,极坐标系中,在什么条件下,点和极坐标是一一对应?请你给出能够一一对应的一种情况.
学生:若规定ρ>0,θ∈[0,2π),除极点外极坐标系中的点和极坐标是一一对应的.
通过师生共同对问题的探讨,解决了教材中回避的难点问题,使学生升华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2)极坐标的概念形成后,怎样解决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相互转化问题,互化的条件是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索.
教师:平面上的同一点,在不同的坐标系下其坐标一般不同,怎样相互转化?
引导学生先对互化的条件进行分析.(学生先思考,然后多媒体动态演示)
教师:两个坐标系具有怎样的对应关系才能使互化简单?
学生:极点与原点重合,极轴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单位长度一样.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动态演示.
3.问题中互动、应用、升华,形成知识应用能力
问题的设计意图及引领方向:怎样求极坐标方程?极坐标系在解决问题中有什么优越性和独到之处?
(1)极坐标方程的直接求法.
这是教学中的难点,不少教师采用先求直角坐标方程,再将其转化为极坐标方程的方法,但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对极坐标的理解角度上看,应该加强极坐标方程的直接求法的教学.因此,此时设计引导探索的问题意图是要学生知道求极坐标方程求什么,怎么求?
教师:求曲线方程实质上是求什么?你是怎样思考的?
学生:求曲线方程即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求的是曲线上任意一点P(x,y)的坐标x,y的关系,而在极坐标系中,求的是曲线上任意一点P(ρ,θ)的坐标ρ,θ的关系.
教师:怎样找曲线上点P(ρ,θ)的坐标ρ,θ的关系?
以实际例题分析:
例1 在极坐标系中,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②直线经过极轴上点A(2,0)且与极轴垂直,如图5;
图4
图5
图6
图7
③直线经过极轴上点A(2,0)且直线向上方向与Ox轴所成的角为,如图6;
例2 在极坐标系中,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圆的极坐标方程:
①圆心为极点,半径为1,如图8;
②圆心为极轴上点A(2,0),半径为1,如图9;
引导学生找曲线上点P(ρ,θ)的坐标与ρ,θ之间的关系,以例1第③问和例2第③问为例分析,其余让学生课下自己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曲线上ρ,θ的关系隐含在什么地方?
图8
图9
多媒体动态演示图6、图10.
学生:除特殊位置,ρ,θ可转化为三角形的边和角,所以ρ,θ隐含为三角形的边、角.
教师:怎样把边角关系显现出来(特殊位置时ρ,θ的关系可以最后检验)?
学生: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边角关系(正、余弦定理),求出曲线上任意一点P(ρ,θ)的坐标ρ,θ之间的关系.
图10
(2)极坐标方程的应用.
解析几何中,很多涉及长度、角度的问题用极坐标方程求解要简单的多,解这样的问题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极坐标中ρ,θ的几何意义.此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的目的在于:一是让学生发现有时用直角坐标方程处理问题难,用极坐标方程反而容易;二是什么时候用极坐标及方程;三是怎样用极坐标及方程.
例3(教材习题)已知椭圆中心为O,长轴、短轴的长分别为2a,2b(a>b>0),A、B分别为椭圆上两个动点,且满足OA⊥OB.
②求△AOB面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师:只分析第①问(第②问同理分析),如何运用直角坐标方程解决该问题?
学生:设动点A、B的坐标为(x1,y1)、(x2,y2),直线AB的方程为y=kx+m(斜率不存在单独考虑),将先变为坐标,再代换成系数,最终得到定值.
教师:(启发学生)用直角坐标系的方法解答相当麻烦,本例中涉及了原点到动点的距离,相当于动点在极坐标系中的坐标ρ,能否尝试一下用极坐标方程求解.
教师:通过本题的解答,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当题目出现了动点到原点(极点)的距离时,用极坐标方程往往更容易解决问题,如题中的|OA|、|OB|.
综上,以问题为主线,师生互动生成知识,互动理解知识,互动应用知识,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了能力.
1.问题的类型和设计意图
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它唤醒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意识.如前所述,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要以问题为先导,怎样设计问题呢?问题设计时,哪些用于铺垫,哪些用于突破,哪些用于比较,哪些用于产生矛盾解开纠结等均要事先构思.如一开始引入极坐标设计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发现用数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有更简洁的方法;关于极点的坐标的规定,设计了三条不同的直线通过极点,如果规定极点坐标为O(0,0),就与直线上的其他点坐标不一致,与后面学习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不吻合,造成麻烦,此时设计问题的意图在于暴露矛盾;在极坐标方程的应用时,设计问题的目的是引起学生注意:我们习惯了直角坐标系的方法解决问题,为什么需要用极坐标方程的方法解决?什么时候能想到用极坐标方程的方法?
设计的问题要直指目标,具有导向性,富有启发性,互动教学的问题设计更不能以追求课堂的外在效果,表面上的轰轰烈烈为目的,要注重问题的实质作用,能真正引发、启迪学生思考.
2.问题的内在联系和顺序结构
数学思维的核心是逻辑思维,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要具有逻辑性,要层层递进,体现出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的问题既要反映知识生成背景,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形成规律,不能不着边际.有些问题可以以“问题链”的形式给出,使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有梯度,体现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顺序结构.
3.问题的“度”与“时”
对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度”的把握至关重要.问题过于琐碎,过于细致,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太小,学生成了教师手中操作的“木偶人”,达不到促进学生思考的目的,设计“问题链”不是一味地将问题细化;反之,问题过于笼统和大而化之,学生思考时无从下手,也起不到促进思维的作用,因此,要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注意“度”的把握.把握好问题的“度”(难度、梯度),才能使学生“悟性”生成.提出问题的时机很重要,要在知识的生成点、突破障碍的关节点、形成能力的关键点上设计引领学生思考的问题.
知识和能力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不可速成,要让学生有消化的时间,教师教学时有时要故意放慢节奏;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时间,不能操之过急,越俎代庖,特别是需要引起学生注意的地方,不妨让学生出出错、走走弯路,让他“做不出来”,“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寒梅吐清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知识互动生成模式的教学中,问题是知识形成的核心,但问题不能仅靠教师设计和提出,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知识形成的关节点上,把如何思考,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如何突破瓶颈等问题交给学生.例如,在引导学生求极坐标方程时,有的学生提出:
学生1:直接求极坐标方程时一定要用三角形边角关系找ρ,θ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2: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可以直接求出吗?
这时老师发现引导学生探索的时机到了,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把“皮球”再踢回去.
教师:(回答第一个问题)有其他直接求极坐标方程的方法吗?提示学生把例1、例2解答出来(可以直接观察出ρ,θ的关系).
教师:(启发式引导)求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关键是什么?
学生1:先要建立极坐标系.
学生2:怎样找ρ,θ的关系?
教师:请同学们以椭圆为例,用直接法求出其极坐标方程.
学生:(探讨)用第一定义难以将ρ,θ转化成三角形边角关系.
教师:椭圆第二定义中涉及动点到定点的距离,对你有何启发?
学生探索:以左焦点为极点,极轴与定直线垂直,建立极坐标系,用椭圆第二定义得出极坐标方程.同理可以求出双曲线、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极点与椭圆的不同),它与以上所求的椭圆方程形式是相同的.
课堂教学要重视知识的互动生成,教师要善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启迪学生,使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不断解决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提升素养.
1.党宇飞.提高数学教学情境实效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J].中学数学(上),2015(9).
2.沈敏培.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探索[J].中学数学(上),2015(8).
3.钱卫江.问题引领:追求自然生成的概念教学[J].中学数学(上),2015(2).
4.徐道奎.从圆锥曲线教学的教学提问看课堂提问的方式与时机把握[J].数学通报,2015(8).
*本文系安徽省省级课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双向动态生成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14239)的研究成果.